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棒下的七色彩虹

时间:2022-09-29 07:32:19

指挥棒下的七色彩虹

在海外拼搏奋进了近20年的汤沐海,早已由“乐坛新星”晋升为世界舆论公认的“最具影响力的华人音乐指挥家”了。

说他最具影响力,是对他推广中国民族音乐、促进中西音乐交流的肯定。但说他是音乐指挥家,而不是交响乐指挥家,很多人都理解不了。他起步于古典交响乐指挥,也出名于交响乐指挥,至于他“音乐指挥家”称号的由来,还要从十年前的一次转变说起。

痴迷歌剧 一发不可收拾

精于指挥古典交响音乐曲目和现代派音乐作品的汤沐海,最近十年对歌剧产生了强烈的兴趣。他已多次演出《蝴蝶夫人》、《茶花女》、《叶甫盖尼・奥涅金》等歌剧,有的还成为了他的保留剧目。除此以外,他还与瑞典国家歌剧院订约,从08年开始,每年都要花一定的时间指挥歌剧。两出现代剧院不常上演的剧目――《温莎的风流女人们》和《圣女贞德》,已经接连上演。汤沐海之所以热哀于它们,是有原因的。

《温莎的风流女人们》取材于莎士比亚原作的三幕喜剧。据《西洋歌剧故事全集》介绍,剧中男主角福斯塔夫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一生坎坷。晚年还为英国牛津和剑桥两所著名大学捐赠资金。遗憾的是人们对他的正面形象认识不多,倒是他的滑稽一直流传着。他活了81岁才离开人间。

《温莎的风流女人们》男主角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戏剧情节是以他“用同样的内容写了两封信送给两位漂亮的夫人”展开的。夫人们计划捉弄他。第一次把他逼进洗衣筐躲着,又把洗衣筐扔进水里;第二次把他诱进森林,被百来位男女包围嘲弄、取笑。情节生动,戏剧性强,很受观众欢迎。但是真正吸引汤沐海的,并不只是戏剧情节,更重要的是它的音乐。

《温莎的风流女人们》的音乐是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威尔第在1893年时所创作的。后人甚至认为《福斯塔夫》(以男主角命名)是威尔第作品中最富有新意的作品,比《奥赛罗》有过之而无不及。特别是有些戏剧因素强烈的乐段和唱段,讽刺中蕴含着遗憾与同情,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歌剧的序曲生动活泼,轻松优美,深受观众喜爱,经常被独立出来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很多指挥大师并没有录下全剧,但却会录制这一部序曲,如富特文格勒和卡拉扬。

或许这就是汤沐海喜欢的最大原因。

《圣女贞德》描写英军入侵法国时,法国有位叫贞德的农家少女率人马奋起抗击,迫使英军撤退。不但解了奥尔良被困之危,还收复了多处失地。贞德不幸被奸细出卖,受火刑处死。现在,法国里昂市有许多绘画和雕塑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后人把处死贞德的新教堂改为“贞德教堂”。

祖籍瑞士的法国作曲家奥涅格以其满腔的爱国热情为《圣女贞德》写的歌剧曲,极有特色。奥涅格创作上倾向于无调性旋律与多调性和声,也注意调性统一。后人推崇奥涅格为法兰西乐派的功臣。

因为有新意,所以汤沐海乐于排演它。指挥歌剧比指挥交响乐难得多。因为歌剧指挥除了要掌握它的音乐因素外,还必须掌握它的戏剧因素,而这种戏剧因素又深藏于音乐因素中。所以在指挥歌剧时,要善于调动这两种因素,使它们发挥相辅相成的互补潜力,更好地推动歌剧情节的有机发展。所以我觉得一个很好的交响乐指挥,不一定能指挥好一出歌剧。相反,一个好的歌剧指挥,指挥交响乐就容易得多。正因为歌剧指挥难度大,汤沐海格外投入。

中西结合 贯穿“中国特色”

自同时担任上海爱乐乐团和上海音乐厅艺术总监以来,汤沐海始终贯彻着音乐会的“中国特色”。坚持在执棒的音乐会上演奏中国传统音乐,当一曲曲中国人熟知的民族音乐在更多是承载西方古典音乐的音乐厅中回响起来时,台下的中国观众觉得自己与音乐艺术的距离不再那么遥远,台下的外国观众也感受到在中国听音乐会的独特之处了。

曾经汤沐海就特意举行过一次“东西方传统音乐会”。音乐会上除了海顿的第45号交响曲《告别》、贝多芬的《F大调第8号交响曲》外,也有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的独奏表演,保持着各自独有的历史印记和音乐特色。一曲中国著名作曲家王西麟为德国室内乐团创作的委约曲目《喜剧的对话》更是掀起了整场音乐会的高潮。演出结束时,指挥汤沐海几乎要被中外观众的掌声和鲜花淹没了。

在这场将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独奏与西方古典交响乐同置一舞台的音乐会上,台下的观众也“中西参半”,共同倾听着东西方音乐在汤沐海指挥棒下的“对话”与“交流”。汤沐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音乐是相通的,无论台下的观众是哪种肤色,无论台上的演奏员来自哪个国家,指挥棒拾起的一瞬间,他们都会被音乐流淌出的情感所震撼,音乐是不分国界的。

世博情怀 道不完的深情

“我与共和国同龄。眼下正在准备的世博会演出,就是一曲献给祖国的交响,倾诉着我们这些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这是汤沐海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世博畅想――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音乐会”上演前所说的话。在他的心里,这已经远远不只是一场音乐会,而是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是千万句道不完的深情。

生于斯、长于斯,上海曾将汤沐海养育至而立之年。即便近些年定居瑞士,一年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汤沐海仍要回到国内度过。

“上海世博会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全球华人音乐家在这个特殊的舞台上举办音乐会,将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瞬。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对故土美好的祝福,我相信都会蕴藏在音乐会的每一个音符之中,这也是与以往音乐会最大的不同之处。”

世博会开幕几个月前,他就开始与上海市政府侨务办公室合作,构思准备“世博畅想――世界著名华人艺术家音乐会”。世博会一开幕,汤沐海数度入园参观,并时时关注着世博会带给上海的每一个变化。

“现在的上海,在硬件建设方面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上海的发展速度,就像音乐会选取的交响乐《火车》以及芭蕾舞剧音乐《火鸟》选段一样,让人惊讶并联想到无限的活力。虽然这中间也包含有许多嘈杂和喧闹。”

30岁之后,汤沐海一直在全世界旅行,对世博会的大多数展馆并不感觉新鲜。“但整个世博会无疑是吸引人的,就像一首雄浑有力的交响乐。特别是每天数十万人次观众所表现出的对世界交往的渴求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让人感动。世博会将在潜移默化之中对我们产生巨大而长远的影响。”汤沐海说。

“音乐会只有短短的一个多小时,但我们要为此付出全部的热情,力争让音乐走进更多人的内心世界,启发人们用心去感受音乐。这里面既包含着我们海外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之情,更有我们深深的期望。希望通过文化艺术的发展,提升民族文明的素质。也希望上海世博会能成为一个重要的起点。”汤沐海说。

现在,汤沐海每年指挥古典交响乐作品、现代派音乐作品、歌剧两百多场。他是葡萄牙古本江乐团的首席指挥,并且在澳大利亚昆士兰爱乐乐团、瑞典国家歌剧院、德国汉堡歌剧院都有定期演出计划。他很忙、很累,但是很愉快,因为他早把自己全身心献给了世界音乐。他说:“我把生命献给音乐,又把我的音乐毫无保留地献给听众。”,“我认为最幸福的时刻是死在指挥台上。这是极少数音乐家才能得到的最大幸福。”

他一直认为:“音乐演奏是时间的艺术,闪现光芒就在一瞬间。今天轰动了,还有明天;而明天,又是另外一个作曲家的作品、一场新的音乐会。”无数个明天,永远是新的起点、新的挑战、新的成功,只有新的奋进,除此,别无他法。

从交响乐指挥到歌剧指挥,再到室内乐团指挥,汤沐海的世界,充满着激情,指挥棒下,又多了一份色彩。

上一篇:左乔生:酒界不倒翁 水界领头羊 下一篇:汤沐海生命中的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