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9 01:54:33

河北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13所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中探究目前河北省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与当前社会所需人才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为河北省及其它各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课程设置 体育教育专业 人才培养方向

课程设置是指一定的学校选定的各类各种课程的设立和安排。课程设置是学校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师资水平,体现地域特色,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和重创新的复合型人才的保证。由此可见,课程设置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课程设置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课程设置影响学生的就业。笔者通过对河北省13所体育院系2011年823名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65位专家以及132名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学科、术科课程设置的现状

通过对65名专家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20%的专家认为学科/术科比重一般,32.3%专家认为学科/术科比重过高,13.8%专家认为学科/术科比重比较合适,33.9%专家认为学科/术科比重过低,总体看来,目前学科/术科比存在很大的问题,可能各校比重略有不同,各位专家考虑的角度不同,例如,有的专家是教理论课的,可能选择“过低”的几率要大一些,原因是:现在理论课时一再压缩,大本分教理论课的老师都感到课时不充足。相反,有的专家是教术科课的,选择“过高”的几率可能会大一些,因为现在学生身体素质差,用原来的课时来教现在的素质差的学生一定会感到时间不充足。

目前我们虽然是从形式上重视学科的学习,但是在实际中我们并没有突出学科的重要性,相反,术科课程还是作为考察学生的重要条件,例如,从学生的入学开始,入学时要有体育加试,而且对于体育成绩不好的学生是通不过的,要想通过就必须进行体育训练,这样无疑就会占用很多学习时间,本来就因为学习成绩不太好,报考其他学校没有希望才选择体育院校的学生来说,体育成绩当然不会太好,通过简单的集训,刚好过关,而恰恰就是这些报考其他学校没有希望的临时的“转业军”,成为我们现在各大体育院系的“主力军”,因为体育素质非常好的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文化课成绩很差,他们进入体育院系的几率是非常低的,而这些“转业军”一般的情况下,只要体育加试过关,文化课是没有问题的,这也是当前我们各大体育院系的学生文化课程成绩在逐年上升,而身体素质在走下坡路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在进行面试时,最主要的还是看技术动作。所以说,目前就存在这样的矛盾:国家一直在提升学科课程的比例,降低术科的学时,而我们的用人单位还是一味的注重术科课的考核,致使我们的体育院系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以前的学生身体素质好,教师一点就会,现在的学生教师可能要花费双倍的时间来进行教学,可能还是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况且现在的学时还都在压缩。不难想象,对于我们这样一些通过“转业”过来的学生来说,完成大学的四年学习难度有多大?所以我们考核的标准一再的在降低,因为按照原来的考核标准,我们可能只有极个别人员能够完成学业,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不得不降低考核标准,但是我们的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但标准没有降低,反而升高了,能达到标准的寥寥无几,这也是我们体育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说,目前各大体育院校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合理的调整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使我们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够真正夯实基础,不要蜻蜓点水,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样样都会,样样都拿不起来。

2、必修课、任选课程设置的现状

通过对65名专家问卷的统计数据显示:58.5%的专家认为必修课的比重过高,30.8%的专家认为必修课的比重一般,11.7%的专家认为必修课的比重比较合适,0%的专家认为必修课过低,任选课程的比重,各位专家正好相反0%的专家认为任选课过高,11.7%的专家认为任选课的比重比较合适,30.8%的专家认为任选课的比重一般,58.5%的专家认为必修课的比重过低,由此看来,各大体育院系必修课程比例太高。

目前河北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在任选课上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任选课程设置的太少,学生选择的空间狭窄,满足不了学生多元化的需求;第二,教师资源匮乏,有很多课程因为没有师资力量而不能开课。例如,有的学校虽然设立很多任选课程,但是有人员的规定,不足5人是不予以开课的。更有甚者,只是摆的“花架子”。根本就不开课的。第三,场地设施资源紧缺,有一部分运动项目,因为场地设施的问题而不能开设,如高尔夫球,滑冰、游泳等等,现在有很多教学资源各大院校可以资源共享,也应该考虑场地设施资源也能够资源共享,这样会为各校节省很多资金,当然应该是邻近的院校,也应该有一套很好的管理方案,政府可以统筹规划,宏观管理。例如,几所大学共用一个体育馆(多功能的)大家可以错开上课,尤其是场地设施比较昂贵的,如高尔夫球场地,让一所大学建造一个高尔夫球场地,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来说很大的困难,如果说几所大学合建一个相对来时应该较容易一些,这样既解决了场地的问题,又节省了资金,何不尝试一下呢?

3、教育实践课程的现状

通过对专家问卷的统计显示:大部分专家都认为教育实习应该安排两次较好;教育实部分专家都赞同7周以上;大部分学校的教育实习都采用自由实习,也就是“放羊式”,让学生自己找实习单位,至于学生在这个期间是不是真正的在实习,学校没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

综上调查统计和笔者通过专家的访谈、查阅相关资料,认为教育实习应该安排两次较合理,第一次安排在大二的下一学期,时间为3-5周,这一次采用集中实习。这一次的实习主要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作为一名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素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那些最基本的能力,所以这一次的实习主要以见习、研讨为主,学生通过观摩体育教师上课,研讨课上的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做出细致的总结,指明自己在今后的学习中的努力方向,及其应该注重哪些方面能力的提高。第二次实习应该安排在大四的第二学期,采用自由实习,实习的时间应该在6-8周左右,这一次实习的主要目的是:第一,让学生借助实习这个平台走向社会;第二,对四年的大学学习进行一次有效的检验;第三,对学生进行上岗前的一次必要的大练兵;第四,能够使学生在大学所学的知识有一个质的飞跃;第五,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社会、尽快走向工作岗位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1]熊健.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J].教育探索,2007,(5):66-67

[2]张毅 何宗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思考[N].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12-2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教体艺[Z].〔2003〕7号?

[4]王晓芳,马振东.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发展的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6-24(95)

上一篇:浅谈地理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 下一篇:农村中学政治教学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