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茶园春夏秋

时间:2022-09-29 10:48:43

秦岭茶园春夏秋

茶树大多只在南方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秦岭以南的连绵群山里偏偏有一大片中国最北端,也是海拔最高的茶叶产区,而且在这个地区历史上也出产着品质优良的茯茶。可由于这里山多山高山陡,交通不便,且地质灾害频繁,虽然气候适宜,但严酷的自然条件让秦岭南部秦巴山区里的大部分县域,依然戴着部级或省级贫困的帽子。

这里的扶贫之路也就异常艰难。

从?2005?年开始,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纪晓明,带领他的团队,开始了联手金融,发展自己,帮扶茶农,营造品牌,共同致富的茯茶开发之路。

我们和央视记者从2014年11月开始,历经两年的时间,三进茶山,走访茶农,合作社,企业,采访相关人员,做了这期专访,力求探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扶贫之路。

采访:董雨欣

记者:你告诉爷爷你叫啥名字?

小孩:董雨欣。

记者:你今年几岁呀?

小孩:3岁。

记者:3岁怎么伸4个指头?3岁是吧。

小孩:对。

记者:你是男孩女孩?

小孩:男孩。

记者:男孩?!

节目解说

今年的4月10号,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陕西省西乡县江Y村的茶山上,伸出四个手指说自己三岁,还说自己是男孩的这个小娃娃,其实是个小姑娘,她叫董雨欣。因为是星期天,她不能去幼儿园,只好跟着爷爷奶奶把茶园当游乐园。

采访:董雨欣

记者:你爸爸妈妈在哪儿呢?爸爸在哪儿呢?

小孩:广州

记者:在广州呢 在广州干啥呢?

小孩:打工

记者: 打工 ?妈妈呢?

小孩:也去打工了

节目解说

小雨欣的爷爷奶奶在七年前将两亩多水稻田改种成了茶树。春茶产量低,大概要56000个牙尖才能制作出一斤绿茶,越早采下的卖得越贵,但春茶的采摘期太短暂,满打满算只有一个来月,年近花甲的爷爷奶奶又舍不得花钱请人帮忙,就只能自己起早贪黑了。

记者:今天一天都在山上吗?

茶农:嗯 一天都在山上,瞌睡不瞌睡?饿了没有?

记者:脸上看这晒得红扑扑的。

茶农:爷爷问你 说话

节目解说

天快黑的时候,雨欣小姑娘跟着奶奶到本村的茶叶大户董秀国家的收购点去卖茶叶。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任明华

记者: 8.2公斤,这是公斤显示吗?

任明华:市斤。

记者:上午采了有这么多吗?

任明华:有。

记者:上午也有这么多? 每天都能采这么多?

任明华:每天,带着小孩子采, 她一会要哭一会要闹, 就采不到好些。

记者:这是光下午的这个钱是吧?

任明华:嗯。

记者:上午那个钱拿了吗?

任明华:拿了。

节目解说

卖掉八斤一两新鲜的春茶叶子,拿到了137.7块钱,这是小雨欣年近花甲的爷爷奶奶一下午的劳动成果,加上上午差不多的进项,这家人今天的现金收入在二百八十块钱上下。

第二天上午,小雨欣一大早就被送去镇上的幼儿园,董秀林老两口采茶的速度也明显快了很多。天气一天天变暖,茶树上的新鲜牙尖在快速长大,而对于喜欢绿茶的人来说,清明节前后的春茶,自古不变的行情是,牙尖越小越鲜嫩的,才是追捧的珍品。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因为春季它经过了一个冬季的休眠,它刚刚萌发出来,气温比较低,所以它的内涵物更丰富一些。但是它因为光照比较少了,它的这个多酚类的含量,有些光合作用的物质少一些,但是它氨基酸类的物质含量是相对比较高的。春天的茶它这个芽头,它的茎节都比较小,它长的相对是比较慢一点,因为它气温比较低一些。它长的就像这个芽,它就是茎节比较肥壮,茎节也比较短,它的持嫩性很好。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董秀林

董秀林:这两天价也不行了, 昨天才卖17块。

记者:现在是一天往下降一个价。

董秀林:一天就差一两块呢。最开始摘仙毫的时候是五十,五十摘了两天就下降到四十五,四十五卖了两天三十几, 三十一二,三十一二卖到二十几, 昨天一家伙滑到十七块喽,今天要去看,就是个十五六块了。

节目解说

下午三点,董秀林老两口急匆匆赶回家,妻子忙着做午饭,老董则要赶紧去十公里之外的峡口镇上接孙女。

董秀林:(儿子)他们在外头工资也低, 也不行。他们跟人家订了合同的,今年满了明年就不干了嘛。 问题是人家厂里不管生活, 外头要租房, 自己开伙。

记者:比采茶要挣得多吗?相对。

董秀林:那可能是要比在家里一个月要稍好点点嘛!他房租费,买这买那的。

节目解说

依靠家里的茶园,董秀林一家日常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但在过去的十来年里,为了给两个儿子娶媳妇,他们已经被当地风气影响下巨大的彩礼开支压弯了腰,再加上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在指定的的位置盖了新房子,花销又将近二十万,董秀林家目前的经济状况,是经不起任何生活风雨的。那么,怎么帮助他们利用现有的条件,稳定地增加些现金收入,就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个努力方向了。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我们现在整理了一套茶园农事活动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不同的季节,怎么样管理、怎么采摘、怎么种植、怎么加工,我们也对茶农做一些培训。我们去年收购干毛茶已经到了八千多万块钱了。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董秀林

记者:像你们家一年春茶和夏秋茶如果分开的话,各自能卖多少钱?

董秀林:一年也就是个,这个春茶要是卖也就是个四五千、三四千块钱。它这个摘的时间短, 价要高些。 那个夏秋茶喽,就是整黑毛茶那个茶, 价钱要低一些,但摘的时间长嘛。

记者: 要摘到什么时候?

董秀林: 要摘到就是阴历的八月份他们就不收了。

节目解说

借助航拍设备,我们在高空可以看到,茶树已经成为陕西省西乡县的主体作物,无论是山坡还是平坝,能种茶树的地方几乎都被利用上了。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白岩白岩村村民――赵从华

记者:我看这个茶树这么小,这个种了几年了?

赵从华:有三年吧。

记者:那要像你身后那个大的,那要几年?

赵从华:那个也就是十年了吧

记者:你们家一年下来在这个茶上,大概能收入多少钱?

潘国杰:我们算少的,就是个几千块钱。

记者:你们家有多少亩茶?

潘国杰:反正,也说不准,就一点。

赵从华:也就是个两亩多一点吧。

节目解说

赵从华潘国杰夫妻俩文化都不高,家里有病重的老人和正在读书的孩子,在村里一直属于光景不好的人家。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白岩白岩村村民――赵从华

记者:去年卖茶卖了多少钱?

赵丛华:卖了有三千多一点吧。

记者:三千多一点, 那你知道人家卖的比较好的大户人家能卖多少?

赵丛华:那个就是有一万多一点呢。

节目解说

赵从华家没有更多的茶叶可采,而与赵从华家只有一路之隔的赵大胜家,在今年短暂的春茶采摘季节里,面临的紧迫问题却是劳力太少。我们看到,他们家八年前栽种的茶树,新芽嫩叶长势十分喜人,但整个茶园就只看得到赵大胜和老伴潘冀珍迟缓的身影。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白岩白岩村村民――赵大胜

记者:以前种什么?

赵大胜:以前这都是田,都是栽秧的田。

记者:种水稻的?

赵大胜:噢!最后了那坝上全部都是栽的茶,现在就是茶卖了,用那个钱去买吃的。

记者:买粮食?

赵大胜:哎!买粮食。

记者:你一个人能采多少?

赵大胜:就是个两三斤,她(潘冀珍)能采三四斤。

节目解说

赵大胜和潘冀珍老两口,家庭境况在目前的中国乡村很有代表性。依靠着自己的手艺,赵大胜大半辈子以做棺材赚钱,养育了一儿两女。女儿出嫁他乡,儿子虽在同一个村民小组但已经另立门户,也有自己的小家需要照看。

临近中午11点了,老两口才匆匆赶回家弄点吃的,这既是这天的早饭,也是午饭。

摊晾在屋里的这一小堆茶叶,就是他们一上午的劳动成果。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白岩白岩村村民――赵大胜

记者:面皮,自己做的还是买的?

赵大胜:买的。

记者:这个现在家里做不了吗?

赵大胜:做的了,懒得费神嘛, 麻烦。这个吃了,三拨两下吃了就又去摘茶。

记者:像现在你们要买回来的话要多少钱一斤?

赵大胜:你像你到街上去吃一碗,他有调料两块五。这里超市里买的,他是从西乡城里进上来的,可能是两块,他那个调料要香一些。

记者:那为什么不用他那个调料呢?

赵大生胜:他的调料要多五毛钱。

节目解说

因为跟我们聊天,耽误了赵大胜老人吃午饭的速度,他的老伴已经等不及,自己先急火火地赶去茶园了。

吃罢午饭,赵大胜老人还得咽下好几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因为这个病,他从去年开始就已经不能再靠木工活挣钱。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白岩白岩村村民――赵大胜

赵大胜:痛呢!那一向它一下肿的这么粗,我到街上去,他弄那么长的个针一下锥进去,像今天这个时候锥的,到明天这个时候到他那里去,又去取。

节目解说

尽管腿上得了风湿病,已经72岁的赵大胜也还得赶紧去自己家的茶园里采摘那些能在当天换回现钱的新芽和绿叶。这条板凳,是他坐着采茶时用的。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白岩白岩村村民――赵大胜

赵大胜:去年我们将卖了三千来块钱。

记者:全年下来?

赵大胜:全年嘛!

记者:在你们这个村是算多的还是少的?

赵大胜:我们这是最少最少的了。你像底下他们那有钱的人吧,那都是请人摘,那个也划得来。像卖十块,一家五块,给他分五块,你个人落五块,就是抢时间。现在人家有的人家都是一万多、两万呢。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记者:两个老人的话,大概有两亩茶园,这么一年下来卖春天的绿茶,加上后面的夏秋茶,大概收入能有多少?

纪晓明:有两亩多地的话,就是他可以获得至少是五、六千以上的收入。平均的水平应该比这个还要多,大概在六、七千到七、八千之间,我们这个地方的脱贫目标是年收入2900多块钱,其他收入都不管,如果他种一亩茶,他不管有什么难处,他脱贫就可以没问题了。

节目解说

今年52岁的纪晓明,1984年毕业于安徽农学院的茶学系,后来一直在陕西从事茶叶收购和销售工作,1995年就担任了陕西茶叶公司的经理。三十多年专注于茶叶,让他这个行业里有名的茶人,对陕西当地茶叶的优势和劣势有了长期而深入的观察研究。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陕西是中国一个古老的茶区,而外界的加工技术传进来比较多,加工的手段比较乱,一家一户相对生产比较分散,过去我们陕西人就是做陕青、做毛尖,做正常的晒青茶。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就是大量的外边的技术都传进来了。截止目前陕西就绿茶来讲都还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产品和品牌的大的出路和一致的加工方法。也就是说它缺乏一个可操作的普遍被接受的标准。

节目解说

“可以三日无粮,但不可一日无茶”,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多数以肉食为主民族的基本生活要求。茶树大多只在南方的气候条件下生长,但秦岭以南的连绵群山里偏偏有一大片中国最北端也是海拔最高的茶叶产区,陕西的泾阳地区历史上也出产着品质优良的茯茶。新中国成立不久,计划经济的一纸行政命令叫停了茯茶在陕西的生产,但为了给陕南地区长期以来都被丢弃的夏茶和秋茶找到一条出路,从2005年开始,纪晓明率领团队专注于陕西茯茶的传统技艺恢复和研发,并在陕南的西乡县建起了第一个具有示范性质的绿色茶叶种植基地。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这个陕南的茶叶为什么比较好呢?就是因为它海拔比较高、相对来讲气温比较低,但是正因为海拔比较高,气温比较低,植物生长条件比较差,所以这个地方种粮食、种什么都不是太行。所以农民在这个地方的收入是很难取得的。

采访: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张荣殊

张荣殊:它受的限制多,它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水源涵养地,好多项目要进来,门槛很高,所以投资有限,限制太多。

节目解说

山多山高山陡,交通不便,并且地质灾害频繁,虽然气候适宜,但严酷的自然条件让秦岭南部秦巴山区里的大部分县,现在依然戴着部级或者省级贫困的帽子。努力为改变这个现状做点什么,便成为茶人纪晓明这些年奋斗的方向之一。从2005年选择茶叶基地开始,十来年了,连他自己也记不清在秦巴山里爬过多少山头,下过多少深沟了。

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与茶农交流

纪晓明:但是咱这个茶今年冻害问题不大?

茶农:冻害不要紧,就是风口上有一点。

纪晓明:上面有问题吧?

茶农:上面问题不大。 就是刮北风的时候就像这, 像这面,就像这种风口上就严重了。

纪晓明:对,冻害的部分把它回头把它修剪一下。咱要想比别人采的更早、咱的产量更高,靠这些东西赢得市场咱没有优势,也不可能。咱的优势是啥呢?咱的内质好,咱的品质好,咱的食品安全这个状况好。那么把这种优势,把这种种植方式一定要咱先把它表现出来,然后把它传递给周围的茶农。

节目解说

情感上惦记着贫困的乡亲们,战略上有自己企业经营的理念,已经付诸的投资和劳动也已结出实实在在的果实,并且能预测出未来的基本方向和格局,是泾渭茯茶产业在当下给我们的基本印象。我们同时看到,泾渭茯茶在陕西西乡县高川镇和白岩镇占地两千多亩的两个茶叶基地,多数细节已经展现出示范作用。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我们刚开始搞收黑毛茶之前,就是到了夏天以后的茶园里边,草就会很茂盛,草基本上把茶园都能盖着,基本上管护就是很粗放了。那么现在我们收了黑毛茶以后,他整个全年茶园的管理就会做的更好一些了,因为你如果不采摘,也不修剪,也不除草,对茶园的长势会影响很大的。

节目解说

由于陕南地区潮湿的气候无法与茯茶独特的加工工艺契合,泾渭茯茶的生产车间只得被迫远离原料产地,建在了陕西咸阳市。从最初只有一个规格的产品,到现在三十多个产品类别,在完整保留传统手工筑制茶砖工艺的基础上,泾渭茯茶的生产流程目前已经实现了多个环节的自动化和半自动化处理,先进的技术,严格的标准,都保障从这里生产出的每一块茯茶茶砖,具有稳定的品质和口味,大多数产品的价格则定位在老百姓喝得起的茶。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茯砖茶的加工技术是比较难,但茯砖茶整个的加工过程,使茶叶本身的品质是可以得到大幅提升的。所以我们可以获得比较多的收益,农民也可以获得比较多的收益。

节目解说

中国所有种类的发酵茶里,只有茯茶能借助工艺控制生长出一种独特的真菌――冠突散囊菌,茶叶界将这个菌种称为金花。灿烂的金花在代谢过程中可以有效增加茶叶中维生素、氨基酸和茶多糖等成分的含量,茯茶也因此在中国的茶叶产品里一直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我们的成品茶的销售价格在全国来讲,我们比它平均价格比其他地区至少高出一倍,市场仍然接受的非常好。 那么我们给茶农的价格,其实也比其他地方也要高的,平均价格也差不多要高出一倍。当然, 它产量低,它的收入不见得比其他地方高多少,用它的品质来弥补它产量上的不足,所以把它的劣势就可以覆盖掉。

节目解说

2015年九月下旬,我们在陕西咸阳市的泾渭茯茶厂看到,来自陕西汉中和安康地区的十几辆大型货车,都满载着茯茶生产需要的黑毛茶原料。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绿珠茶业公司总经理――龚彩霞

记者:自己茶园有多少

龚彩霞:确切说加农户的有3000多亩。我们2009年的时候,跟泾渭茯茶合作的时候,那一年是总共收了是428吨。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飞凤岭茶叶合作社经理――周勤家

周勤家:我们是飞凤岭专业合作社,茶叶公司。

记者:这次来了几车货?

周勤家:两车。那,这两车。

记者:两车多少吨?

周勤家:下来就是个20多吨。

记者:您这个合作社里面,辐射大概多少农户?

周勤家:我们有3个合作社,这3个合作社,一个是87户,有一个是57户,有一个是127户。

采访:陕西省紫阳县向阳茶厂企业法人――黄定繁

记者:全县你们要收的这个毛茶,要辐射多大的茶叶面积?

黄定繁:这个就是三万多亩吧。

记者:一年下来总共能收多少吨?

黄定繁:就是两百多吨。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最重要的让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让有一定资源的人,能够不用施舍、不用你照顾,心安理得地把我的劳动换成了财富,这个可能也是最大的一种尊重。

节目解说

用秦岭以南陕西汉中、安康地区长期浪费掉的夏秋季茶叶,制作高品质的茯茶茶砖,既为陕南山区品质独特的茶叶寻找到了大的出路,还能让消费者喝到实惠又放心的好茶,更能确保贫困地区的茶农在劳动里有尊严地获得长期稳定的收入,陕西咸阳的泾渭茯茶厂,从2005年初创时时期就坚守着这个共赢互惠、扶贫帮困的理念。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近百家不同规模的茯茶生产厂家也因为市场行情的逐年利好而在陕西省生长起来。在泾渭茯茶的原料库房里我们看到,全部来自陕西汉中和安康山区的的黑毛茶原料堆出了一座座小山。技术人员介绍说,新入库的黑毛茶,要在温度湿度都严格控制的条件下至少渥堆三年,以完成自然发酵和诸多有机元素的转化,之后才能成为茯茶茶砖制作时的拼配原料。

那么,这些黑毛茶在陕南的大山里又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呢?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茶镇渔丰村茶场――柯长功

记者:就是这个就算是毛茶?

柯长功:毛茶,这个没发酵好嘛,没晾晒好。

记者:还没晾晒好呢,这还需要晾晒多长时间?

柯长功:还要晾晒10个小时,就干了。

记者:它要出一个什么样的味呢?

柯长功:就是个酱菜气息,就是酱肉气息。

记者:现在有一点茶香。

节目解说

柯长功有四十多年种茶做茶的经历,在2008年开始为咸阳的泾渭茯茶厂提供黑毛茶,他说,如果只做短短一季的春茶,大部分底子薄的家庭,在经济上确实很难有大的收益,现在能把周期长产量也很大的夏秋茶都变成现金,一个家庭一年里多挣一倍的钱是没有问题的。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茶镇渔丰村茶场――柯长功

记者:过去在没有做茯茶的时候,夏秋茶干什么了?

柯长功:没人要那个东西他就没人收嘛,那就绞了,浪费了。

记者:你现在雇的茶工都是你们当地人吗?

柯长功:从镇巴县请过来的。

记者:住在你们家?

柯长功:住在这里,啥都给他管上。

记者:管吃管住。

柯长功: 这些人都是培养出来的,他们这几个。

记者:都是经过你培养的?

柯长功: 哦,培养的,不是说随便来个人,随便让他掌握机器掌握不了。

记者:那现在是这几年你们都是固定着他们吗?

柯长功:固定的他们,所以都是长期的用着呢,你一说人家就来了,(茶)长起来了 你打电话他就来了。

节目解说

柯长功有两个儿子,小儿子在外地工作,大儿子虽然在身边,但每天都忙着村民小组长的繁杂事务,所以,已经67岁的老柯依然还在亲自管理着自己家三百多亩的茶园和茶厂。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茶镇渔丰村茶场――柯长功

记者:那么现在像一个采茶工人在你这儿,一天能挣到多少钱?

柯长功:一天就是个一百六十多块钱。

记者:一个人?

柯长功:一个人。

记者:要从你这儿拿走现金?

柯长功:拿现金嘛,它这个是按斤头计算的。你采得多了钱就多。

节目解说

像我们在陕南地区见过的所有茶叶收购和加工大户差不多,柯长功的茶厂里,也是加工设备齐全。柯长功说,现在把水稻田和玉米地改种茶叶的人家越来越多,他们家正在筹划盖更大的厂房,还要增加些机器设备。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茶镇渔丰村茶场――柯长功

柯长功:这个是杀青,这个就是搞这个揉捻。这道工序就是渥堆、发酵、发酵要在24个小时。

记者:这24小时发酵完了是不就……

柯长功:晾晒。

节目解说

柯长功告诉记者,黑毛茶加工阶段的工艺看起来简单,但每一个环节都不敢偷懒,不然就会影响产品质量。自己家负责着周边上百户人家的茶叶收购加工,一旦出了质量问题,不仅自己挣不到钱,也影响大家的收入。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茶镇渔丰村茶场――柯长功

记者:从山上那个青叶到最后往茶厂运的时候,大概一百斤能损失多少?

柯长功:100斤就是在30斤左右。

记者:100斤青叶茶能出30斤干毛茶。

柯长功:干茶。

记者:干的?

柯长功:嗯,干毛茶。晒干了以后这个就是,这个程序,这就可以卖到公司了,这个风化好了。

记者:一季度都要运一次嘛?

柯长功:一季度要运一次。

记者:这是不是又该运了?你做多少他们就能收多少吗?

柯长功:做多少他要多少。

记者:从你这一个厂房里面要出去多少吨?

柯长功:一个厂房里头,我这个厂房要出去40来吨。

记者:就一个夏秋季下来。

柯长功:哦,秋季下来。

记者:光毛茶?

柯长功:毛茶。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这个黑毛茶加工也相对比较简单,茶农他就自己可以加工,而且可以根据他的时间自由度来调节。它还不像绿茶,你采回来必须连夜都要把它做出来。这个它当然也需要做,但是不会像绿茶那么紧迫,它可以时间整个加工周期也可以长一点。拿回来以后也可以摊晾一段时间,积攒的稍微多一点我一次把它加工,加工也变得更容易一些。

节目解说

去年(2015年)九月中旬,我们在陕西省西乡县的茶山上拍摄到这样的场景,茶叶种植大户是以这样的豪迈收获秋茶的。而家里只有几亩茶园的农户,基本还是在用最传统的采摘办法。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白岩村村民――潘冀珍

记者:这一天能采多少斤啊?

潘冀珍:好摘了嘛摘得到五十斤,不好摘了嘛,这就不知道了。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我们这个茶有个什么好处呢?它可以从春到夏到秋这个时间段里边,大多数时间他随时可以采,而且他今天没时间去采,可以,我明天去采,虽然茶树会长老一点,价格可能会卖得低一点,但是产量又增加了,把这个钱还是能赚回来。而且他基本上可以不需要再到外边找劳动力了,家里边的老弱病残,即便是劳动能力不强的人都可以把它解决的。因为我们采的标准比较低。只要你把时间花上去就行了,你就可以把它采回来。采回来以后你不管有多少,我们就全部可以。你不用再考虑任何这个销售问题了。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董秀国

董秀国:一亩茶相当于你种粮食,相当于你三番,你打一亩田的粮食,收入一千块钱,它就可以给你增加两千块钱,一亩田最起码三千多块钱,经济效益。

记者:它是有现金的。那现在就是整个你们家,你现在是自己种了多少?

董秀国:基本上我们都没有管茶园,我们把茶园租给别人了,租给我们跟前人他们做。他们采来我们收他们茶叶。

记者:你们光管加工?

董秀国:光管加工。

节目解说

把自己家的茶园包租给别人去管护的董秀国今年56岁,在村里经营着一个茶叶加工厂。江Y村五百多户人家,这些年多数农户在泾渭茯茶厂大量收购夏秋季茶叶的经济利益驱动下,陆续把农田改成茶园,村里的茶园已经发展到上万亩,光茶厂都有二十来家了。董秀国的茶厂是开办的比较早的,现在,一年从初春到深秋,要收购加工全村五分之一家庭送来的新鲜茶叶。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王欢

茶农:我等于是74块。

王欢:刚好啊,那就清了嘛,清了。你的21啊。

记者:我刚刚看你这个,他们三个人送来的东西,为什么倒在不同的地方呢?

王欢:质量不一样,所以倒在不同的地方,产品的质量,这边是好一点的。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因为对农民来讲,什么是他的最大问题?销售是他最大问题。怎么样把他产出来的东西变成钱,是他最大的问题。你比方我们过去他只能产出点绿茶,看起来这个茶很值钱,但它很苦闷。因为采的时候只有几天的时间,他来不及采。他去找人,他很难找,因为那个时候大家都很忙。

节目解说

在泾渭茯茶发展的初期,董秀国就意识到了商机,2007年,他跟朋友借钱再加信用社贷款,投入50万元添置了机器设备。他家的茶厂雇佣着五到十名工人,在业务最繁忙的时候,一二十个工人要几班倒才忙得过来。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董秀国

记者:那这几年做茯茶以后,收入最高是哪一年?

董秀国:就从2007年开始做,每年都在增长。去年,今年都挣的很好。

记者:2014年全部下来挣多少钱?

董秀国:全部下来除了工人的工资,各方面开支开完,我们家里有净落有二十来万。

节目解说

董秀国有四个女儿,唯一的儿子在家里排行老末。他没有体味过饿肚子的滋味,更难以想象父亲十几岁还没有鞋子穿的尴尬,但在家风的熏陶下,家里的活计也样样都拿得起。去年九月份我们拍摄的时候,董秀国的儿媳王欢都已经过了预产期好几天,照样还在忙里忙外。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峡口镇江Y村村民――董秀国

记者:你觉得像在你们这个地区生活,要想过上好日子,一个人家,起码应该怎么做?

董秀国:要勤劳才能致富、才有好的效益、才有好的生活。

节目解说

53岁的魏元俊年轻的时候是给别人盖房子的木工,贫穷的爹娘也没有留下一分钱财富。但就是依靠着这片茶山,现在已经是陕西省西乡县有些声望的富裕农民了。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苦竹坝村村民――魏元俊

魏元俊:1996年以前都穷。

记者:那最穷时穷成什么样?

魏元俊:1985年我们刚好跟我父母亲分家以后,没得房住,生活都困难,队上还有800块钱的往来帐,那是最穷 最恼火的时候。

记者:当时的800块钱,你如果要是像你正常那样还的话,你得多少年还得清?

魏元俊:当初那个800块钱,正常还,那时一年能还到最多能还上150块钱,

节目解说

1996年,经过反复掂量,一身木匠手艺的魏元俊大着胆子承包了村集体倒闭的茶厂。那时,主要是做绿茶的种植和加工。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苦竹坝村村民――魏元俊

记者:在你目前的管辖范围有多少亩?

魏元俊:有两百一十几亩。

记者:两百一十几亩是用多长时间发展起来的?

魏元俊:这个是原先人家村上的企业破产了以后,我们刚开始承包,最后企业改制,卖给我们了,变卖,我们就买了的,是后来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

节目解说

2006年,陕西咸阳的泾渭茯茶厂在西乡县不仅建立了茶叶生产基地,还传出消息,大量收购茶农们过去都任凭烂在地里的夏茶和秋茶。2007年,魏元俊抓住机会,主动与泾渭茯茶厂展开全面合作。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苦竹坝村村民――魏元俊

魏元俊:通过他们那个茯茶厂办起来以后 ,我们一年等于又多增加了一个项目,2015年之前,一年能多增加七八万到十万块钱。

节目解说

过去,在陕南地区,秋天的茶山是寂静的,但是现在,秋季以及之前的盛夏季节,采茶、炒茶、打包、运输,只要不下雨,茶农们都忙得不亦乐乎,陕西省各级政府投入了很大精力扶持的茯茶产业,已经与这里贫困茶农们的致富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了。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苦竹坝村村民――魏元俊

魏元俊:做绿茶,只要是成型 起条就行了,但做这个茯茶,也要叫它起条,要卷拢起,他们讲的叫泥鳅条才要。它那个根据茶老嫩来定时间,只要做绿茶的,20分钟,30分钟,40分钟都可以,根据茶粗细老嫩来定,但这个不低于半个小时,像现在这个茶老,半个小时我估计还不得行。

魏元俊:我们只能做毛茶。我们粗加工做毛茶,做出来以后送到他们公司里,他们要库存三年,他才再加工。送到你们的,你们要是北京能喝到这个茶的话,最起码三至四年了。

节目解说

像魏元俊这样的茶叶种植和加工大户生产出的黑毛茶,全部都销售给了陕西咸阳的泾渭茯茶厂。这满满一卡车的黑毛茶,才只是他们家的工厂一个半月的产量。

采访:陕西省西乡县沙河镇苦竹坝村村民――魏元俊

记者:这个货大概有多少?

魏元俊:货是15吨。

记者:你在那边称过的是吧。

魏元俊:袋子基本上是标准的,我们自己心里有一点哈数,有15吨。

财务人员:你那个钱,已经到你帐上了,你查收一下,已经转过了哦。

魏元俊:到了,到了哦。 到了, 239069.88元。

魏元俊:他们的茯茶,一个是他们一年的需求量大。二一个是,像我们做这个量不愁卖,再一个是他们的资金,也是很稳当的、我们很放心的。

节目解说

魏元俊只生育了一个儿子,虽然家里不缺钱,但儿子也像村子里的年轻人一样,曾经跑出去打工看世界,吃过不少苦头。后来经过权衡,儿子觉得家里的茶叶产业好像更有前途,所以三年前开始跟着父亲认真学手艺了。

采访:魏元俊的儿子――魏红凯

记者:你从你父亲身上看到的优点是什么?

魏红凯:就是我父亲比较实在,特别能吃苦,也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一路走过来,所以说是很可靠。

节目解说

53岁的魏元俊去年八月底当上了爷爷,我们拍摄的时候,小孙子还没有满月。魏元俊说,儿子儿媳懂事孝顺,老伴身体也很健康,这种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日子,对于世代都是农民的他来说,是最踏实的了。

采访:陕西咸阳泾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长――纪晓明

纪晓明:作为供货商和农民,因为他是要从我这儿拿钱的,换句话说,在以往来讲他是个弱势群体。实际上他是不被尊重的,他就要来求着你这个事才能弄成,我们不能这样。任何一个人,包括我自己,我就要求我们所有的人,我们在对待茶农的时候,不管我们实际的地位有多么主动,但我们绝对不能让他感到他是很被动的。

节目解说

据当年最早给泾渭茯茶这个小微企业发放第一笔贷款的长安银行目前给出的会计数据看,2012年到2015年,泾渭茯茶用于购买茶叶原料及支付员工工资和各方劳务的费用就达到了10.9亿元,四年累计销售收入9.35亿元,这些数据证明,一个茯茶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采访:陕西省长安银行董事长――毛亚社

毛亚社:泾渭茯茶他主要用的是我们陕南山区的茶树,所有的叶子,不光是我们讲的芽尖,可以说把我们茶树的这些原材料吃干榨净。它对于我们这些农村农民的要求又不是很高,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产业,在我们扶贫,或者说现在叫做精准扶贫方面,我觉得作用是很大的。

采访: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张荣殊

张荣殊:因为陕南以汉中安康为代表的茶叶面积很大 这是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 但是过去它主要是出春茶 夏茶 然后秋茶 全部就当成废品 就没人管了 就全部浪费掉了 这个茯茶产业的兴起,它把这一块废品变成了产品、变成了商品,对茶农地区的贫困农民来讲,他的收入,至少在过去的基础上增加一倍,所以它这个行业应该是前景非常好,对脱贫致富,尤其是茶农影响很大,作用显著。

上一篇:青海隆务河畔的“热贡艺术” 下一篇:山西传统民间装饰元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