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和灭火”一课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30 12:21:29

“燃烧和灭火”一课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及其利用”单元中涉及燃烧和灭火、燃料的热量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三个内容。其中第一和第三是本单元的重、难点,为使学生对缓慢氧化、燃烧和爆炸等有更深刻的认识,利于学习,我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做了如下设计。

教学过程设计:

【投影展示】

播放与火相关视频,从远古时代的取暖、煮食,古代的制造火药、炼丹,以及近代的蒸汽机广泛使用,到现代的宇宙飞船发射等;再播放爆炸等图片。火虽然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利用火取暖、照明等等,但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让学生了解燃烧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如何用好火,为人类造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对该课程产生兴趣。(情景展现,导入新课)

师:我们知道火的燃烧是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刚才看到的视频和图片,我们发现燃烧有利有弊,那么如何控制火,化害为利呢?燃烧的发生需要什么条件?怎么发生?怎样使燃烧的物质熄灭呢?我们结合刚才的视频对燃烧的本质进行探究。现在开始做实验,各小组间共同完成以下三个探究性实验,要合作探究,实验结束后各小组总结:燃烧需要哪些条件?(设置悬念问题,激发兴趣)

【学生活动】

小组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一块小石子,放到酒精灯的外焰上点燃,观察现象。小组2:用镊子分别夹取一个蘸有水、一个没蘸水的小棉花团,放到酒精灯的外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小组3:分别点燃两支小蜡烛,将其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观察现象。学生做完实验后,根据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学生讨论】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实验,畅所欲言,得到结论:燃烧需要氧气(空气)。

师:氧气的确是燃烧所需要的条件,只有氧气,燃烧就能发生吗?大气中也含有氧气,不见得到处都在燃烧,可见氧气并不是燃烧的唯一条件,那么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呢?

根据同学们已有的常识和想法,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能燃烧?

讨论燃烧除了需要氧气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投影展示】

播放木材、布料、石头等一些物体的图片资料,请同学们判断哪些物质能燃烧,哪些物质不能燃烧?

师:学生选择一些相关的可燃物,如木材、布料等。那么具备了可燃物和氧气这两个条件,燃烧是不是就可以发生呢?例如空气中也有氧气,放置在空气中的火柴难道就会燃烧吗?用什么办法能把火柴点燃呢?根据已有经验,摩擦火柴头会起什么作用?以上事实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教师演示实验】

1.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

(着火点为40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空气,观察

现象。

2.在另一个同样盛有热水的烧杯上盖一个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着火点为270 ℃),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学生讨论】

(1)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需要达到着火点)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燃烧的条件需要氧气)

(3)由本来在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需要氧气)

(4)综合上述问题及讨论结果,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①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叫做燃烧。可燃物开始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着火点。

②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首先物质必须是可燃物,其次可燃物需要接触周围的氧气或空气,最后可燃物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师:这三个条件是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即可呢?如果正在熊熊燃烧的大火突然被破坏一个或几个条件,那结果又会怎样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讨论几个问题。

【学生讨论】

(1)生活中如果不往煤炉里添煤,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

什么?

(2)如果把煤炉的门关得严严实实,炉火还能继续燃烧吗?为什么?

(3)如果把煤炉里正在燃烧的煤夹出来,煤还能继续燃烧吗?

教师及时总结,得到结论,若破坏燃烧的条件,燃烧反应会停止,就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师:列举一些生活中预防火事例,同学们有没有过灭火的经历?根据燃烧的条件来试着推测灭火原理。

(鼓励)同学们具有很强的推理能力,这一点值得表扬,而且还要继续保持下去。我们通过下面的实验验证这些推理是否

成立。

【学生活动】

分组实验:在桌上分别摆放点燃并标有A、B、C的三支蜡烛。

在蜡烛A上倒扣一只烧杯;将蜡烛B和C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然后向蜡烛C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碳酸钠和盐酸溶液,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学生讨论】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分析灭火原理。

师: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隔绝氧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原理:

①燃烧物与其他可燃物隔离或清除可燃物;②使燃烧物隔绝空气(或氧气);③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学生讨论】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①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②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③扑灭森林火灾的方法之一,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阻断火灾的蔓延。

【媒体展示】

紧扣主题,展示几种常见的灭火器,介绍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如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课后思考】

通过本节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学到了什么?

根据自己住宅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预案(火灾发生时需采取的灭火方法和自救的措施)。

【课堂小结】

本设计在内容的安排上从学生体验出发,选择熟悉而有趣的实验,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等形式了解燃烧相关知识、介绍火灾逃生自救的方法和技巧等,既丰富了课程资源,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了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于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利于他们在“做中学”的探究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上一篇:“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