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在园林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关系的研究

时间:2022-09-30 03:58:47

有关在园林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关系的研究

摘要:作者针对在园林中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主要包括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涵义,并且对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作了介绍。

关键词:人文景观自然景观

1、研究背景

中国园林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和总的准则是“虽然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中国园林接受中国文学艺术和绘画艺术普遍规律的影响所反映的特殊属性。这里

的“人作”就是指人文景观,“天开”就是指自然景观。“人作”和“天开”的关系并不是越自然越好,甚至走向纯自然的歧途,而是以人工干预自然,主宰自然。重要的是在安置了便于人类游息的生活设施外赋予景物以人的理想和情感,以情驭景,使之具有情景交融、感人的艺术效果[1]。

2、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涵义

2.1 人文景观的涵义

人文景观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需求,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附加人类活动的形态痕迹,集合自然物质和人类文化共同形成的景观,如风景名胜景观、园林公园景观等;二是指依靠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综合运用文化和技术等方面知识,形成具有文化审美内涵和全新形态面貌的景观,如城市景观、建筑景观、公共艺术景观等。总之,由人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共同形成的景观属人文景观的范畴,其内容和形式反映出人类文明进步的足迹,体现出人类的创造力和驾驭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人文景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进行的人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和再创造,对人类社会文化物质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和建造。人文景观设计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任务是保护和利用、引导和控制自然景观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创造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2]。

2.2自然景观的涵义

自然景观是指自然界原有物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景观,它很少受到人类影响,诸如自然形成的河流、山川、树木等[3]。

3、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3.1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依托,映衬

在自然景观中的人文因素,有的大些,有的小些,而无论人文因素的大小,其主体仍然是自然景观。不仅自然景观借助于人文因素而声名倍显,人文景观也常常借助于自然条件而更增魅力。例如,康熙在承德避暑山庄内建的第十三景,南山积雪,他说“:山庄之南复岭环拱,岭上积雪经时不消,于北亭遥望皓浩,凝映晴日朝鲜,琼瑶失素,峨眉明月,西昆阆风,差足比拟。”这就是山庄建园造景“因高借远”的手法,应用此手法的还有“北枕双峰”。山庄中人文景观靠自然景观借景、对景的还有“万壑松风”。凭水借影的“锤峰落照”“、镜水云岑”、“云容水态”、“双湖夹镜”、“水流云在”等等无不取类似的意境和手法。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总是力求互相结合、互相凭依,以达到具有更深的文化蕴涵与更高的审美层次。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相互依托,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3.2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互补性

人的美感总是归结在情感上,大自然中任何单纯的景物――自然景观,再好也不只过是景物本身,而寓情于景以后,景物就不再是景物本身,而是倾注了理想的人文色彩的人文景观了。先欣赏自然景观的自然美,再在此基础上创作园林,把自然美加工成为艺术美,也就是把自然景观的原始美赋予了人文景观的情感、绘画之美,它们也就从此具有了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互补性。

例如:一般的园林艺术,都设置一个中心点,可在承德避暑山庄的里面,虽然在湖区有三个岛屿,仿一池三山的意境而建了亭台楼阁,在山区也依山傍水建有书屋、轩阁、寺庵、道观等,却没有一个风景中心,而是将风景中心从园外借来,借来的就是承德自然景观中的磬锤峰。康熙有诗云“:纵目湖山千载留,白云枕涧报深秋,山岩自有争佳处,未若此峰景最幽。”在避暑山庄里,无论是康熙三十六景,还是乾隆三十六景,都是以观赏磬锤峰为主题的,这就起到了一个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互补性,自然景观弥补了人文景观在空间上远景的不足,人文景观又把生硬、暗沉的自然景观赋以生动、灵性和情感色彩。

人文景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对自然环境中各物质要素进行的人为规划设计、保护利用和再创造,对人类社会文化物质载体的创造等;小到对构成景观元素内容的创造性设计和建造。人文景观设计建立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上,具有多学科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其任务是保护和利用、引导和控制自然景观资源,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引导人的视觉感受和文化取向,创造高品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

3.3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好的自然景观因为有了好的人文景观的配合,其文化蕴涵与审美魅力才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例如:承德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是典型的建筑与自然风光相结合。避暑山庄的园林艺术,贵在将典型的建筑揉合于自然山水之中,以不破坏山容水态,突出自然景观为宗旨,使园中既有“寻景”,又有“引景”。故山庄具有真山真水取胜的艺术特点,也就是充分利用了原有的自然景观,以自然景观为基础,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造园境界。避暑山庄内山区的风景都是隐于几条大谷中的。除山顶有制高借远的建筑外,或傍岩、或枕溪、或跨涧、或据岗,人文建筑所凭籍以立的非山即水,虽经建筑以后,山水起伏如故,风貌依然,建筑物增加了山水的起伏韵律,山水增加了建筑的灵动幽深。其结果是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相映成辉“。建筑得山水而立,山水得建筑而奇。”

4、结论

总之,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总是力求互相结合、相互补充、互相依托,以达到具有更深的文化蕴涵与更高的审美层次。自然景观的涵意比较具体、明显,而人文景观的涵意则比较宽泛、杂多。一般地说,除去以自然景观为主的所有旅游景观,都是人文景观。人文景观不仅可以使人娱情悦目、陶冶身心、涵养性情,还可以使人开扩眼界、增长见闻、积累知识,可以使人生发对历史的理解、崇仰与凭吊和对现实的认识、理解与热爱。

参考文献:

[1]盖光..从自然审美到生态审美:关系的确证[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4, 20(4): 49-54.

[2]陈军科.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及其本质特征[J].宁夏党校学报,2006, 8(1): 63-66.

[3]张静.简论现代人文精神与社会人文传统[ J].理论学刊,2006(8): 70-71.

上一篇:有关节约型园林绿化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研究 下一篇:有关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