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性化培养及教学

时间:2022-09-29 05:55:57

论个性化培养及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具有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创新人才,也越来越注重具有独创性的个性,因此个性化教学也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学理念。个性化教学,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新名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思想。孔子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一思想来指导实践,根据他的每个学生的特性,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教学主义思想家卢梭在他的教育论著《爱弥尔》中就充满了个性化教学的思想。个性化教学强调以个别差异为出发点,以学习者兴趣与需要为中心,以班级教学的调适与分化为基本方向,以每个学生能力与个性的最大发展为目标。相应地,要求教学安排适应个别差异的环境条件,创设相应的情境,建构相应的课程知识以及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

个性化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实施:

一、确定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目标

现代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且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备课时,教师要在教学大纲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学生个体的情绪、兴趣、思维、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准确把握教材,制定出适合本节课各层教学的多元的、有差异的、具体可行的目标及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做两个分析,一是要分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共同基础,共同基础就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每一个学生都应该达到的共同目标,然后确定本节内容的扩展方向及内容,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二是分析所教的学生,具体到一节课来讲,要根据本节课所规定的,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和目标,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不同水平学生的不同特点,通过对学生的分析,了解到学有困难的学生基础与本节课的起点所应具备的基础差距有多大,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对于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来说,只有课堂活动的多样化,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获得积极主动参与的机会。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有共同的基础内容、预备内容和扩展内容;有实践性活动和创新性活动。

二、进行个性化教学,促进不同个体的思维发展

1、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 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允许学生对教材知识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允许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解题思路,不同的解答结果。对有独到见解的要大力表扬,对不完善的要加以补充,对那些不合常理的奇思异想要给以呵护。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在课堂上大声说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向教师提出不同的想法。学生的个性才能得以表现,学生的创新火花才能迸发出来。

2、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个体化学习方法的形成,比如,自主化学习,这里所说的自主学习是指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的教学,能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充分战胜自我的空间和舞台,因此可以采用“ 合分结合”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新授课中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可放慢速度,多采用“合”的形式,以保证全体学生掌握;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及能力的培养训练则可采用“分”的形式;这样,既让学生体验到通过“自学”能总结出语法基本构成的喜悦,也培养了学生的能力,调动了全体学生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3、提供个性发展的机会。作为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智力强项,努力为具有不同秉赋和不同潜能的学生提供一个个性发展、开发潜能的机会,使他们的智力强项发挥最大,铸造仅仅属于他个人的模型。

(1)给学生充分选择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选择性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以适合自己的认知方式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从而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2)给学生交流的机会。不同的个体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有着自己固有的特点,这种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正是展开教学活动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应提供机会,组织交流,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思维过程展示出来,这样的交流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我、享受成功,更能引起学生对问题不同侧面的再认识和再思考。从而自觉地对自我认知系统进行整理、修正与补充,达到思维的深入和发展。教师也可以在交流中发现和了解学生的智力强项,为更有效地实施个性化教学提供参考。

(3)把握个性表现的时机。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由于学生对新内容的理解层次不同,常会提出许多具有个性光彩的问题。教师若能及时抓住契机“穿针引线”,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使他们在思维的相互诱导和撞击中,闪现源于教材、立足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火花。

三、教学评价要有利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评价不是为了给学生下结论、分等级,而是为了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丰富学生的体验,鼓励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施展个性和才能。传统教学与评价关注的是结果而不是参与的过程,不以学生潜能的发展为本,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的欲望。个性化教学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个性化教学的评价应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个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不同学生有不同标准,要求我们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变化,评价过程动态化,要充分关注个体的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差异。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表现出来个性特色,从而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的发展。

四、个性化教学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敢于表现自我,这也是衡量教师蕴藏的知识底气,心理素质、教学水平、创新能力的标尺,也是不断完善自我,追求个性发展的动力,同时教师要敢于对教材重新处理,善于展现个人的主观感彩,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多项思维,敢于思考,发展自己的个性。

总之,只有坚持人本观念,才能充分尊重人的个性,造就人的个性。教育如果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方式来进行,那么教育就会产生最大的功效。只有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才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只有这种热情的昂扬,才利于个性化教学的成功进行,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

上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更新教学观念 搞好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