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布洛芬

时间:2022-09-30 02:50:03

生活实例

68岁的老吴是一位退休教师,有30年高血压病史。5年前,因为胸闷等症,在医院做心电图和运动试验,提示心肌缺血,此后,心内科医生建议他每日服用阿司匹林100毫克。2周前,因为膝关节疼痛,老吴无法行走,去医院检查,发现膝关节骨质增生,关节间隙稍有狭窄。风湿科医生在仔细询问老吴的用药情况后,给他开了缓释布洛芬,同时叮嘱他加服奥美拉唑。老吴很疑惑,自己是来看膝关节痛的,为什么医生要给他加服胃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阿司匹林+布洛芬

――为何需配胃药“保镖“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风湿科副教授 姜林娣

骨关节肌肉的退变、外伤是老年患者常见的疾病,超过60岁人群中,有超过40%的人都有骨关节炎。同样,他们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好发人群。因此,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疾病时,他们也常需要同时合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双氯芬酸钠等。

遗憾的是,由于非甾体抗炎药在减轻关节疼痛、肿胀的同时,会减少胃肠道血流量,出现恶心、腹痛、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耐受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急性胃黏膜损伤、慢匿性出血、消化道溃疡及溃疡穿孔、出血等。因此,医生通常会给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预防性使用胃药,以防治胃肠道不适发生。

非甾体抗炎药:易伤老人肠胃

流行病调查资料发现,每20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中,有1名发生胃肠道不适症状或并发消化道溃疡,每7名老年患者中有1名发生消化道事件。一项汇总十多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穿孔或出血的危险性是未服用该类药物者的2.7~5.9倍,死亡危险性是7.9倍。

老年患者是发生消化道不良反应的高危人群,在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患者中,约0.23%~1.5%因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肠道疾患需住院进行治疗,0.27%死亡。

对策:患者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警惕胃肠道不良事件,老年患者可在医生建议下,加用预防胃肠道损害药物。

阿司匹林:小剂量也存在消化道风险

阿司匹林属于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是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患的常规药物。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还有抗炎和止痛作用,尽管这个作用较弱,但是,胃肠道不良事件风险依旧存在,且随用药量增加,发生胃肠道不良事件的风险也增加。

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年发生率为0.12%;老年人每日服用阿司匹林75毫克、150毫克、300毫克递加剂量,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依次增加为2.3倍、3.2倍和3.9倍。

对策:通常,单独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不需要加服胃药,但若剂量较大,则需警惕胃肠道不良事件,必要时可以就医咨询。

由于阿司匹林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合用时,会进一步增加上消化道不良事件危险,因此,在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预防缺血性疾病时,若需要同时合并应用非甾体抗炎药,需警惕胃肠道不良事件。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加用预防胃肠道损害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米索前列醇等。

上一篇:长期喝矿泉水对身体不好吗?等 下一篇:“心理感冒”,用药不似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