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窑湾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研究

时间:2022-09-30 01:11:05

湘潭窑湾典型传统民居建筑生成研究

摘要:建筑是人类历史经济文化繁荣,衰落,变迁的见证者。窑湾,这一集古今历史,经济,文化于一体的建筑群,曾是湘江边的一颗闪耀的明珠,却斑驳在经济发展的轨道里。本文从湘潭窑湾的一栋传统民居建筑入手,从平面布局、功能分析等方面探讨其营造的全过程,旨在真实地记录和还原窑湾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方法,为传统民居建筑的再造提供设计上的依据。

关键词:湘潭窑湾 建筑生成 平面布局 梁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研究目的

建筑是历史与文化直接的物质载体。湘潭窑湾历史文化街区位于湘潭市河西旧城的西端,东起石嘴垴,西至木材公司,与杨梅洲隔水相望,全长950多米,曾经因为水陆交通方便而成为湖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有“小南京”、“金湘潭”之称。本文以窑湾街区的一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两层两双坡屋顶的建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生成的全过程,旨在真实地记录和还原窑湾部分传统民居建筑营造方法,为当地建筑的新建提供理论依据与设计上的思路。

二、研究意义

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改建或重建工作,但是很多都只是片面地从外型上来模仿传统建筑,将某些独特的建筑元素硬性地添加到新建筑上,这不过是用建筑符号学来生硬地体现历史文脉。传统建筑的重生,应该追溯其形成的根源,联系其形成的历史、文化、经济背景,将建筑原有的,传统的,有故事.有内涵的东西融入新的新建筑中,才能真正赋予传统建筑新的生命。建筑不是舶来品,也不是凭空生成的,有内涵的建筑在文化上应该是承前启后的,在功能上应该是继往开来的。在窑湾这一地区的老建筑群上,阡陌交通的石板路记录着它曾经的繁荣,斑驳的木栅栏记录着它们抗洪防灾的功勋,每一扇门窗上的雕花诉说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本文认为重建窑湾历史街区应该从建筑其生成发展的根源探索那些珍贵的建筑符号存在的意义,真实地保存窑湾的记忆,同时也为创造有故事性的场所提供素材。

三、生成过程

3.1平面布局

湘潭窑湾南临湘江,沿江建筑的朝向垂直于湘江,既能拥有很好的通风采光,也能观赏到湘江的景致。沿江建筑布局顺应地形特点形成了垂直于湘江的弧线,进而也形成了正街街道的弧线,两旁的建筑都顺应街道而建。

临街地段因为生活便利,适宜于做商业,一般比较宝贵,因此地价往往高于别处,为了平衡地价与生活生计上的需求,人们选择占据临街的一个开间,然后往进深方向发展,这就形成了建筑的条状平面布局形式。窑湾因此形成了垂直于湘江的条状的肌理。

本栋民居的主人在窑湾购置了一块地(如图1),基地位于窑湾正街南侧,坐南朝北,宽4.5m,长16.8m,基地左右两边是民居,后面是一栋民居,为了南向采光和南向民居的入户,故退让3m,基地总共可建长度约13.8m,采用13.5m进深。两边各退后一点以利于悬山屋面排水,采用3.6m的开间。

(图1)(图2)

3.2功能分析

窑湾是一个重要的物资集散地,以米、药等商品为基础,在明清时期号称“工商十万,商贾云集”。可见,商业是窑湾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特色,因而在建筑的一层临街处,需要的空间做商业。民国时期的商业往往以手工业为主,一般在家里的起居室里就能解决,人们大都是商住结合,这样生活比较方便,因此必须考虑住的问题。整栋建筑要考虑的功能有店铺,厨房、卧室、起居室、厕所、储藏、阳台等。另外,湘潭窑湾紧邻湘江,街区本身地势较低,每年汛期,窑湾一般都会被水淹数次,中国的建筑自古以来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都只能就地取材,采用木结构建造,尤其在南方地区,大部分的建筑都采用了穿斗式的木结构,木不耐水,因此建筑还需要考虑防洪。

在当时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建筑大概能建两层,在两层的容量下解决生活生计的所有问题。对于长条进深的基地,中间本应该需要留出一个进深来做庭院利于采光和通风的问题,但本基地进深长度有限,出于容积率的考虑,尽量做满面积会大一点。

在民国时期厕所的主要形式还是旱厕,不仅脏而且占据一定的空间,因此窑湾当地都是做了公共厕所,本栋建筑可以不用做厕所,只需在家里的卧室里放马桶方便晚上如厕。

出于长度的考虑,本栋楼最好是做三进深,基地前商后寝,进深需求相对较大,且中间采光不利,因此,进深布置前后宽,中间窄。建筑一层前厅做商铺兼起居室,水缸和灶台也考虑放在起居室,利于打水方便和排烟。中间进深采光不利,把交通空间放在这里最为合理,由于进深较短,宜采用很陡的可移动木楼梯,另外餐柜也放在这里,紧邻灶台。后面是卧室,开两个小窗(如图2)。从一层楼梯上到二层的中间,这里采光通风不利,可以做储藏间,或者在人多的情况下勉强作为卧室。二层前后都是卧室,洪水一般都会淹过一层,在二楼临街做个阳台,在汛期的时候直接坐船从二楼出去,在南面也做个阳台(如图3),方便观景。另外还要考虑有个地方能放船,用一榀做个木隔栅把船挂在上面。

(图3)

3.3具体过程

根据上述平面分析,在建筑入口处900做承托船的木隔栅,第一进为4.8m,中间进深为3m,第三进也为4.8m。穿斗式结构木材不防水,为应对每年的洪水,一层最好用砖墙代替木柱,既承重,又形成必要的围护,尽可能的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但是柱子仍然需要选择几根落地,确保建筑的整体性,因此在每一进深的分隔处把木柱落地,且柱子下面加麻石柱础,防止木柱受潮。由于一层的柱础关系到整个建筑结构,因此柱径相对较大,二层前后进深的柱子间距1.2m,中间进深间距为1.5m。然后中间用横梁连接,再安装上面的檩条,把整个结构体系固定成为一个整体。

整个木结构体系搭接好以后,在一层按照平面布置砌筑墙体。留出门窗洞口的位置,在门窗洞口上面用木梁承托,手工作坊不需要用木格门做大门,只需一般的平开门即可,且木格门用木料更多,不利于防洪,旁边还开个小窗采光宽(1.2m,高1.5m)。因为砖太重,木梁承重较弱,后面开窗也是开两个小窗(宽0.9m,高1.5m)。

整体结构框架弄好后,在二层沿着进深方向铺架楼板,铺好后用木板或竹篾编织围合二层及以上的部分,竹篾条更便宜,因此能用篾条的地方尽量用篾条,然后在房间内用木墙隔开,预留门洞。为了编制为了保护篾条和木板,采用白粉饰面。然后再铺二层的天花板和二层以上的山墙板。

房屋进深方向较长,采用两双坡屋顶利于排水。在檩条上铺设望板,望板间距要求能承一块小青瓦,再最上面铺放小青瓦。因小青瓦较薄易碎,为避免屋面铺好后再铺屋脊会将瓦片踩破,因此先铺脊瓦。铺屋面瓦时,先顺斜坡拉线,再从檐口开始,从左至右,自下往上。二层中间进深采光困难,因此瓦屋面选择性的加几片亮瓦。

屋顶做完,安装门窗,整个建筑功能上的需求就满足了。

人们对建筑的审美既体现在建筑的整体形态上,有时还体现在建筑的某些细部。中国是一个有着优秀历史文化的民族,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以及对于神的崇拜,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体现在建筑的装饰上。木材本身由于质地松软,方便在上面雕刻,梁、柱、门窗上面有表达自己的或吉祥愿望或者山水、动物的雕花。

四、总结

湘潭窑湾的传统民居建筑在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适应了当地自然环境的变化、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形态。本文通过对窑湾一典型建筑生成过程的分析,管中窥豹,真实地记录和还原窑湾传统民居建筑营造过程。窑湾的重建既传承窑湾地区的历史文化,也满足了窑湾人民新的生活需求,这一实践既是细节的,也是系统的,它注重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建筑的重建与人们更高生活水平的诉求并不是矛盾的,相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魏秦、王竹.地区建筑原型之解析[J].2006

[3]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4]楼庆西.雕梁画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原广司.世界聚落的教示100[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飞(1987-)、男、湖南省新化县、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

上一篇:探索机械设备维护 下一篇:天然气管网系统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