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时间:2022-09-29 06:12:27

宁夏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城市园林是在我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现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简要阐述当前园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园林绿地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园林 绿化建设 对策

城市园林是在我国传统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城市发展,适应城市需要,顺应现代人的需要,以整个城市辖区为载体,以实现整个城市辖区的园林化和建设国家园林城市为目的的一种新型园林。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各个城市都相继开展建设文明城市、花园城市、园林城市的活动,城市园林建设已由过去单纯地追求绿化面积发展到追求美化、绿地模式的多元化、绿化结构的复合层发展、绿地功能和综合效益,这为我国园林绿地建设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1]。宁夏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305mm,蒸发量1800mm。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黄河上游,从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看,宁夏是由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三大区域组成。引黄灌区是宁夏农业的精华地带,中部干旱带属荒漠半荒漠生态类型区,南部山区属黄河丘陵沟壑区,这些自然环境制约了宁夏城市园林的建设。

1 当前园林绿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园林绿化管理制度不健全,广大群众对绿化工作认识不够 没有真正调动市民“人人种绿,人人护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由于规章制度不健全,无法维护城市绿化的完好,无法维护绿化规划的权威性[2]。

1.2 生态环境效能低下 这是当前城市绿化建设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进行园林绿化规划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绿化结构和环境气候因素,比如大面积种植草坪造成园林空间的层次单调,并且加大日后管理难度和成本,同时也不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此外,绿化形式主义和急功近利依然严重,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人为了快速成景,移植大树,直接后果不但破坏了树木自身,生态功能的发挥也大打折扣。

1.3 一味追求美观的园林绿化,地域特色不突出 忽视当地的气候等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比如为营造江南小桥流水的园林景象,北方大量种植移栽南方的林木,而不重视地方的特色和适合种植的林木,让人觉得没有城市特有的风景,没有个性,失去了地域特色[1]。而且,移植南方树木,对北方环境还有一个适应过程,存活率降低,成本升高,也有悖于节约型社会的宗旨。

1.4 城市绿化基础设施不配套 在城市道路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绿化基础设施不配套,数量较少,无法满足现有绿化需求,导致绿化后期管理成本增加,难度加大,致使生产绿地缺乏,苗木自给率低,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2 园林绿地建设的对策

2.1 采取适地、实用、美观的原则、因地制宜地进行园林绿化建设 树种挑选要立足于适地适种的原则,优先考虑乡土树种,重点考虑具有外形美观、寿命长、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强等特点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皆较好的乡土树种。宁夏自治区通过组织专家对60多种乡土树种进行评审,已将中宁圆枣、沙枣、刺槐、柠条等30多种适应性强、耐盐碱、耐瘠薄、耐干旱乡土树种审(认)定为林木良种,在全区范围内推广栽植,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适宜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乡土树。

2.2 园林绿化模式的选择 地方树种为主的原则;适地适种;物种多样性原则;速生与慢生、针阔叶树搭配的合理性、科学性原则;风景美学原则。特别要与城市整治、旧城改造、城市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实现 “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园林城市目标。

宁夏由于地下水位较高,盐渍化程度较重,土壤的酸碱度也超标,树根很难扎下去,城市绿化一直以来都是一项艰难的课题。为了创建园林城市、宜居城市,打造湖城银川、魅力宁夏,自治区园林部门根据园林绿化原则,结合宁夏自然地理条件,制定并实施了“三北四期”及天然林保护工程、黄河金岸生态绿化改造工程、黄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银西造林工程和艾依河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最终一定能帮助宁夏实现“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人居和谐”的园林城市目标。

2.3 绿化结构的空间配置 不同类型的绿地,在生态效益的量化上有很大的区别。绿量越高、生态效益越好。在绿量上乔木大于灌木、灌木大于草坪,大树愈多,冠愈大,叶愈密,生态效益愈好。由乔、灌、草结合,组成的绿地,其综合生态效益为纯草坪的5倍,因此要营造乔、灌、草结合的生态绿化模式。要根据城市不同的公共空间组合,进行不同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对同一地区同一类建筑的不同方位,以及同一地区不同建筑的相同方位等的植物配置模式进行研究,提高空间的利用率。不同的城市公共空间组合,需要相应的植物配置,同时还要选择不同地区的替代植物,以达到预期的景观设计效果。园林绿化不仅单纯注重绿化的量,更注重绿化的质,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走乔、灌、草相互配合的复层结构模式,达到最佳配合的城市绿化的绿量效应和景观效果。

2.4 充分挖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绿化是城市环境美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蕴涵程度是园林绿化的生力尺度。在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不同的文化设计和理念运用其中,让城市绿化给人以美观、休闲、回归自然的感觉,缓解高楼林立、钢筋水泥的压抑。通过绿色环境的文化艺术氛围和园林观赏性,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为人们的休憩、文娱生活创造理想的审美空间。

2.5 不断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全民的绿化意识 形

成良好的全民爱绿、植绿、护绿的社会风尚,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杂志、报纸等媒体,开展园林绿化义务咨询和园林绿化知识讲座活动,宣传和表扬园林绿化的先进个人和事迹,让园林绿化意识深入人心,创造人人参与绿化建设的机会。虽然在银川的街头,人们看到树木被伐,绿地遭到践踏多数人都会向管理部门反应,但是,还是不能杜绝破坏行为的发生。前不久,就发生了一起大批两年龄树木丢失的案件,实在让人很痛心。所以,宣传爱绿护绿,提高市民参与绿化的积极性也是园林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2.6 提高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加强领导,创新城市绿化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与之配套的法律法规 争取处理绿化与环境投资与效益的关系,把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挂钩,构筑城市绿色空间的艺术风貌[3,4]。按照城市总体规划,抓好绿化基础管理,加大绿化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城市绿化管理制度。对城市绿地和林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实行各级领导负责制,使绿化管理与建立各级行政领导责任制结合起来,做到职责明确,赏罚分明。拓宽城市绿化资金渠道,保障城市园林绿化投入,改善城市园林基础设施条件。

3 结束语

城市园林绿化是一个城市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进步的重要表现,因此要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工程,增加城市绿地,人人自觉爱绿、建绿、护绿,从而实现城市的绿化、净化、亮化和美化,提升整个城市的现象与规模。

参考文献:

[1]浅谈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生态与环境工程,2010,5,200.

[2]谈我国北方的城市园林绿化,生态与环境,2009,3,126.

[3]乔木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

2010,38(4),2133-2135.

[4]对加快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青海农林科技,2002增刊,15.

作者简介:高杉(1974-),男(汉族),宁夏永宁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校园林绿化工程的研究。

基金项目: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Z0925);宁夏高校科研项目(NXGX0936)共同资助。

上一篇:口碑营销 第4期 下一篇:极端气候条件下的城市滨海景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