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时间:2022-09-29 12:35:47

10kV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摘要:在电力企业供电设施中,10kV 配电线路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如何才能提高10kV 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本文作者主要就影响10kV 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改进措施,并对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10kV配电网;供电;可靠性;原因;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电网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供电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10kV 配网线路,可靠运行是满足用电户用电质量的关键。如何才能提高10kV 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是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依据。为此,供电企业只有在保障用电户安全可靠用电的同时,必须对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找出故障原因,合理的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快速解决,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故障停电和非故障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两大原因。

1、配电网故障停电原因及措施

根据我局近年10kV 配电网设备故障停电原因的统计数据分析见表1。

表l 故障原因分类统计表

表2 配网故障停电影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分类表 :小时

1.1外力破坏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改造,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施工及其它基建施工,挖断、挖伤电缆的事件增多,造成用户停电,严重的影响了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不但给供电企业带来了经济损失,而且还给广大用电户的正常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带来了影响。从上表可见,近年来外力破坏是故障停电中影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的最大因素。

造成外力破坏停电的原因一股由:人为因素(如市政建设、交通事故、偷盗电力设施等)和非人为因素(如乌兽意外破坏、风风筝等)两种。近年来,外力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威胁极大,以某供电所为例,2010 年统计年度内,配电线路就因外力破坏造成停电18 次,占全年故障停电时间的39.13%。

因此,要保证线路安全运行,首先要控制外力事故,可采取措施如下:①在临近交叉路口及主要繁华街道等的电杆上,喷涂反光漆,在拉线上挂反光标志。②对影响交通的电杆尽快移设,防止被车撞断。③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和宣传教育,减少撞杆事件。④对临时无法移动的电杆应加设防撞车档,确保电杆安全。⑤对基建临时施工单位(市政工程等),应讲明电缆通道所在位置,签定防护协议。建立黑点档案,加强巡查,必要地段设专人监护施工。

1.2线路公用设备故障

从表2中,公用设备故障占故障停电时间的34.78%。电缆中间头故障占了很大部分。

中间头故障是产品质量和施工质量造成的,针对中间头故障频发有以下措施:

(1)提高10kV电缆中间头产品质量与施工质量,建立追究厂家或施工单位责任机制,对电缆头制作实施过程控制,建立中间头作业质量追溯管理档案。

(2)加强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按周期巡视。认真执行缺陷消除流程制度,防止设备带病运行。

(3)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监督施工,保证施工质量。

(4)严格物质到货抽检等手段提高产品质量。

导线问题也是公用设备故障常见原因。常见的线路故障如:线路某相过负荷运行,或者三相开关中某相无法合上或没有合好, 从而引发跌落熔断器一相的熔断, 在线路接点氧化接触不良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缺相运行。为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变电站进出线和主要繁华街道采用交联电缆或绝缘导线。

(2)导线与设备连接时,使用合格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和热镀锌螺丝来连接。

(3)定期对线路设备进行检查,保障其各项性能都能够正常发挥, 如定期对密封开关、变压器。

(4)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安装馈线自动化开关和故障指示器,逐步实现配网自动化全覆盖。

1.3用户影响

表2中,由于用户设备故障,引起跳闸事故,占故障停电时间的17.39%。要减少此类事故可采取如下措施:

(1)与用户签定设备防护协议,明确产权分界点。

(2)加强用电检查,对用户设备及运行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并要求用户按规程做好设备的预防性试验,及时消除设备缺陷,防止设备带病运行,减少用户故障“出门率”。

(3)在高压用户设备进户杆上安装有过流装置的开关。

1.4自然灾害

在10kV 配电网事故中,自然灾害中的雷害、风害也是影响配电网故障停电原因之一,避免配电网在雨雷天气发生闪络爬弧现象的跳闸事故。应加强对配网线路各种设备的检查巡视,及时处理因树木自然生长和房屋、栅栏影响线路安全运行;加强对脏污地段的清扫和监控,预防雨雪天气发生爬弧闪络;定期对多发雷区的检查,及时更换与补充避雷器,确保避雷器的良好运行。通过加装带空气间隙的新型线路避雷器,降低雷击故障。定期检查防雷装置引下线和接地体的锈蚀情况,对接地电阻等设施进行监测,对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检查等,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1.5其他方面

(1)加强配网设备运行管理,严格按周期巡视,认真执行缺陷消除流程制度,防止设备带病运行。

(2)加强线路巡视,进行配网设备评级管理。能尽早发现设备故障,并进行消除,减少停电事故的发生,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另一条途径。对容易发热的部位编号建档,落实管理责任;建立详细巡视记录,对查处的缺陷,按轻重缓急安排检修计划,并逐步消除。

2、非故障停电原因及解决办法

2.1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政工程建设和城乡电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因此产生的非故障停电成为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原因。非故障停电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计划停电。

2010年,我局预安排原因影响全局城市用户平均停电时间中,改造施工和维修消缺所占比例较大,分别占57.45%和20.60%。

2.2解决办法

(1)坚强的配电网是供电可靠率指标持续优化的基础,加强对l0kV配电网的规划和改造工作,使10kV配电网布局更加合理,线路之间通联,构成完整的网络系统,优化组合配电网的设备资源,以实现线路之间负荷互代,减少停电时间和范围。最终使10kV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指标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2)推广带电作业工作,将带电作业纳入停电审批前置环节,对于具备开展带电作业条件的停电申请一律不予审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带电作业对供电可靠率指标的贡献程度。

(3)优化综合停电管控,综合停电从规划抓起,从源头将施工本身对用户停电的影响降到最低。

优化综合停电6步法,所有涉及用户停电的,按状态检修、转供电、带电作业、合并停电、时间定额、重大停电事件管理6个步骤开展停电优化。通过状态检修确保停电工作必要性;通过转供电、带电作业确保设备停电用户不停电;通过合并停电、时间定额降低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通过重大事件管理,确保供电可靠性指标满足要求。

(4)停电计划执行前开展线路特巡,检查安全隐患,利用红外测温、开关柜局放排查线路和设备缺陷,对发现的隐患和缺陷结合停电计划一并处理,避免重复停电。

3、采用MIS、GIS 等信息系统新技术,进一步提高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在利用电子地图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供电线路布局及设备信息图库,在图库上利用MIS 系统共享系统资源和进行生产信息交换。当发生事故停电或计划停电时,配电网络的运行信息能够及时地反映在GIS系统图库中,使全局资源能够统一安排,集中力量解决线路的规划、检修、改造、缺陷的处理和技改措施的落实等,有效避免事故发生及减少人为计划停电时间。

4、前景展望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用电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日益越高,10kV 配电网线路和设备将进行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的改造。在线路规划上将更趋于网络化,配电线路能够进行广泛的互联互通和负荷互代;在设备上,将广泛采用具有遥控、遥信、遥测“三遥”功能的自动化设备,采用通信技术与控制站相联结;同时,与调度管理自动化系统互联,实现配网高度自动化和一体化;在生产运行管理方面,将建成功能更加完善的MIS系统和功能更加完善的营配一体化系统。通过技术改进和管理提升,提高10kV 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运行经济性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结束语

在电力企业供电设施中,10kV 配电线路是其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供电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配网线路供电的安全可靠性,就必须对影响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进行研究,找出故障原因,合理的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快速解决,从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目的。

上一篇:测绘工程浅析 下一篇:电力建设施工企业项目施工预算与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