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乐于教 第32期

时间:2022-09-29 04:20:51

当成年人们正在他们的“开心网”上偷菜种菜养鱼钓鱼玩得不亦乐乎时,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交友网站,跟开心网一样,那里也能交到许多朋友,还有更多适合孩子的好玩游戏。8月27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朝闻天下”节目播出了一条名为“儿童也有开心网,家长忧心忡忡”的新闻,在孩子和家长们中间掀起不小的波澜,孩子们觉得自己的“开心网”被批评了,很愤怒。家长们则觉得这确实道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孩子每天去网上交友养宠物,学习成绩下降许多,强制禁止吧,在这个网络时代似乎又不太合理,究竟该怎么办呢?

既然电脑是将来如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的一门技艺,为何不从孩子小时候好好抓起?又为什么不能用正规授课的方式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我是在学习一门功课,而不是在玩一个游戏机?

孩子们的网络世界

刨开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可以说是染上了“网瘾”的孩子不说,如今越来越多年纪更小的孩子开始接触网络并喜爱上了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些孩子对网络的留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网瘾”可以解释的,要想让孩子健康地上网,身为家长,首先你得明白孩子在网上究竟是在干什么。

不过因为孤单

6岁的小静今年刚上小学一年纪,在网上她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一个叫某某庄园,这是一款为儿童设计的网上主题乐园,在庄园里每个小朋友会化身成一个可爱的小人,听城堡么么公主讲故事,跟猎人墨菲去探索新大陆,和发明家大卫一起做环保家具,把自己的心里话说给斯尔特姐姐和米奇哥哥听。这个网站也是一个属于儿童的虚拟社区,无论小伙伴在真实世界相隔多远,在庄园中,都可以相互打招呼,去拜访对方的小屋,一起听音乐跳舞,一起玩游戏。而这一切,正是身为独生子女的小静喜欢上它的原因,她觉得自己在游戏中能找到许多同伴,不会像在家里那样孤单,而那些变着花样让孩子们开心的游戏也让小静很难舍弃。

新闻链接:今年8岁的颖颖(化名),是成都一名资深的玩家,在她的朋友圈子中,玩这个游戏的至少有6人,学校里玩会玩这个游戏的小学生,更是不计其数。按照妈妈的规定,颖颖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颖颖喜欢这个网站的原因,是因为它有故事情节:“就像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在其中一样。”每晚8点钟,颖颖就会和学校的好朋友相约上这个网,“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一起去钓鱼。有时候比赛,有时候自己钓自己的,互不相干。”颖颖最想要的是超级拉姆,因为它不用养,就会说话,陪她玩,妈妈不给她充钱买,颖颖就打工挣钱自己买。7月份,颖颖妈不准颖颖再上这个网站了,颖颖非常郁闷,她说:“情愿被妈妈打,也要耍。”颖颖说。(四川新闻网)

归根结底还是游戏

11岁的小阳最喜欢的还是各种游戏,可以自己挣钱,买喜欢的东西,还能养宠物,在这里可以过得跟真实世界一样生动,甚至更加丰富过瘾,因为少了真实世界中的诸多条款,也没有父母老师的唠叨和责备,小阳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世界里的家的主人,很有点无忧无虑的味道。不过无论是真实世界还是虚拟世界,都有需要用钱的的地方,虚拟世界里,想要买最高级的宠物,就得花真实世界里的钱去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买卡片,尽管卡片背后写着“请征得父母同意后再买哦”的字样,但10元一张的价格,让小阳用积累的零用钱就能自己做主买下来了。

新闻链接:13岁的珍珍在暑假里除了看书、学英语、游泳,每天还必须要上儿童交友网。珍珍说:“它也有银行,有自己的家,可以自己买东西,自己挣钱。”吸引珍珍的最重要的不是上网交友,最重要的是打游戏,挣摩尔豆。所谓的摩尔豆是这家网站提供的一种虚拟货币,必须通过玩游戏来获得,在交友网上,大部分的儿童游戏都是免费的,但是如果需要饲养高级宠物,就要交一定的费用。珍珍说:“交了钱之后比如说很多活动、很多特殊的项目就可以参加。”为了能够参与到更多的高级游戏中,一些孩子开始央求父母来买单。(央视新闻)

网络未必猛于虎

一个个例子似乎都在表明网络真的猛于虎,侵吞金钱不说,更让孩子以不健全的世界观接受了许多非正常的道德观念。央视的“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摩尔庄园引发的家长担忧后,竟有一大群“小摩尔”在网上组织起来去攻击“朝闻天下”吧,不少孩子还脏话连篇……所有这些都让人焦虑,信息时代,电脑、网络肯定是必备的一门生存记忆,但究竟让孩子什么时候开除这门不好控制的学问,又该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进入网络世界?其实只要一个态度的转变。

让5岁的儿子聊QQ

重庆的孟先生会常常会带着5岁的儿子一起上网,“我喜欢跟他一起上网,去年给他申请了自己的QQ号,儿子最爱在网上涂鸦画画,算是启蒙教育。我认为从小让孩子接触电脑游戏,反倒不易成瘾。”

3岁开始偷菜

范女士和老公平时喜欢上网,前段时间迷上了偷菜游戏,下班回家,两个人常抢着上网,女儿小诺这时就会在一旁看,夫妻俩教了她一些玩法。渐渐,小诺对上网发生兴趣,每天要上网玩一小时。

用网游当早教

成都的李先生更加标新立异,他觉得电脑根本是今后孩子的生活中必须学习的一门功课,所以一开始,他就把如何操纵电脑、如何上网等知识像教授语文数学知识一样教给女儿,如今他的女儿4岁了,常常跟网上的小朋友一起玩些简单的网络游戏,李先生觉得,网络游戏可以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审美水平、反应速度,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也有好处。

不能不说以上几位家长的观念和做法都非常新颖超前,但也确实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既然电脑是将来如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的一门技艺,为何不从孩子小时候好好抓起?又为什么不能用正规授课的方式让孩子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我是在学习一门功课,而不是在玩一个游戏机?一旦这样的观点成为孩子接触电脑的基础思想,那么他对待电脑和网络的态度自然会有所转变。当他很早就知道哪些是正确时,再遇上错误,自然能产生抗体,同时因为早早对电脑和网络世界有足够了解,也就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因为好奇而走如网络歧途的例子。当然,在整个孩子接触电脑和网络的过程中,家长的适度监管都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没有那么强,需要家长给予一定的指导。

本版特约专家支持

通心教育机构 胡子平

通心教育创始人、通心教育机构首席导师、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心灵成长导师

孩子上网感兴趣主要是因为孩子的好奇,当他们学会上网时,就已经逐步掌握了这门技能。孩子始终对未知的充满着好奇,而互联网是一个浩瀚的虚拟的世界,它可以成为学习的工具,也可以成为迷失自我的场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孩子可以查阅资料、信息,增加了孩子的知识面,同时,网络上还可以结交朋友,聊天,写文章、写博客,可以在网络上展现自我的技能,聊天可以使孩子在现实中无法面对困难和情感的通过网络表达出来,这是吸引孩子的第一要素,因可以暂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要。同时,一些网络游戏的出现,部分网站迎合孩子的内心缺失和精神需要而制作的一些功利项目,还有一些媒体对互联网的负面报到,都加剧了家长对互联网的恐惧,因此也容易产生对网络的过分恐惧,对孩子上网的过分限制。而且,因为对孩子的期望很高,很多家长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也会出现问题,家长无法正确去引导孩子如何合理地利用网络,以为不让孩子接触网络就可以不至于让孩子迷恋上它,殊不知家长越是担忧,越是控制,越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进一步疏离,一旦孩子获得机会,就更加容易产生对虚拟网络的迷恋。因此,家长更需要摆正自己对网络的心态,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要以及孩子对网络世界迷恋的原因,从而着手解决问题。

解决途径:

1、重视与孩子之间亲子关系和亲子沟通;

2、引导孩子合理利用网络;

3、让孩子上网,多和孩子交流能够孩子分享上网的感受;

4、少责怪孩子,给予孩子更好的条件条件,孩子自然会感到知足,反过来体谅父母,把心思用在成长所需要的事情上去。

上一篇:硬女郎:新线条 下一篇:礼尚往来的节后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