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目连戏的文化探讨

时间:2022-09-30 02:35:35

祁门目连戏的文化探讨

摘 要:祁门目连戏是我国专演目连救母故事的地方戏曲之一,故事内容源自佛经,宣扬的是佛家的思想。它在漫长的发展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祁门目连戏的地域性决定了它带着理学思想的烙印,与此同时,这样一个集各家思想的中国传统艺术还与徽州当地的民俗风情相结合,有浓郁的地方文化色彩。

关键词:祁门目连戏;文化;佛教;道教;儒教;理学;民俗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045-02

一、佛、道思想的融合

《中国宗教与中国文化》卷一中,将古代儒、佛、道三教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一)三教争论与求同阶段(魏晋南北朝时期);(二)三教并奖与会通阶段(隋唐时期);(三)三教融合与创新阶段(宋元明时期);(四)三教下移与扩散阶段(明清时期)。其中,明清时期无疑是三教合一融合发展最强盛的阶段。1、民间流传的劝善书、小说等大多含有儒、佛、道三教的内容,如《济公传》、《西游记》等;2、民间的各种习俗也广泛掺杂了佛、道二教的活动,如佛教的盂兰盆会、道教的玉皇节、民间的做斋等,都是佛、道二教普及的表现。

祁门目连戏剧本的编撰者——郑志珍,出生在明代万历年间。在这样一个儒、佛、道三教相互融合,发展的时期,他的创作也必定受着时代和环境的影响,加上《劝善记》的主旨就是劝人向善,所以,儒、佛、道三教的内容充斥着整篇《劝善记》,也充斥着祁门目连戏。

目连救母的故事最早源于佛经《盂兰盆经》,原本就是为了宣扬佛家的教义,然而其中所强调的“孝”,却不是原本佛教的东西,佛家提倡的是“诸法无我,众生平等”,既然众生平等,那么为何那么多人在地域中受苦,目连却单单只救了他的母亲,在这里反而将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现了出来。也就是说目连救母故事自从产生的那天起,就不纯粹是佛教的,而是为了争取中国主流社会的认可,向中国强大的家族伦理妥协,正是融合了儒家思想的佛教产物。

祁门目连戏中能够体现佛、道二教相互融合的内容非常之多,从“傅相行善而升入天堂,刘氏作恶被打入地狱”就能够看出佛教的“因果轮回,善恶有报”;大量篇幅也宣扬了道教的观念,如“傅相升天”一折,城隍唱“阴阳二气交,生死循环道。古和今贤愚贵贱难逃,你阳间修善功夫到,今日天曹迎接,不枉了阳间走一遭,天有耳听得最高”等。

二、理学思想的注入

理学从属于儒学范畴,是宋明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学术形式,也是儒家学术在宋明时期的表现形式,研究者们将其称作新儒学。徽州是南宋以来程朱理学的创立者“二程”和朱熹的祖居地,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程朱理学流传最重要、躬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诞生在祁门目连戏自诞生起就带着理学思想的烙印。从表面上看,郑志珍的《劝善记》的主旨和出发点都是“劝人为善”,但实际上它的故事情节同时也在大肆地宣扬着天命难逃和封建孝道等思想,深受当时统治阶级的认可,这也是祁门目连戏能够毫无限制地进行传播的首要条件。

祁门目连戏所宣扬的孝,可以说是一种愚昧的“孝”,按照故事剧情来看,目连的母亲刘氏,自从丈夫傅相升天之后就开始做“恶事”,她杀违誓开荤,杀害牲畜,用肉馒头来斋僧斋道;不但如此还烧毁斋房,拆毁会缘桥,将僧人赶走,是个十足的“恶人”。然而刘氏的儿子傅罗卜,不但对刘氏并没有半句怨言,还不顾一切地下地狱救母,过程困难重重,令人动容。另外,这种类似的“孝”还有很多延伸:在《求婚逼嫁》一折中,写到了一位烈女曹赛英,她原本为曹府的名门闺秀,从小与傅家定下婚约,但傅罗卜因要去救母辞退婚约,曹赛英不但没有怨言,反而要为他守节一生,曹赛因的继母逼她改嫁段公子,她坚决不从,最后削发为尼;傅家的仆人益利,一生为傅家看家守院,忠心耿耿,傅罗卜出家后,这位老奴还是一如既往地对待傅家,每天到傅相的坟上“守孝”,还专门去庵堂探望为傅罗卜削发为尼的曹赛英等等。

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一方面告诉老百姓们什么是“善”,如何“行善”,什么是“恶”,“作恶”有怎样的后果,对群众有一定的约束教导作用;另一方面人物鲜明的形象深入人心,言行事迹感人至深,正如陈长文所说的“:程朱理学是目连戏的思想灵魂,而目连戏又是程朱理学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工具。”

三、地方民俗文化的交融

祁门目连戏之所以具有它独特的艺术价值,是因为它无论从剧本还是表演形式上都大量地融入了当地的地方特色,与当地民俗、文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独具一格。

首先,剧本作者郑志珍是祁门县清溪村人,他在编撰《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时,大量地将故事场景与自己生活环境重叠在一起,将戏剧情节与当地流传的各种目连故事结合起来。郑志珍从家乡清溪到当塾师的石台,沿途须经过祁门的环砂、马蹄岭、观音堂等许多地方,这些地点都被他一一采用并写进戏文。连自己的家乡清溪和郑氏家族,他也写进了戏文,目连之母刘氏被罚成犬,投胎就是在清溪郑公子家。其次,村民们演出时,除了在戏台上演,还会在村中的空地上演,这样村中的各种自然场景就成为了演出的舞台。

传统的祁门目连戏因为古代徽州宗族制度的遗留,所有戏班成员均为同宗同族男性组成,这种男扮男,男扮女的演出角色也是其一大特色之一;除此之外,宗族制度规定本族的目连戏不可外传,一旦发现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也导致了相邻村落的目连戏在剧目、音乐、班社配置和演出相关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祁门目连戏是我国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其中蕴含的文化是人们思想的体现。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背景、环境的不断变更,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地发生改变。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祁门目连戏已经无法再承担人们的思想载体,这也是它为什么会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陈长文.目连戏与徽州俗文化[J].合肥:江淮论坛,1994(3).

[2]薛若邻.中国戏曲志·安徽卷·戏联:目连戏的思想内涵与民俗特征[J].北京:文艺研究,1994(5).

[3]卢子震.理学基本理论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4]王星明.徽州目连戏的形成及文化释读[J].北京:戏曲研究,2006(3).

[5]陈长文.目连戏与徽州俗文化[J].合肥:江淮论坛,1994(3).

[6]陈长文.程朱理学与徽州目连戏[J].黄山:徽州社会科学,2003(6).

作者简介:

刘博雍(1987-),男,安徽蚌埠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理论。

上一篇:试论京剧武生表演艺术 下一篇:当戏剧遇上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