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爱乐十年一挥间

时间:2022-09-29 11:14:08

现场播报

“厦门爱乐,十年回响”是厦门爱乐乐团在“第一届交响乐之春”演出季中的音乐会主题。

年过花甲的郑小瑛在国家大剧院当晚的音乐会上主持、讲解、指挥一肩挑,给演出带来了很好的效果,她首先率全团肃立,悼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遇难的同胞,随后将小提琴家李传韵介绍出场,临时用深情忧伤的《思乡曲》替换《节日序曲》作为开场曲目。

接下来的曲目是古曲《十面埋伏》,这是作曲家杨宝智根据同名琵琶曲改编的小提琴曲。一把小提琴在他的手中如同玩具一般,超难度的技巧易如反掌,各类奇特的发音也如家常便饭。

傅人长去年刚担任厦门爱乐乐团音乐副总监,这位当年第一届全国指挥比赛的获奖者,指挥乐团演奏肖斯塔科维奇的《节日序曲》。一曲下来,我对他的印象不错,虽非“外露”式的才华横溢,但却中规中矩,处理音乐条理清晰,不温不火,是有修养的表现。接下来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是他与钢琴家宋思衡默契合作的展示,对于这首爵士风格的乐曲,傅人长指挥乐团为独奏钢琴烘托出了带有特殊动力感的气氛,表现出了均衡而又果断的驾驭力。无独有偶,钢琴家宋思衡的表现也是中规中矩,全曲无任何技术上的障碍和音乐上的差异,爵士风格也体现得很活跃,但他的演奏听起来总觉得流于一般,气魄虽大但声音发浑,技术和音乐都缺乏精致的、震撼人们心灵的闪光点。

《土楼回响》我是第二次欣赏,感觉到它真是凝聚了作曲家心灵感受和质朴情意的作品,音乐写得大胆、大气、大方,其中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正统、朴素与高雅,都在一定的艺术创造上达到了有机融合,听起来没有做作的堆砌感,却很有心心相印的味道。作曲家将作品称为交响诗篇,我则感到它更像一部交响组曲。

厦门爱乐乐团的整体表现是令人欣慰的,十年回响,记忆和见证了乐团不凡的创建经历。此次听他们演奏感觉进步明显,尤其是弦乐,在整体技术提高的基础上已有了光彩的味道,管乐的进步也很大,木管更出色,小号和长号亦有了突出的表现,这一切都与郑小瑛和傅人长的精心调教直接关联。乐团的弱点还是经验问题,年轻演奏员技术好但不太会“收敛”,合奏中彼此“抢路”而不善于“让路”,相比来说,铜管声部还需提高得更快些,再有就是乐团声音虽精致亮泽,但尚缺乏交响性的厚度,这些都需要艺术上的再积累而取得。

上一篇:音乐托起了孩子生命等 下一篇:箜篌在音乐院校重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