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29 11:49:17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

摘 要 高校体育的教学不但有利于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了也能促进其个性的养成,达到德智体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学校依据人才特征结合体育教育的特点,发挥体育教学对培养人才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培育出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高校体育 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意义

21世纪的高校教育,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主。其要求表现在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及高层次性,即拥有高水平社会适应能力、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全面的综合能力。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贯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思想。但由于我国的体育项目体系仍然以竞技项目为主,课程内容和教学观念都十分陈旧,从而束缚了体育教育的发展。本论文针对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方案。

2现阶段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

2.1 教学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现阶段体育教育仍以竞技体育为主,但是不少项目有着较高技术难度,此外一些场地器材无法向全体学生开放,从而制约了很大一部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2 教学模式及方法陈旧

体育教材可分为基本教材和选用教材,其中基本教材的内容面太广,而且于各学期间分得太散,从而分割了各类教材的内在联系,限制了老师和学生的选择,无法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个体差异。另外,传统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以练习、讲解、语言和示范作为主导,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按照老师教的来学,属于被动地学,模式太过陈旧。

2.3 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现阶段的教学内容以学校教学中的集体活动为主,未能指导学生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从而造成学生由于缺乏合适的场地而无法坚持一些体育锻炼的情况。

2.4 师资队伍建设的不足

高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但一些高校对体育课程并不重视,从而导致了体育教学师资力量薄弱,体育知识及技能滞后的情况,而体育项目则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迅速发展,推陈出新,体育竞赛规则也随之不断发生变化,运动技能和战术也在不断地发展更新之中,新兴体育项目也在不断涌现。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教师不断地参与更新知识和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知识结构和水平,适应体育教育的发展需求。

3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建议

3.1 改革教学理念,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都比较重视大学体育实践教学,但是往往却忽略了,同样重要的体育理论教学。而体育理论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教育目的和任务,同时有助于学生掌握可能会产生的运动损伤,继而实施有效的预防和处理。还可以拓展体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充分提高学生积极性。

3.2 教学方式及手段的多样化、个性化发展

在实现体育教育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自我主体的发展,要紧密结合其所学专业及未来工作特性。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在留意:充分考虑学生所学专业特点;掌握能结合未来职业特征的体育项目;提升将来工作中需要的心理、生理以及外界客观环境等综合能力。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依据其个性及将来工作的行业,进行体育项目的引导,让学校体育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3.3 教学评估体系的改革

体育考核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应采用体育过程评价结合结果评价的综合评价方式,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选择适中的项目,此外,考核难度也要适中,要保障大多数学生在努力之下都能达标,从而树立学生的信心和成就感。

3.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体育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的技术和技能,还应负担起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责任。由于体育运动属于竞技性和群体性的活动,因此,在活动中很容易暴露学生思想,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和教学能力,还要能做到正确引导学生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的健康心态;同时还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组织能力,指导学生科学锻炼及预防运动损伤。只有建立具备理论实践一体化高水平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才能推动体育课程体系的发展,继而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

4结论

想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一定要求课程大纲或内容能满足学生学以致用,能充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体现应用为本。根据社会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科发展,本着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目标,不断更新及调整专业课程,不断开拓应用方向,采取教学、科研及产业结合的全新培养模式,体现体育教育的前瞻性、开放性及应用性,从而形成灵活、立体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杨金凤.试论高校体育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研究[J].内江科技,2011(5).

[2] 谭兆风.论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定位[J].岳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3(2).

上一篇:基于母语探析英语韵律发声的研究 下一篇:翻转学习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