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结友”解民忧 搭起干群“连心桥”

时间:2022-09-29 10:16:07

初春时节,走进素有“西南煤海”之称的水城县,到处生机盎然,一派和谐景象。

自2009年9月以来,水城县超前谋划,扎实推进,紧贴基层实际,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催生了新的气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实践特色。

“交朋结友”

搭起连心桥

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水城县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有效途径,要求广大乡镇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基层与农民交朋友,面对面了解情况,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搭建社情民意“直通车”,进一步拉近干群距离。

该县规定乡镇领导干部交友对象不少于3名或2户,股级干部不少于2名或1户,一般职工不少于1名或1户。交友制度实施以来,全县共有14000多名党员干部与49000多名农民结成“交友”对子,成为知心好友。

水城县县委常委、滥坝镇党委书记龚申雄是最早尝试开展交友活动的人。

滥坝镇严家寨村位于红山轻工业园区,村寨中的黄家山被规划了一个变电站。为了建设变电站,红山建设指挥部几次进行征地测量,均因为当地村民阻止而未能顺利进行。不过在2009年11月下旬,此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在11月20日签完了征地协议,这一切的变化来自村民王牧在其中尽力周旋。而王牧之所以出来周旋此事,用他的话来说:“因为我是镇里的朋友。”

龚申雄从2009年7月份开始主动与严家寨村的村民王牧交朋友。对县里实行的交友制度,王牧认为很好:“交友制度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农民有话无人可讲,讲了也没有人听。”

多年扎根基层的龚申雄对交友制度的感触很深:“现在交通方便了,但是与老百姓的距离反而远了;通讯方便了,与老百姓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少了。我们必须重新走进乡村,倾听呼声。”在他的带动下,滥坝镇190名镇村干部与103个村民组的324名村民结成了朋友,干群关系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改善。

米箩乡倮么村村民王学达是寨子里具有很强号召力的人,在玉马公路建设过程中,曾经有不少“小动作”,给村委会带来了不少麻烦,也影响了玉马公路的建设工期。自米箩乡党委书记赵玉雄与其成为朋友后,王学达再也没有干过“对不起书记的事”。赵玉雄告诉记者,自从交友活动开始后,农民朋友“以心换心”,给乡里的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

交友制度推广以来,水城县各乡镇立足实际,积极探索交友的办法和措施,努力创出本地特色:阿戛乡656名党员进入各个村寨,为群众代办事件,化解矛盾纠纷,推进交友实效化建设;猴场乡将“倾听百姓意见、征集百姓良策、疏解百姓情绪、维护百姓利益”作为民生承诺,向全乡5000余户群众发放民情联络卡,每季度到联系的农户家中走访一次;发耳乡开展了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办百家事、解百家忧、创百家喜、凝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六百家”活动,最大限度调处工农纠纷,清理积案。

水城县县委书记杨龙政说,通过乡镇干部与群众交朋友,广大干部,尤其是乡镇干部切切实实理解了老百姓的疾苦,更真实地倾听了群众的呼声,使广大干部的亲民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党内关怀工程”

固本强基

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更需要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中,水城在全县开展“强化一种意识、营造一个环境、建立一种制度、创建一种载体、完善一种机制、追求一种效果”的“六个一”活动,不断建立完善和落实各项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水城县蟠龙乡针对自身的突出问题,适时提出“三抓三帮三培养”,认真落实党内关怀和村干部扶助政策,有效地提高了农村党员和村组干部的吸引力。该乡把党员和村干部分成三个类型:救助型、扶助型和示范带动型。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使党员及村干部在致富方面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自实行党内关怀和村组干部扶助政策以来,全乡逾百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94名同志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24名同志被发展为党员。原来涣散的村组干部班子得到了改善,原来部分村组没有人愿意去担任干部的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阿戛乡、猴场乡、鸡场乡为村组干部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采取“三探望、五必谈”的措施(即党员和乡村干部及其家属住院时必探望,党员和乡村干部家庭有红白喜事时必探望,贫困党员、离退休干部和正常离任村干部逢年过节必探望;党员和乡村干部工作进展不好时必谈、岗位有调整时必谈、家庭有较大矛盾时必谈、受到处理时必谈、在工作中发现情绪异常时必谈),进一步增强了村级组织凝聚力。

新街乡多渠道筹集党员及村干部创业基金55万元,积极鼓励村干部带头落实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动项目,对村干部创业进行大力扶持。野钟乡从办公经费中挤出9000元,组织党员捐款2600元作为党内关怀资金,优先支持村干部落实创业项目3个。

杨龙政介绍说,水城县认真落实村支部向乡镇党委、县直部门党支部向机关党委、乡镇党委和部门党委(党组)向县委述职的述职报告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好的10个村党支部进行整顿,对19个抓党建不力的党委(党组、支部)书记进行诫勉谈话,对7个乡镇党委进行调整交流。同时,把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以来查找出的与基层组织建设有关的问题确定为62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单位、落实到人。通过营造“抓与不抓不一样,抓多抓少不一样”的基层党建环境,扎实推进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基层组织呈现出班子强、思路清、机制活、业绩好的生动局面。

迎“难”而上

共享发展成果

民生问题总关情。水城县把两个批次的学习实践活动统筹起来,切实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始终突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各项民生事业改善,让人民群众共享科学发展成果,真真切切感受到党的温暖,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玉舍乡开展了以“访民情、知民意、解民难、办民事”为内容的“四为民”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为了缓解格老湾村对六盘水市中心城区居民主要饮用水源――玉舍水库水源质量的严重威胁,玉舍乡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库区实施“三改一建”(改厕、改圈、改灶、建沼气池)工程,进行综合治理。乡里补贴资金,格老湾村出劳动力和部分资金,共同对进村入户道路和庭院进行了硬化。如今,格老湾村大变了模样,整个村子显得整洁有序。

格老湾村村支书周训元感慨道:“居住环境的改善,生活方式的变化,让村民对以后的发展充满信心。”玉舍乡党委书记唐小国认为:“库区环境治理既保护了生态、改善了水质,又给库区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为使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木果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将规定的民用煤价格从每吨180元下调到100元,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和成果。“全乡的民用煤总供应量为17000吨,仅仅在民用煤供应这一项上,我们就让全乡8490户老百姓享受到实惠近136万元。”乡纪委书记陈顺红算了一笔“惠民帐”。

发耳乡推行“7・20・3”工作模式,规定问题必须一个月给群众明确答复,力争化解难题。所谓“7・20・3”模式,即指接到案件后7日内,包案领导和案件直接责任人必须与人见面,给予人初步的答复;在见面20日内必须完成案件的调查取证工作,查清原因;在调查取证后3日内必须给予人明确的答复,确保案件处置时间不超过30天。

风好正是扬帆时。眼下,借着科学发展的东风,水城县正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上一篇:抗旱日记 第7期 下一篇:翰林茶院:清明茶祭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