初探提高基础声乐课教学成效的途径

时间:2022-09-30 05:51:40

初探提高基础声乐课教学成效的途径

摘 要:基础声乐课,其培养目标是构建音乐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相结合的符合教育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让学生开口唱、能演唱、能弹唱,对促进声乐教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笔者着重从基础声乐课堂教学入手,对提高基础声乐教学成效的途径进行阐述。

关键词:基础声乐课;因材施教;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成效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2)12-0035-01

在声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教学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有一些学生明明上了一节课,给没有上课的一样。更谈不出有教学效果;还有些学生是本节课感觉效果挺不错,但是一到下一节课,就又没有了之前的效果。始终是不稳定。俗语说的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就是这句话把教师在课学上教学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使学生比较被动,学好学不好都在于学生,和老师的“教”没有任何关系。其实,学生学习的好坏,并不只在于学生,和教师也有一定的关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对基础声乐课堂教学成效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从教师教学能力着手提高基础声乐课堂教学成效

要做到提高基础声乐课堂教学成效,就要求声乐教师做到因材施教,并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要有计划;要有目标的去训练学生的能力。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些教师他们自己都唱不好,根本不明白歌唱的技巧,这样的教师往往会误导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唱好啄磨出歌唱的技巧,在日常教学当中才能更好的为学生解决难题,所以就必需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发声是平时训练声乐技巧的练习方法,如何才能把构成歌曲旋律最基本动机或乐句提炼出来配以单纯的母音或音节,在适当的音域内做半音上行或下行移动的反复练唱。在日常声乐练习时,教师应该让学生去认识发声器官的构造,在日常演练时保持正确姿势,要时刻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要有意识地运用气息去发声,逐步做到横膈膜控制呼吸,呼吸、喉头(声带)、共鸣器官密切配合,协调运动地发声,做到声区统一,富于力度和音色变化。在发声演练时要选用合适的母音。开始进行发声练习时在“a e i o u”五个母音中,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唱好,刚开始演练时可以要求学生从发音比较自然的母音开始练习,这样就可以调整母音着力部位和协调音波在共鸣器中的作用,给其它母音起到带动的作用。

然而从另一观点可以看出老师的教只是用来引导学生,代替不了,这就要求老师自身的演唱和实践教学互相结合,经过反复的把教学经验进行总结,不难找到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的手段。只有这样教师再学生遇到困难和需要帮助时可以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当中应该注重声乐教学的抽象性,在给学生讲解时,要从教师自身在演唱中所体会到的方式方法,来引导学生。只有通过老师自身的体会才是声乐演唱的真实感受,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讲解给学生。学生听后可以比较容易理解。更能拉近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老师和学生朋友一样的相处,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声乐是一门由易到难的训练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教学训练,科学合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安排,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还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趣味。

二、提高基础声乐课教学成效的方式

1.要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

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只有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才能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我的声乐课中,我采用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练习方法。分散就是以两人为一组分布到课室的各个角落,要求两个人在练声和歌唱时养成互相倾听的习惯,并及时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向教师进行咨询和改正。

2.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成效,“教”与“学”都应该重视

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体现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好了,老师和学生向朋友一样,就可以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并会自觉的进行课后训练。声乐课一般都是一个老师教一个学生的教学。这样一对一的教育学方式能够在我国声乐课上长期存在,这就说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有效的,还是比较合理的。由于他是有效的及合理的,所以才会沿袭自今。我们必需承认,声乐课确实用了这种一对一的模式,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级声乐人才。但是,这种一对一的模式虽然好,也有一定的缺陷,主要缺陷具体表现在单一形式的个别课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不熟悉集体大课形式,给日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3.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成效,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给予鼓励

在上课时,老师如果发现学生的错误,一定要及时给予改正。要把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正确面对,不是允许学生出现错误,学生可以出现错误。看到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且还可以把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激发出来。最终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成效。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础声乐课堂教学不仅只是简简单单的知识教学,教师必须找到好的教学方法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不仅能听懂,而且要牢牢记住。并且要把这些方法去灵活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基础声乐课堂教学中受益匪浅,才能做到更好地提高基础声乐课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王万珍.《高师声乐课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文献选自《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01月《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杨立岗等著.《声乐教学法》—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08月.

[3]俞子正,川晓宝,张晓钟编著.《声乐教学论》—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06月第1版.

上一篇:游戏至死:IT史上最著名的失败 下一篇:房地产广告的诉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