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对认知语言学的运用

时间:2022-09-30 04:59:00

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对认知语言学的运用

【摘要】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中,必将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认知意识和共性意识,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学习,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原理入手,分析其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认知语言学;运用

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新的语言学科。任何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的诞生都会引起语言教学的一次革命,认知语言学也是如此。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引进外语教学,尤其是词汇教学中,必将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认知意识和共性意识,从而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词汇学习,提高英语词汇的教学效果。

1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词汇是语言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是语言构成的基本要素,词汇教学也无可争议地成为了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语言学家D.A.Wilkins认为,没有语法不能传达很多东西,没有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东西。可见,词汇在语言学习和运用中是信息的主体载体,没有词汇就谈不上语言。而用为大学生来讲,的词汇量的大小和正确运用词汇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其英语学习水平的重要尺度,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其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发展。所以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词汇的学习可进一步促进英语水平的提高,词汇的掌握和应用是语言习得者提高自身英语语言技能的必备条件。

2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现状

据笔者调查,约有60%的学生对记单词有为难情绪,而绝大多数的学生依然在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单词。张颖秋(2005)指出我国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两大有待解决的问题是:1.语言能力和各类考试对词汇量的要求高,大学生入学词汇量起点低。2.学生词汇学习策略匮乏。本人甚表认同。相关研究表明,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以及其记忆能力的强弱与其记忆的策略相关。二语习得过程中中国学生词汇学习主要依靠记忆。而认知语言学的运用能够增进记忆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环节。

从英语教师角度来看,现阶段对词汇的教学基本上局限于教科书里的词汇表,依照课本所给出的单词、音标、词性,脱离一定的语境来进行简单的汉英对译的解释。这种机械记忆对词汇的积累、理解以及灵活应用上产生很大的困难,继而又影响到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3 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对认知语言学原理的运用

3.1 对原型范畴理论的运用。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原理之一。范畴化能力是人类最重要的认知能力之一,是判断一个特定的事物是或不是某一具体范畴事例的重要手段。人们对世界进行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都是以原型为中心的。原型(prototype)是一个范畴的典型成员,范畴的其他成员由于跟典型成员的可以被感知到的相似性而成为该范畴的成员,即原型理论。以动词make为例,make有“制造”“、使用”“、制订”等25项词义,还可构成35个搭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对make的用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掌握其最基本的、最具体的含义和用法,通过一个“make”而知晓更多也“make”相关的单词,类似的词还有get,do,have等等。基本范畴词的构词能力最强,很多下属词汇来源于基本等级范畴词汇。基于以上的思想和证据,我们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基本范畴词汇,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放在词汇教学的首位。据有关研究表明,学会英语常用的1 000个单词,就能理解一篇规范文章的80. 5%的内容;学会常用的2 000个单词,就能理解89%左右的内容;学会常用的3 000个单词,就能理解93%左右的内容;学会常用的4 000个单词,就能理解95%左右的内容;学会5 000个单词,就能掌握97%左右的内容。因此,大学词汇教学中一定要把基本范畴词的教授放在第一位。词汇教学一般应按词汇的有用性和使用频率逐渐使学生扩大词汇量。同时,这种基本范畴等级词汇准确地反映了词汇教学顺序规律的基本要素。在词汇教学中,要贯彻这些基本思想,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然而,目前许多大学英语的词汇教学都盲目追求词汇量,使许多学生不注重基本词汇的掌握,而是花费很多时间去死记硬背一些缺乏语境的偏僻词,尤其是GRE或TOEFL中要求的许多单词,大大影响了词汇教学的效果。

3.2 对概念隐喻理论的运用。近期的认知语言学认为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指出,“隐喻无所不在,在我们的语言中、思想中。其实,我们人类的概念系统就是建立在隐喻之上的”。学者们通过观察大量的语料后发现日常语言中70%以上的词语表达源自概念隐喻所体现的隐喻思维过程。因此,隐喻思维直接影响着词语的理解和使用及其相互作用。每一个事物都可以通过隐喻来表达。每一个词语都可能拥有隐喻意义,将之运用到词汇教学中,定会提高英语词汇的学习效率。以“head”为例,最初它所指的只是人的头部,后来应用到指动物的头部(head of a lion/狮子的头),而后又用到指物体的头状部分(the head of a nail),进而又被用到表示空间处所关系的词,(head of a lake),又被引申为更具普遍性意义的空间词语,(the head of a list),见下图所示。再如,“We've hit a dead-end street.”是 “We can 't turn back now.”的概念隐喻,“ A faint smile lights up the woman's face as she replies”则是基于“Happy is up”的隐喻概念。由此可见,如果大学英语词汇课上,注重对词语隐喻语义的讲解会使课程更有深度,会带动学生大胆思考,有利于学生去把握词语语义中的认知联系,从而使学生对词语词义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课堂的学习和教学效果会比常规法有吸引力。

3.3 对相似性理论的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相似性( iconicity),也可译为类象性、临摹性,指的是语言符号及其结构和它们所代表的概念内容与外在现每一个备选词项都有可能填入一个空格内,这就要求学生对原文有更深的理解。

新视野大学英语教程每个单元Section A的课后练习题三是一道类似于篇章词汇理解的习题。这道题有八个不完整的句子,要求学生从给出的12个课后生词中选出恰当的词补充完整句子。在做这道习题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12个备选词进行词性的归类。在对12个备选词以词性进行归类后,则要对不完整的句子进行分析,根据空格中应填入词的词性,缩小选词的范围。这时还可结合教程中“Word Building”的内容进行讲解。如在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中,Word Building讲授的是以-ment、-ness、-tion等结尾的构成名词的方式;以-able加在动词之后构成形容词,表示“able to be ”或“worthy of being” 等意思,此时还可扩展以-less、-tive、-ous等结尾构成的形容词,以及不同的形容词后缀,包含什么样的意思。除了后缀,教师还可以介绍一些经典的前缀,如以re开头的单词经常会包含“再一次”的意思等等。通过这些构词法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在不认识该单词的情况下,通过前后缀判断出词性,并试着加上词根猜测单词的意思。

通过加强对这种习题的练习及做题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对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篇章词汇理解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四级考试中的篇章词汇题是一篇长度约为220个单词的短文,要求根据前后文的内容从15个词中选出适当的,填入10个空内。与教程课后的习题相比,只是把习题中的8个句子“合”成一篇短文,所以做题的方法也是适用的。只是在学生在做篇章词汇题前,要通读全文,找出主题句,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有助于提高准确率。在填空完成后,要再次复读全文,看看上下文是否通顺、连贯、合理。

2.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英语以来一直都有的题型,教师可以通过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对Section A课文内容的讲解,针对一些长句、难句句型进行详细讲解,以达到提高学生对长句的理解能力。鉴于阅读理解不是一种四级考试当中的新题型,而且很多人对这个题型进行过讨论,因此就不在此以过多的篇幅讨论。

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因“才”施教;以教材为基础,结合四级考试的新题型的要求及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及时得到的反馈意见和建议,提高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过级率。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大纲(2006修订版)》

[2] 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6

[3] 陈幼平,星火英语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全真试题(词汇写作加强版),08年1月出版,世图音像电子出版社,2008,2

收稿日期:2008-3-28

上一篇:“合作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尝试 下一篇:通过大学英语课堂应对四级阅读新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