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彪的走…… (随笔)

时间:2022-09-29 02:19:54

大约没有哪个青年演员的死,会像傅彪的去世这样引起轰动:全国有五六家电视台同时播放他演过的电视片,如《青衣》、《老爸向前冲》、《恩情》等。

为何傅彪的死,会引起社会的震撼呢?依我看,原因有三:

一是傅彪的人缘好。他被娱乐圈称为好人:一个用心演戏的好演员;一个热情谦虚的好朋友;一个感情专注的好丈夫;一个令人感动的好男人。这在常常出现配偶“换届”、赚钱“走穴”、出名“肇事”的娱乐圈内,是十分难得的。

二是傅彪演技精湛,将平凡人演活了。尽管他演的多是配角,是小人物,但哪怕只是一小段,他也演得十分出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面瓜”、“高宝生”等。有专家称,傅彪之后,此等演活平凡人的演员,恐怕难以再有了。

三是傅彪走得急,太可惜了。他走得这样年轻,才42岁。

因为震撼,傅彪的走,还给我们留下深刻教训,即组织上“关爱人才”的措施要具体可行,并认真得到落实。傅彪的死,与13年前也是42岁死的作家路遥一样,得的是肝病。还有画家陈逸飞,也死于肝病。他们都是“过劳死”的。因为肝病一般是慢性病,大多由于长期营养不良和劳累所致。而致人死亡都是早先失去发现、治疗、保养的结果。因而它的严重性应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不要让我们的精英纷纷“出师未捷身先死”,倒在途中,才引起重视。“尊重知识,爱护人才”是我们党的重要政策。我们各级组织平时就应当高度重视,并以具体细化的措施来落实和保障,不要等到一再出现“灿星殒落”的既成事实,才来大声疾呼和查找原因。这一点,有的地方就做得不错。如魏明伦,多少年来,四川就把他当成“国宝”,每年都要让他公费疗养和检查身体。值得一提的是,重庆市人事局已出台了“健康休养制度”,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的“突出贡献者”,“可获10天休养假”。这一措施,对于具体落实我们党的“关爱人才”战略,无疑是个好消息。

当然,我们的艺员、知识分子、专家和精英们,要自己爱护自己的生命,不要像当年蒋筑英那样“身患重病还出差”,路遥带病写作上百万字(《平凡的世界》),陈逸飞身兼七八项繁重工作,而耽误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的最佳时间,留下至今都令人心痛的损失。

上一篇:“阳光拆迁”的魅力 下一篇:“华强”变强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