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中去写 在写中悟趣

时间:2022-09-29 06:29:28

摘 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应从趣味游戏入手,让他们深入生活,丰富素材,然后鼓励他们写“放胆文”,抒写个性,改变评价方式,强化表达欲望,顺势入流,将写作进行在快乐的航道。

关键词:小学作文; 兴趣引导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是如今师生的共同的呼声,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应结合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指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日常的作文指导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作文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去重现生活,畅谈生活,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和感受,从而激发他们的生活乐趣、点燃他们的写作激情。以下是我多年来实践经验的点滴,望与大家商榷。

一、趣味游戏入手,点燃学生表达的激情

利用成语游戏或将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等训练制作成过关游戏课件或是将娱乐节目中的“幸运五十二”等改版成适合他们心理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从而破除作文的神秘性,让他们放下“作文难”的思想包袱,轻松上阵,乐于表达。并且让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体验、看法,训练他们的说话能力、观察能力,点燃他们表达的激情。如:有一次我上作文课,上课伊始,我在黑板上写下“有一天,在森林中……”几个字后,左手拿出事先准备的玩具虎做出伸懒腰状,然后模仿虎的声音说:“今天的天气真好!马上就是第二届动物运动会了,那年乌龟赢了兔子,今年我可不能输给猫啊,还是练练跑步吧……”这时我右手拿出玩具猫说:“嗨,虎老弟……”这时我对全班同学说:“他们下来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俩位同学上来表演、表演,他们都争着上来表演,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下,学生作文完成的非常出色

二、生活中找“米”下锅,拓宽学生表达空间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何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找到写作的“米”呢?关键是让他们深入生活,去体验生活。我们可以创设生活情景或带领他们走进大自然或让他们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丰富写作素材。我在教学生写《春》时带领他们到野外去感受春的景色,春的气息,春的人,并且让他们在田野做游戏、玩耍,他们兴致很高,好象从来没见过春是什么,回来以后他们想说的、想写的很多,再也不说没什么可写的。叶圣陶说过:“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就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泼泼的流个不歇。”社会生活中蕴藏着丰富的作文素材,是学生习作的一个“大课堂”,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一幅画,动人的一首歌。让他们深入生活,找到下锅的“米”,就能使他们有话说,易于动笔,从而激发写作兴趣、拓宽学生表达空间。

三、鼓励写“放胆文”,训练学生表达个性

旧的写作训练方式不仅束缚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而且束缚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真所想的和所要表达的被禁锢,甚至将他们刚刚萌芽的创新思想被扼杀。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对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有属于他们的认识、体验和感受,有属于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也急于倾泄自己内心情感。那么,“言为心声”,学生的表达就应该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倾吐”。这时,让他们自由表达,不拘形式,不限内容,使其说真话、抒真情,充分表达自己的独特的感受,抒写自己的个性,鼓励学生“放胆文”。那么,学生动笔行文就不再是沉重的负担和苦恼,而是一种自我宣泄的快乐和轻松,是一种情感喷发的畅快和平衡。巴金说过:“打动人心的是真情而非词藻,激起了学生心中的情,才能使学生的表达更有层次、有深度。”

四、改变评价方式,强化学生表达欲望

教师应由过去总是提出学生作文不足的“纠谬法”改为以鼓励和赞扬为主的“评优法”,用欣赏的眼光去鼓励,关怀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能够站在他们的位置,用他们的眼光和思维去感知那浸着汗水和眼泪的雕塑毛品。同时,老师应想方设法为学生的习作提供展示的舞台。如每次作文讲评让学生自己评出每篇习作的精美之处和自己心目中的“作文之星”;组织学生办班级板报和手抄报展评优秀作文;并且用报刊杂志上的相邻学校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走出班级向校刊、校园广播站及报社投稿;学校和老师也应该多组织一些竞赛,多给他们训练的机会和舞台,激发他们的成功欲望,让他们体验更多成功的幸福,让他们找到“写”的乐趣,以此强化学生表达欲望,提高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不要总是强制学生去写一些假、大、空的政治文章。而是想方设法、采取适合小学生心理的手段去引导,激发他们的写作激情,让他们“乐”于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写自己的个性;并在表达中得到生活的“趣”味和经验,顺势入流,将写作进行在快乐的航道。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3-29

上一篇:浅谈初中历史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下一篇:关于新课标下初中学生数学意识的建构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