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地区春大棚茄子—丝瓜—青蒜—莴苣高效栽培模式

时间:2022-09-29 10:58:48

沿海地区春大棚茄子—丝瓜—青蒜—莴苣高效栽培模式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东台市通过“科技入户”活动,指导城郊菜农应用大棚茄子—丝瓜—青蒜—莴苣的高效栽培模式,茄子667 m2产量为5 000~6 000 kg,667 m2产值为9 000~12 000元;丝瓜667 m2产量为2 000~2 200 kg,产值为3 000~3 500元;早青蒜 667 m2产量为1 800~2 100 kg,产值为4 500~5 500元;莴苣667 m2产量为4 250~4 500 kg,产值为4 500~5 000元, 667 m2合计产值21 000~26 000元,纯收入1.5万~1.68万元。

1 茬口安排

茄子11月中旬播种,翌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7月拉秧。丝瓜3月中旬育苗,4月中旬定植,9月上旬拉秧。大蒜8月上旬播种在丝瓜架下,10月上旬上市青蒜。莴苣9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春节前后上市。

2 主要栽培技术

2.1 茄子栽培

2.1.1 选用良种,穴盘育苗 选择优质、高产、市场畅销的灯泡型紫茄品种,如世纪王、黑帅王等一代杂种。一般 667 m2大田需准备70孔塑料穴盘60张,购每袋容积50 L的有机育苗基质6袋,备种子30~40 g。播种时间为11月中旬,苗龄80~90 d。出苗前棚温保持28~32 ℃,幼苗顶出基质70% 时揭开地膜,适当补水,确保齐苗、全苗,全苗后白天保持 22~25 ℃,夜间18~20 ℃。苗床基质发白时适量补水,并注意喷洒75%百菌清600~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

2.1.2 精细整地,施足基肥 要求重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定植前15~20 d每667 m2基施腐熟鸡粪1 000 kg或菜籽饼200~250 kg,45% 氮、磷、钾复合肥40~50 kg。定植前5~7 d,667 m2选用96% 金都尔40~50 mL对水40~50 kg喷洒畦面,防除杂草,然后盖地膜,关闭大棚增温。同时健全四周水系。

2.1.3 合理密植 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一般行距60 cm、株距40 cm,667 m2定植2 700株。定植后浇足底水,封好定植孔,并在畦面搭建小拱棚,闭棚增温,促进缓苗。

2.1.4 温、湿度管理 定植后5~7 d保持高温高湿,促进活棵。活棵后通风降湿,抑制灰霉病繁殖。寒潮天气注意夜间增加农膜与遮阳网覆盖,防止冻害。一般白天保持28~30 ℃,夜晚16~18 ℃。开花结果期当外界夜间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要昼夜通腰风,白天棚内最高气温不能超过35 ℃,否则花器发育不良,易形成畸形果。

2.1.5 软管滴灌肥水 门茄瞪眼后,每667 m2施尿素10~15 kg,门茄采收后施尿素10 kg+45%三元复合肥10 kg,以后追施肥3~4次。早春追肥和浇水应在晴天上午进行,切忌傍晚浇灌。

2.1.6 生长调节剂保果 早春低温寡照,灰霉病较重,易引起茄子落花落果,50% 茄子开花、棚内气温小于20 ℃ 时用毛笔蘸50 mg·L-1防落素(或15~20 mg·L-1 2,4-D)■0.1% 速克灵混合液涂花柄;棚内气温20~30 ℃用30 mg·L-1防落素喷花;气温高于30 ℃ 则改用10 mg·L-1防落素喷花。随着气温升高,防落素浓度逐步降低,不要喷到生长点,以防药害。

2.1.7 植株调整 门茄下的腋芽要及早打掉。当门茄采收时,打掉门茄下的老叶,采取双干整枝。结果中后期要把下部的老叶、黄叶、病叶全部打掉,但一次不宜打得过多。

2.1.8 病虫害防治 选用65% 甲霉灵8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与菌核病。选用1.8% 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喷雾或异丙威烟剂 667 m2 300 g熏蒸防治烟粉虱、潜叶蝇、茶黄螨等害虫。

2.2 丝瓜栽培

2.2.1 培育壮苗 选择市场适销的早熟高产品种,如五叶香或江蔬1号丝瓜。于3月上中旬应用大棚套小棚,采用9~10 cm口径营养钵育苗。播前浸种催芽,待种子破嘴后抢晴天点播,每钵1粒。出苗前闭棚增温,白天25~30 ℃,夜间18~20 ℃。出苗后及时通风降湿,壮苗苗龄35~40 d,幼苗4~5片真叶,叶片嫩绿,无病虫危害。

2.2.2 适时定植 丝瓜4月中下旬套栽于茄子行间,距离大棚架下端内侧25~30 cm处。每个大棚内套栽2行,667 m2套栽230~250穴。

2.2.3 田间管理 伸蔓初期可先插矮竹竿,引蔓爬上竹竿。5月下旬大棚膜撤去后,及时理蔓、绑蔓,棚架之间拉绳子成网状。适当浇施薄粪水,促进瓜蔓生长。6月上中旬丝瓜进入开花结果期,要及时中耕、除草,理瓜蔓和幼瓜,疏去下部侧蔓。盛果期管理做到4勤,即勤打老叶与摘弱蔓;勤疏过多的雄花蕾;勤施肥水,加速幼瓜生长;勤采瓜防赘秧。注意用75% 百菌清600~800倍液防治霜霉病、10% 溴虫腈1 000倍液防治瓜绢螟。

2.3 早青蒜栽培

2.3.1 蒜瓣处理 将蒜瓣用水喷湿后集中放在4~5 ℃ 的冷库中,经15~20 d取出,每50 kg蒜瓣用50%多菌灵超微粉100 g或50%速克灵可湿粉50 g,加水适量拌种,堆闷8~12 h后播种。此法可使蒜种在播后10 d左右出苗。

2.3.2 施足基肥 一般每667 m2施腐熟人粪尿或鸡粪1 000~1 500 kg、45%硫酸钾复合肥40~50 kg作基肥。施肥后耕翻整地做畦,健全田内外沟系。

2.3.3 合理密植 8月上旬按行距9~10 cm、株距2~3 cm播种,每667 m2大田备“二水早”种蒜700~750 kg。蒜瓣按大小分级条播,先在畦的一侧开第1条沟,将蒜瓣排齐后,用开第2条沟的土覆盖第1条沟中的蒜瓣,依此类推,逐条播种。播后用脚踩实,浇水。浇水不能过急,以免将蒜瓣冲出。土壤墒情好可以不浇水。次日每667 m2用33% 施田补100~120 mL对水50 kg 均匀喷洒畦面,防除杂草。在畦面平铺5 cm厚的小麦秸秆,保湿降温,促进出苗。

2.3.4 精细管理 蒜出苗后遇高温干旱,在清晨或傍晚浇水。根据苗情,在2~3叶期每667 m2随水施尿素5~7.5 kg。每隔5~7 d喷惠满丰500~800倍液或爱多收5 000倍液,促进蒜叶生长。连续阴雨天气及时清沟理墒降渍,防止高温高湿引起蒜瓣腐烂,并及时喷洒75% 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 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预防叶枯病。发现蒜蛆或根螨危害,选用50% 辛硫磷800倍液或48% 毒死蜱 1 500倍液灌根,注意安全用药。

2.4 莴苣栽培

2.4.1 选用良种,培育壮苗 选择市场适销的青香秀、紫皮香、白皮鸭蛋莴、耐寒二白皮等优良品种,于9月下旬播种育苗,采用薄膜■遮阳网小拱棚覆盖。667 m2大田需苗床15~20 m2,用种量50 g。播种前注重培肥苗床浇足底水,水渗下后撒播种子。播后用扫帚轻轻地扫一扫,使种子分布均匀,然后浅盖过筛细土,并用小麦秸秆或稻草覆盖畦面,保持土壤湿润。出苗后及时揭去覆盖物。2叶1心期进行除草、间苗,苗距4~5 cm,并追施10% 的人畜粪,促进幼苗生长。当苗龄30~40 d,幼苗具有4~6片真叶时,选择无病虫危害的健壮苗定植。

2.4.2 合理密植,及时扣棚 定植前施足有机肥,耕翻土壤20~30 cm深,做成2 m宽的畦面,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定植。定植时要求大小苗分开,株距30~33 cm,行距33 cm。当外界夜温降至3~4 ℃时,扣棚盖膜保温。扣棚后莴笋生长加快,晴天中午注意通风换气,防止徒长或过早抽薹,并根据长势喷洒40% 矮壮素1 000倍或15% 多效唑150 mg·kg-1溶液1~2次。莴笋肉质茎膨大期遇到强冷空气(-6 ℃),夜间覆盖1层薄膜或遮阳网以防止冻害。

2.4.3 加强肥水管理 定植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000 kg、45% 氮、磷、钾复合肥40~50 kg。定植后叶片开始生长时,每667 m2用20%人畜粪1 500~2 000 kg■尿素5~7.5 kg追肥。肉质茎膨大始期结合浇水,每667 m2施尿素20 kg■复合肥10 kg,促进肉质茎快速膨大。此次追肥不宜过晚、过多,否则肉质茎易开裂,影响商品外观品质。追施肥水宜在晴天上午进行,避免夜间棚内湿度过大诱发病害。

2.4.4 防治病虫害 扣棚后注意通风散湿与防治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可用72% 霜脲锰锌600倍或25% 甲霜灵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灰霉病、菌核病对产量影响极大,应及早防治,发现菌核病中心病株须立即拔除,并喷洒40% 甲基嘧菌胺或65% 甲霉灵或 50% 速克灵800~1 000倍液,也可667 m2用15% 腐霉利烟剂250~300 g于傍晚闭棚熏蒸。虫害主要有蚜虫,可用25% 吡蚜酮2 000倍喷雾,或667 m2用异丙威烟剂200~250 g熏蒸。上市前10 d停止施药,以保证产品质量安全。

2.4.5 适期采收 一般于春节前后即可分批采收,采收标准:心叶与最高外叶相平,且植株顶部平展,此时肉质茎已长足,品质最好。

上一篇:35 kV变电站防雷接地保护设计研究 下一篇:移动通信基站动环监控IP组网方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