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改革

时间:2022-09-29 11:13:16

探讨新形势下的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在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数学探究”、“合作学习”、“数学建模”等各种各样的琳琅满目的课改方案,似乎强烈的影响着我们原本熟悉的教学环境,课时的减少,学习方式的改变,无不对我们每一位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本人对如何实施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谈几点个人的看法,愿与大家共同商讨。

一、重视基础,着眼创新,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

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作用。新课程改革之后课程的基本理念?更加贴近素质教育,更加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新课程改革以其独特的风采展现在我们每一位师生面前:提倡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供多元化课程,适应个性选择;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创新,彰显教改本色。

1.着力点:新课程要求数学教学的着力点应体现在学生素质的提高。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将以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培养数学精神为主线,做到四个强化:强化基础——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强化能力——注重学生学习活动中思维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思想——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的教学,促进学生在解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强化意识——树立师生之间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创新精神。

2.启动点:教学的启动点在于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不满足于讲清书本上的知识,力求运用体现启发原则的多种教学形式,提示知识发生过程,讲清其来龙去脉,提高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把握知识结构。要坚决破除灌输死的书本知识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和“为分数而教”的观念,树立”授之以渔”和学以致用的观念。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社区数学知识的方法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实际问题的能力。应该医学法定叫法。教育家布鲁纳?曾说过:“一个坏的教师奉献真理给学生,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3.落脚点:新课标下的数学课,要求学生主动活泼,思维处于积极状态,要求教师教师应成为课堂上的主持人,独具慧眼的长者,是学生热情的观众。同时要求数学课的编排设计体现数学的社会需要、创新精神和人文价值。如教材每章后?都配有“探究与发现”,力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品位,进而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传统的教学、理性的思考,强化教学基础

1.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我国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有一个新课引入的环节,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并非马上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一般来说我们先进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或者复习旧知识为引入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或者介绍生活实例为学生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常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趣味性;(2)现实性;(3)开放性;(4)冲突性.

2.启发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传统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能使最主要的教学内容呈现出来,避免学生走太多的弯路,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上多采用教师问、学生答的模式,教师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由学生得到答案。例如:在“异面直线的概念”的教学中教师这样引入:(1)先给出实例:教室内的日光灯管所在的直线与黑板的垂直于地面的边,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又如天安门广场上,旗杆所在的直线与长安街所在的直线,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2)与学生一起总结答案:它们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即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一个平面,使该平面同时经过这两条直线。(3)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概念“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就是异面直线。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并不像有人分析的那样是“机械记忆”、“被动接受”的典范,而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它不仅是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活动向学生展示“活生生”的教学研究工作,而不是死的数学知识。这一点在新科标的课堂教学中也值得我们学习。

3.以活动促发展,通过反复练习使学生思维得到强化。在传统教学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环节就是课堂练习,也就是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完成老师精心准备的配合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练习。在传统教学方式别强调“精讲多练”、“变式练习”。所以我认为传统数学教学中的课堂练习,即课后练习,并非没有有价值的活动。通过练习,使学生真正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它绝不是“机械联系”、“死记硬背”、“灌输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典型,它能够以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强化。因此,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绝不能忽视强化练习的作用。精编练习,反复强化,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巩固。

新课改下,我们习惯的教学模式已被打破。除了在吸收传统教学方法优秀成分的基础,教师还应该仔细学习研究新课程,认真贯彻新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花大力气,使数学课堂教学由统一模式教育向差异教育模式转变;由单一讲授向多样化学习转变。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提倡探究性学习,提倡合作式学习。

上一篇: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浅析初中数学教学探究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