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时间:2022-09-29 10:07:54

新药研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项目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方法,已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方法论,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和领域。

根据PMBOK(项目管理知识体系),项目管理可以从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和综合管理等九个方面考虑。在医药行业,有不少医药企业采用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新药研发。

新药研发是指新药从实验室研究到上市,扩大临床应用的整个过程,是一项多学科、多部门、多人员协作才能完成的复杂工程。新药研发项目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发现和甄别、临床前研究、临床实验、新药申报四个阶段,项目管理应贯穿全程。

新药研发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历程。一个新药的诞生,可能需要十几年,经费可能多则数亿美元、少也要百万千万以上。上万个至几十万个的化合物中才可能成功开发出一个新药。整个新药研发过程投入大、周期长、淘汰率高、难度强。在整个过程中,会有各种不确定性,各个阶段都可能存在着风险。所以对于新药研发项目管理来讲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药研发的每个阶段都要重视对风险的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是指对项目风险从识别到分析乃至采取应对措施等一系列过程。下面就新药研发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作一阐述。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识别哪些风险可能影响项目进展及记录具体风险的各方面特征。风险识别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有规律的贯穿于整个项目中。要识别风险,首先应该了解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哪些风险。

潜在的风险

1.发现和甄别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确定可以用作预临床试验的药物。风险主要可能是:

(1)决策错误。医药企业在决定对哪种疾病进行研究时,可能做出了一个错误的选择,导致项目失败。

(2)立题风险。立题的好坏与成功的可能性关系极大,立题依据不充分可能导致项目的最终失败。

2.临床前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药效学初筛、主要药效学试验、一般药理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等。这个阶段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项目的目标不明确。如研究人员并不是十分清楚应该筛选具有何种生物活性的物质。

(2)研究队伍的研发能力不足。如缺乏某个方面的专家或研究队伍对某个必需的技术缺乏了解。

(3)沟通方面的风险。新药研发涉及的学科有毒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等,多学科合作可能存在沟通方面的风险。

(4)成本或进度方面的风险。

(5)药物本身的固有风险。如某一化合物初筛有效后发现其安全系数低,或者与同类化合物或治疗相同疾病药物的安全系数相比要小、某些药物可能在实验室小试没问题,但转入中试就通不过、有些药物可能稳定性不好等等。

3.临床研究阶段

这个阶段的工作包括Ⅰ、Ⅱ、Ⅲ期的临床试验和其准备工作,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计划风险。临床研究计划太简单,方案粗糙。

(2)研究条件差。如病例数少,分组不合理,临床试验的单位无相应的检测设备等。

(3)质量风险。病例选择不严格、统计处理不合理、观察指标不全面、观察记录不规范等都可能带来临床研究阶段的质量风险。

(4)成本和进度风险。

(5)沟通和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药物临床研究一般是委托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机构进行。临床研究的负责单位、主要研究者及临床研究参与单位之间可能存在沟通和人员管理方面的风险。

(6)学术方面的固有风险。如人和实验动物对药物反应的种属差异导致的风险等。

4.新药申报阶段

这个阶段的风险有:

(1)项目队伍缺乏经验,如缺乏熟悉药品注册管理法律法规及技术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

(2)试验项目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新药研制单位可能对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实验项目及技术要求没有正确的理解或存在某些技术困难等。

(3)政策风险。如药品注册法规或相关政策的变动。

(4)进度风险。新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首次制定了药品注册申请的退审制度,被退审的品种要6个月后才能按照原程序重新申报,存在进度风险。

以上列举的只是较常见的风险,不同的新药研发项目可能发生的风险不同,应该对具体项目识别出真正有可能发生在该项目中的风险。

风险识别方法

风险识别的有效方法有很多,如:建立风险项目检查表、因果分析图、面谈等。

1.风险项目检查表

风险项目检查表一般根据风险要素编纂。新药研发项目可包括各实验环境和条件,各研发阶段的研究结果,项目产品或技术资料,以及内部因素如研发团队成员的技能(或技能的缺陷)。

2.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用于说明各种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与所产生的潜在问题和影响之间的关系。如项目进度延期可能有好几方面的原因造成。如图1所示:

3.面谈

与不同的项目涉及人员进行有关风险的面谈也有助于识别风险。如与原料供应商的面谈可识别成本风险。

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就是对以上识别出来的风险事件做风险影响分析。

对潜在风险的描述应包括对以下四个要素的评估: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概率)、可选择的可能结果、事件发生的时间、发生频率的估测(即是否会发生一次以上)。通过对风险及风险的相互作用的估算来评价项目可能结果的范围,从成本、进度及性能三个方面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哪些风险事件或来源可以避免,哪些可以忽略不考虑(包括可以承受),哪些要采取应对措施。

新药研发风险分析工具和方法

1.风险影响(金额)。风险影响是风险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以下两个值的函数:风险事件的可能性(风险概率)、风险事件值(可能引起的盈利或损失)。例如,在新药研发项目中,把进度风险发生的概率与由此而引起的损失相乘就可得出进度风险的风险影响。

2.专家判断。在新药研发项目中会存在很多技术方面固有的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由专家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能很准确地判断出来。

风险应对

应对方法

根据PMBOK,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应对有三种方法:

1.避免――通过分析找出发生风险事件的原因,消除这些原因来避免一些特定的风险事件发生。

在新药研发项目中,研发团队可根据因果分析图中所提示的原因改善项目方案,如为了避免进度风险,应该对各学科的工作做出合理计划,协调各部门的工作,加强团队成员间的沟通,及时供应原料,引进先进的设备,改善工作条件等等。

2.减缓――通过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或风险事件值来减轻对项目的影响,或两者双管齐下。项目预算中考虑应急储备金是另一种降低风险影响的方法。

例如:经过风险识别发现,研发团队存在的某些技术困难可能会导致试验项目不符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可以通过约请有关单位协助解决来减缓项目在成本或进度方面的影响。也可以事先进行学习培训提高自身的技能来减缓对项目的影响。

3.吸纳――接受一切后果。如接受项目超支带来的利润减少的后果等。

开发应对计划

针对需要采取应对措施的风险事件,开发应对计划,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就实施应对计划。

在新药研发项目中,开发风险应对计划的过程一般为:

1.进行调查,确定风险事件的原因;

2.分析原因,了解清楚哪些是可避免的,哪些是可减缓的,哪些应该吸纳;

3.在项目开始前,把相应的应对措施列入风险管理计划;

4.将风险管理计划形成文件,并建立一种机制,保证计划得以实施;

5.在项目过程中按计划对风险实施管理。

研究开发一个新药,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如药物的作用选择性、制备的难易程度、药物本身的稳定性、药物不良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市场需求等。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所研究的新药失败。最彻底和最复杂的分析也不可能准确识别所有风险以及其发生概率,所以,当变故发生时,需要重复进行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以及风险应对一整套基本措施。

在医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新药研发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努力让项目在研发团队可控制的范围内发展,对于提高企业的新药研发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上一篇:CRO中国医药行业的后起之秀 下一篇:奇正藏药营销走在区域变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