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55例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9 10:05:31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损伤55例的临床观察

【关键词】 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

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新型自由基清除剂已应用于脑血管意外患者。我科于2005年2月――2006年2月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5例急性中、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中男36例、女19例,年龄19-62岁。采用随机法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用药前各项指标、受伤时间、GCS评分、CT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1.2 治疗方法 急性颅内血肿需要急诊手术者立即手术;保守治疗的患者常规给予脱水、激素,并给予脑细胞活化剂等对症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改善通气;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商品名:必存)30mg,加入0.9%氯化钠100ml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2次/d,共14d,其他治疗同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①7d转清醒率;②伤后7dCT显示伤灶脑水肿体积;③愈后良好率。

2 结果

2.1 7d转清醒率比较 对照组25例,

2.2 CT伤后7d伤灶脑水肿体积比较 对照组25例轻度5例,中毒8例,重度12例;治疗组30例,轻度9例,中度15例,重度6例;两组比较P

2.3 愈后良好率比较 对照组愈后良好率9例,占36%;治疗组18例占60%;两组比较P

3 讨论

氧自由基是生物体内存在的主要自由基,颅脑损伤后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脑缺血后再灌注时还产生超氧自由基,损害神经细胞并催化组织发生氧自由基因的恶性循环效应,形成越来越多的氧自由基,进一步加重对脑组织的损伤而产生加重脑水肿。脑损伤时氧自由基的作用机制:①神经组织内含大量的脂质易被氧化自由基破坏。②神经细胞的胆固醇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破坏导致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脑损伤时脑组织自身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内源性氧自由基清除物生产减少而消耗增加;细胞代谢障碍,离子平衡失调,为氧自由基的产生形成良好的环境等均是脑损伤后氧自由基损害加重的原因[1]。依达拉奉注射液作为一种氧自由基清除剂科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消除或减少细胞损害恶性循环,切断连锁反应,减轻脑缺血和脑水肿[2]。

参考文献

[1] 周良辅.现代神经外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20.

[2] Watanabe T,Zgawa M.Effects of an antistroke agent MCI-186 on cerebral arachidonate cascade[J].J Pharmacol Exp There,1994,(271):1624.

上一篇: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与临床结局的调查分... 下一篇: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