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视台腾“云”再出发

时间:2022-09-29 08:37:12

北京电视台腾“云”再出发

近日,EMC公司和北京电视合宣布,由EMC技术支撑的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成功投入使用。这可以说是广电行业第一个按云计算模式建成的制、编、播全媒体支撑平台。

据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项目负责人介绍,北京电视台新媒体云平台上马之初,也曾受到了不少质疑。然而,考虑到未来的发展,经过大量的分析、测试、对比,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云的基础架构,与业务很好地结合,达到了设计的效果要求。

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现在做的工作,不仅要满足当下,还要适配未来。因此,就如何从技术角度实现这种想法,我们做了大量的思考、大量的测试、深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应用,进而形成了当前以云为基础,支撑全媒体生产运营的技术架构体系。”

北京电视台的新媒体技术架构体系,是广电行业第一朵真正落地的云,实现了包括IaaS、Paas及SaaS三个层面的云模式,而其带来最大的好处是技术资源能够根据业务进行适配。现在北京电视台想增加一个频道收录业务,十分简单,大概只需要20分钟左右,就可以部署完成一套架构体系。而当部署完成之后,资源闲下来时,资源可以快速回收,以备他用。

这与北京电视台的云平台技术架构不无关系。据介绍,北京电视台的整个云平台体系不仅做到了虚拟化,还在模板管理、用户管理、门户管理、资源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云落地。

据悉,目前除了播出端之外,北京电视台其他的业务已经全部部署在企业云端。另外,北京电视台的整个平台支撑适配于各种各样的终端,编辑们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用笔记本电脑接入平台就可以完成绝大部分应用,包括二维动画设计、字幕等。

当然云计算所带来的远不止这些。除了敏捷适配,可以方便地根据不同应用场景动态适配不同的资源支持外,运维更方便,通过人性化的界面可以轻松管理各种软硬件资源;扩展更容易,可按需无缝扩容,在进行资源扩展时,增加的资源可以自动进入云计算资源池;节能环保,可节约大量能源消耗等也是云计算所能带来的诸多优势。

以北京电视台为例,采用云计算架构后,机柜空间占用减少了84.6%,从260U减少到40U;机房耗电量下降62.1%,从59.8KW下降23.2KW。系统年平均停机时间从300秒减少到15秒,降低了95%。为新应用部署资源的平均周期缩短到1个工作日;资源利用率大大提高,CPU使用率超过50%,内存使用率超过60%。此外,还实现了资源的实时跟踪和优化调配细颗粒度。

谈及未来的规划,这位负责人表示,云的技术体系表现出了足够的技术优势,只要把底层的云平台构建好,上层的应用并不是难事,北京电视台的基于云的技术体系支撑了网站、手机电视、IP电视、移动终端等多方面新媒体应用。

上一篇:Nest给智能家居的启示 下一篇:联想能否再造“剩”者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