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2-05-16 02:13:38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在“图形的认识”的教学中,体现“从生活抽象出图并应用于生活”的教学理念。图形的认识是低年级学习的基础,由开始的点、线段、角到后来的复杂的图形,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不断深入,循序渐进。为此,在低年级的时候教师就要让学生感受到认识图形的方法,要重视从生活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还要反过来将图形及其特征应用到生活中去,才是最佳选择。《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也曾说过:“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因此,我在教学“锐角和钝角”这一教学内容时,就以这些理论为依据,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先从身边的实物、熟知的景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从直观到抽象),然后,在学生发现锐角、钝角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再进行角的制作(再从抽象到直观)。下面就来谈谈我在教学中是如何利用这一理念寓教学于实践活动之中的。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数学下册第37~39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能结合生活情景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践,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辨认锐角、钝角。知道锐角、钝角的特征。

教学难点

能辨认锐角、钝角。

教学准备

课件、红领巾、三角板一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复习铺垫

1.在情境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游乐园画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这里面藏着哪些秘密?

(课件显示,去掉背景图后的大小不同的角)他们长得一样吗?有你认识的角吗?

2.初步感知角

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角的形状分一分。

设计意图:创设这一生活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过程,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学习新的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探究体验,获取新知

(课件出示:上海杨浦大桥的画面)

1.分一分

(1)引导找出桥上的角

(2)小组合作,给角分类

(3)揭示课题:锐角和钝角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谁能说说锐角长什么样子?钝角呢?

设计意图:同桌合作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交流氛围,使学生学会倾听、交流;给两类角取名,意为理解锐角与钝角,教师适当地评价,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2.做一做:用身体的某个部位表示角。

三、巩固新知,丰富感知

1.找一找

(1)找图片中的锐角和钝角

(课件展示)毛衣“V”字领、跳高架、双面梯、路灯、剪刀……

学生指出锐角和钝角藏在哪里,并用手势表示出来。

(2)找身边的角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找角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对角的认识更使学生感受到“角”就在我们身边,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快速说出各角的名称

3.猜一猜

这是什么角?为什么?

4.画一画

动手画自己喜欢的角,看谁画角技术最好,动作又快。汇报画的是什么角,并说说你的想法?同桌互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分角、做角、画角一系列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能力及合作意识。

四、联系实际,应用概念

活动:小小设计师

直角、锐角、钝角和学过的其他图形设计一幅美丽的图案画出来,并给你的画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设计意图:把本课的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画面中,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放飞了学生的想象,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全课总结

安静地想一想。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怎样学的?

(2)教师总结。

数学知识就藏在我们身边,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它,不信你就去生活中找一找吧,下节课告诉老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锐角和钝角的认识

上一篇:“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下一篇:“燃烧和灭火”一课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