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时间:2022-09-29 11:31:58

浅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而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至关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解决学生的兴趣问题,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一、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自制能力较差,所以上课走神、开小差的现象比较常见,因此,我们在教学前要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用这样的开场白: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加、减、乘、除这四种基本算法,初中我们将要学习开方、乘方等多种新的运用方法;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简易方程,初中阶段我们将要学习分式方程、无理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相信经过教师这么一说,学生必定会像小学时那样积极投入学习中去,在数学的海洋中自由游弋。

二、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高效的课堂教学要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之上,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巧设问题情境,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让课堂焕发新的生命力,以趣促思,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实现“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入开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思考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拓展思维、发展智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有理数乘法”的时候,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我们已经知道一张纸的厚度是0.1毫米,如果我们将这张纸对折10次,那么此时这张纸的厚度是多少呢?以此类推,对折20次、对折30次、对折40次那此时纸的厚度又是多少呢?学生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答案以后,教师再引出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带动下,学生能快速融入教学活动中来,掌握有理数乘法的相关知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模式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在黑板上忙忙碌碌地抄题目,而学生在讲台下面盯着教师发呆的场景,这是造成教学效率低下的最主要原因。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意识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于是开始拒绝传统教学方法,一心使用多媒体教学。其实,教师的这种选择并不科学,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这节课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图像的变化过程,然后与学生交流沟通,共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一个激励的眼神和一句表扬的话语都会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要坚持以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为主,帮助学生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对于后进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内心产生我要学习的欲望,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提高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数学教学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我们要循序渐进,而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教学艺术化,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参考文献:

[1]刘颖斯.浅谈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培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7).

[2]康喜增.浅谈如何培养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兴趣[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8).

[3]尹存喜.如何提高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S1).

(作者单位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大杨初级中学)

上一篇:对如何做好期刊选题策划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女书数字化的问题阶段式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