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电力供给系统中的积极意义

时间:2022-09-30 05:17:25

GIS在电力供给系统中的积极意义

摘 要 文章首先就GIS系统的相关概念与特征做出了必要说明,而后有针对性的就供电系统应用环境,指明了几点GIS的应用价值和存在意义。

【关键词】GIS 电力供给 意义

我国电力供给系统,从建立开始就呈现出其自身独属的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归并,历经几代技术更新,目前已经在供电服务领域日趋成熟并且为我国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支持性资源。电力系统的重要性,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毋庸置疑,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且为电力供给系统的健康水平提出做出不断努力。

1 GIS的概念与特征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是一种针对地理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技术的发展成熟,与多方面都有着紧密的关联。首先从计算机技术角度看,存储能力和成本的一再优化,给GIS的成长带来了相应的空间。由于GIS技术所面临的是地理领域的数据,并且为了能够为相应的工作系统提供足够用以决策支持的信息资料,GIS不仅仅需要将地理直接相关的信息进行数据化,还需要在必要的情况下对地球表层空间,包括大气层中的具体情况信息进行数据化并加以存储备用。对于GIS的应用而言,由于其是基于GIS数据库并进一步加以运算的,因此涉及到的数据繁杂,如果存储的成本不能得到控制,GIS数据库的成本就会居高不下,从而难以真正进入应用领域。在运算的过程中,GIS系统运行需要对数据库进行频繁的读取和加工,因此对于相应设备的计算速度也有基本的要求。

其次,从应用角度看,也推动着GIS技术的不断成熟。当前很多领域都呼唤着GIS走入应用层面。经济的发展使得更多大规模系统投入运营,诸如铁路、通信等领域,都对GIS技术有着极大肯定并且率先引入其进入自己的应用管理系统。就电力供给系统的具体状况而言也是如此,我国供电系统在早期通常贵地方进行发展和管理,各地依据自身对于电能的实际需求建立电厂,并且架设相应的输电网络,通常只对于当地电力需求予以满足。这种发展方式直接导致不同区域之间的起步时间和技术特征有着巨大差异,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地区性的供电网络必然会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对于电力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国家电网落成,国家电网将不同地区的地方电网连缀起来,并于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将供电网络向边远地区延伸。这样形成的国家供电网络系统,是以高压电缆作为输电主干,对旧有输电网络进行包含和兼容的输电体系。对于该系统而言,从工作特征上看,其横跨地理范围大,面对工作综合环境复杂,因此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难度和工作量也会因此增加。这就迫切需要GIS数据系统的参与,才能有效形成支持性的信息,提升整个供电系统的健康程度,提高相关维护工作效率和水平。

2 GIS技术在当前电力供给系统中的价值分析

在供电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推进GIS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可以帮助实现整个供电系统更为有效的开展工作,并且对于相应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削减和工作质量的提升都会有着明显帮助。具体而言,GIS技术的参与,可以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于供电系统有所影响,并且凸显其自身价值:

2.1 帮助深入掌握供电系统特征

当前供电网络也会形成隶属于其自身的信息系统,这种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电体系相关工作数据进行统计和反映,来帮助实现相关工作人员,尤其是维护工作人员形成对于供电体系更为全面和深刻、正确的认识。只有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之上,相关的工作人员才能更为有效的展开工作,避免错误行为和工作方向的产生。而对于供电网络架设的过程而言,GIS同样能够通过提供相应地理数据,来帮助工作人员和相关组织选择最为适合电力系统成长的架设路线,为将来系统的扩展预留发展空间,增强整个电力网络的生命力。

2.2 增强供电系统的健康水平

供电系统横跨我国辽阔疆土,延伸细枝末节到边远的领域,因此其维护工作必然艰辛而难以展开。同时供电系统还需要面对各种严酷的工作和传输环境,其中不仅仅众多自然环境需要被考虑在内,社会环境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一方面风吹雨打、雷击等自然因素会造成对于输电线路以及其中相关电气设备的损耗和影响,另一方面人们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工业环境以及其中的酸性和碱性物质等,也会对供电系统产生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如果不考虑在内,就会降低维护工作的有效性,并且在当前人们对于供电稳定性和连续性要求与日俱增的情况下,供电网络故障的影响也日益严重。这些都从客观上要求着GIS系统通过自身强大的数据库为供电网络的维护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支持。

2.3 帮助实现线损计算

线损是供电网络在工作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的一个固有损耗环节,输电线路对于电能的传输过程以及输电网络中的众多一次以及二次设备等,都会成为线损形成的主要原因。而为了保证消费端电力供给的稳定,就必须对线损等相关系统损耗进行预估和计算,这种统计工作越准确,就越能够保证稳定电力服务的供给。我国当前配电网络,尤其是低压电网分布广泛切末梢环节繁杂,节点多、分支多、元件规格不一等问题在此类配电系统中层出不穷。低压电网相对于配电系统主干网而言情况更加复杂,负荷分布不均,资料缺失状况也更为严重,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GIS系统强大的数据库进行支持,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精准的数据。

3 结论

目前,GIS的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已经初露锋芒,并且在未来必然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相应的部门和工作人员,也必须深入考察其应用价值和实际需求,不断加深应用,才能获取更好的效果,为社会的进步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栗强,李彦山,王鑫鑫.基于GIS平台开发的电力调度系统的应用分析[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1(7).

[2]王超,杨鸿斌,郭德胜等.GIS在供电公司配电网调度中的应用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21).

作者单位

1.国网长治通信公司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2.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1000kV特高压长治站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上一篇:投1187亿整治水环境 下一篇:它们的生命在悄然消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