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台市大豆生产情况报告

时间:2022-09-30 12:54:24

九台市大豆生产情况报告

2012年九台市的大豆不论是产量还是种植面积都是一个丰收年。种植面积达10000hm2左右,平均单产达2200kg。由于今年大豆开花期雨水大,致使大部分大豆出现倒伏现象,但倒伏轻微的或只斜不倒的并没造成减产,因此大豆产量普遍较高。下面把表现好的几个品种简介如下:

1.长农12

种子黄色,圆粒有光泽,无色脐,百粒重18—20g,品质优良,亚有限结荚习性,尖叶,紫花,灰毛,四粒荚较多,株高90cm。出苗至成熟120—125d。抗倒伏,抗病性好。品质好、油份含量高。公顷产量3500kg左右。公顷播种55-60kg,公顷保苗20-22万株左右。

2.长农13

生育期130d,株高95-100cm,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19个节,分枝2-3个,百粒重18-20g,粗脂肪含量22.31%,公顷产量3600kg左右。公顷播种55-60kg,公顷保苗20万株左右。

3.吉育47

亚有限结荚习性,植株高度中等偏上,茎粗壮,分枝少,株型收敛,底荚中,叶片形状圆形,花白色,3粒英多,成熟时荚皮呈褐色,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中大粒,叶椭圆形、灰色绒毛,脂肪含量22.16%。产量表现为3600kg/公顷。密度20万株/公顷。

今年凡喷施抗倒伏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大豆田均长势良好,不倒伏或轻微倒伏,产量提高15%左右;测土施肥的大豆田不徒长,增产5%左右;合理密植的大豆田增产6%左右;大豆食心虫防治好的增产8%左右。

当前大豆品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真正好品种太少,已种植多年的老品种太多,品种更新换代太慢。

种植技术上主要存在田间管理粗放的问题。一般是只种上就不管了,一些关键性技术不到位。比如种子包衣技术、测土施肥技术、合理密植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

明年要多引导一些更好的大豆品种上市,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要进一步提倡大豆田的精细管理问题。

大豆主要集成技术

1.大力推广高油大豆品种,进行种子包衣,防大豆根腐病、孢囊线虫病以及地下害虫,当土壤有效钼含量小于0.15ppm时,每千克种子用0.5%钼酸铵溶于20mL水中,然后洒在大豆种子上,混拌均匀,阴干后播种。并将种子进行等离子处理,以提高种子活力。

2.采用机械等距点播,确保播种质量,保证苗齐、苗壮。

3.采用垄上双行种植方式,保证种植密度,这是获得高产的基础。

4.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科学施用化肥,做到缺什么施什么,缺多少施多少,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大豆化肥施用可结合深松和播种集中于垄底分层施用,以保证大豆全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一般二铵的2/3做底肥,1/3做追肥,钾肥全部用做底肥。大豆在底肥、种肥较足的基础上,通常不进行根部追肥。

5.应用低残留短残效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化学除草,以保证大豆优质。

6.及时进行垄沟深松,促进大豆根系生长,提高大豆抗倒伏能力。

7.农田统一灭鼠技术:通过采用大面积统一投放安全、高效杀鼠剂为主的农田鼠害综合治理技术,实现农田鼠害的有效控制。

8.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目前对我市大豆生产危害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有:大豆霜霉病、大豆蚜虫、大豆食心虫。

大豆霜霉病是我市最主要的大豆病害。多雨年份发病严重,引起叶片早落或凋萎,种子受害霉变。一般发病可减产5%-15%,重则减产30%-50%。该病危害大豆幼苗、叶片、豆荚和籽粒。种子带菌可引起幼苗发生系统侵染,但子叶不表现症状。在幼苗展开第一片真叶时,沿真叶叶脉两侧出现褪绿斑块,后扩大至半个叶片,有时整片叶子发病变黄,天气多雨潮湿时,叶背密生灰白霉层。成株期叶片表面生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黄绿色,边缘不清晰,后变褐色,叶背生灰白色至淡紫色霉层。豆荚染病外部不明显,但荚内常有黄色霉层,豆粒受害表面变白无光泽,并附着一层灰白色粉末状物。

大豆蚜虫集中在豆株的顶部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布满上部株茎、叶及荚,使叶片皱缩,根系发育不良,植株矮小,结荚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整株枯死。轻者可减产20-30%,重者可减产50%以上。

大豆食心虫幼虫侵蚀豆荚和豆粒,轻者沿豆瓣缝将豆粒蛀食成沟,重者将豆粒食去大半,降低大豆产量和品质。一般年份虫食率为10%,严重时达30-40%,甚至高达70-80%。

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1)选用抗病虫品种。

(2)大豆种子药剂处理和选用无病种子。

(3)栽培技术防治。做好中耕除草,排除田间积水能减轻病害的发生,增施P、K肥可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4)田间化学药剂防治。抓住时机,巧治、快治是田间药剂防治的关键。病害在刚出现发病阶段用药效果最好。如:大豆霜霉病可用40%百菌清悬浮剂600倍液、或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等在发病初期喷雾防治;大豆蚜虫防治可在田间卷叶株达5%-10%或有蚜株数达50%时立即进行。每小亩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抗蚜威液剂2000倍液喷雾。大豆食心虫可用敌敌畏熏蒸防治成虫。

9.因长势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种促进或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激素物质,它对大豆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和抑制作用,可调节大豆体内生理,起到增产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分为促进大豆生长发育和抑制大豆徒长的激素物质。如:增产灵、丰产宝是促进大豆生长发育的调节剂,在生长不繁茂的地块于盛花期液面喷洒,可起到增花、保荚、增加百粒重作用。矮壮素、2.3.5-三碘苯钾酸是抑制大豆徒长的调节剂,在大豆初花期至盛花期液面喷洒,可防止大豆徒长,起到保花、保荚作用,增产效果很显著。

上一篇:加强农机推广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高山林区森林食品基地建设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