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9 05:46:39

关于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教学的几点思考

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类人才越来越受到企事业单位的欢迎。文章基于这种情况,对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进行了浅析。文章首先介绍了应用电子专业,并对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现状进行了总结,对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7-0192-02

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建设发展以后,电子技术方面的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电子技术的发展解决了所需人才的顾虑,高等职业院校的应用电子专业的培养周期以三年居多,它和传统的本科段人才培养有着很大的差别,特别是电子技术领域飞速发展的今天,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可以说成了

我们高等职业院校建设以及发展的指南针。

一、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相关介绍

(一)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应用电子技术方面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掌握设备的操作、品质管理与设备维护、电子仪器仪表应用、检测与维护,适合电子产品的局部设计以及电子工程、民用家电等行业的产品生产开发、调试销售工作,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业务培养要求

1.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1)掌握基本单元电子电路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掌握电子整机电路的读图与定性分析知识;(2)掌握电子产品维修的一般方法与技巧,了解电子专业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3)掌握单片机控制系统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4)了解计算机应用及网络的相关基本知识。

2.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的能力结构:(1)具备对电子元件熟练的检测应用能力,对基本电子电路的分析、改进和设计能力;(2)对家用电子产品、仪器仪表、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一般维修能力;(3)具备电子产品生产的管理能力,在生产一线生产操作的能力和技术指导能力;(4)具备计算机操作、硬件维护和软件应用的能力;(5)具备电子产品的营销初步能力。

(三)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训条件

参照企业的工作需要,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EDA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摄像编辑实验室,数字声像实验室,综合实训室,彩电维修实验室,全自动生产装配线,工业级的SMT生产线。

二、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技能型人才培养理念不够深入

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需要建立的是“毕业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双证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毕业证书所对应的是公共基础课和基础理论课以及素质教育等培养模块。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则是体现不同专业方向人才的职业性特征;职业技能这个模块;然而在实际教学环境里面,往往忽视双证所占的比重。

(二)高职段教材的选用需要更加细致的斟酌

目前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所选用的正规出版的教材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是本科段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以及教师自编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讲义或出版教材比例很小,高职教育与本科的教育是不一样的,不论从人才培养的年限与知识深度上都有着较大区别。高职是突出应用为主。本科以研究为主。

(三)应用电子专业教学资源整合不够到位

高等职业院校应用电子专业除了常规理解的校内教员、学生、实训设备以外。重视引进社会资源,开放办学,外字当头,围绕“特色与创新”开展专业内涵建设。给校内学生与社会培训生以交流机会,学校与企业以合作机会。

(四)应用电子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不够完善

提高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学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切实加强技能性和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因此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应用电子专业有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EDA实验室,学生创新实验室,电子测量实验室,摄像编辑实验室,数字声像实验室,综合实训室,彩电维修实验室,全自动生产装配线,工业级的SMT生产线建设不到位。

三、相关建议

(一)切实加强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

高职段的应用电子专业的教育既不同于学术型的本科教育,也不是三年制专科文科专业的教育,从专业设置方面来看,应用电子专业主要是实践,强调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1.引进高技能人才。适时引进理论水平和技术能力强,具有丰富现场经验的专职教师,进一步提高整体师资队伍的素质,通过引进高技能人才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2.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鼓励每一位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实践教学等,进一步锻炼提高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要求每一位专业教师参加技术实践和学习,创造条件到相应企业或科研单位实践锻炼,加快“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

3.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聘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技术水平的(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并逐步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兼职教师队伍,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

(三)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的教材选用要更具针对性

不同的教材有其科学性和系统性,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特点,它们凸现的优势、发挥的效用也是不同的。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的教材应该做到80%以上是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和近2~3年出版的教材,教师自编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讲义或出版教材比例>35%。

(四)加强和加大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比重

1.加大实践教学力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立足于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形成“一体化、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2.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教学项目。除了强化常规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外,继续加大生产性实训项目;加强校企合作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巩固到企业顶岗实习的实践性教学模式;实践教学与科研、工程等实际应用结合起来。

3.建设特色实践教学。(1)实践教学紧跟行业现状,与现场紧密结合,如:实践教学与电子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职业资格证书、操作资格证书的考证体系、电子设计竞赛等相融合;(2)自行开发和研制实训设备,创造特色的教学环境,在单片机技术实训室和音像技术实训室等实训室的自行研制中,锻炼了教师和学生的应用能力、节约了资金,更重要的是自行研制的实训设备更具备本专业的特色、更有利于实践教学。

(五)进一步加强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的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进一步加强高职段应用电子专业的校企合作,共同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根据用人单位的标准和岗位要求,与用人单位共同确立培养目标,制定并实施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定向培养的教育模式。

总之,高职院校应用电子专业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最好的机遇点,抓住这个机遇,拿出一个完善的培养应用型应用电子专业类人才的方案应该是一件最重要的任务。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我对高等职教的看法――在“全国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协会第四次学术年会”上的发言[J].职业技术教育,2004,(18).

[2]吴爱华.欧盟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二十年(1980―2000)[J].中国大学教学,2005,(3).

[3]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0年中国教育绿皮书[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

[4]郭长华,刘建铭.对高职高专教育“订单培养”的理性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2005,(8).

[5]程忠国,李玉春,刘丹青.高职本科:一个亟待探索与创新的教育层次[J].教育与职业,2007,(24).

上一篇:波分复用技术 下一篇: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