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9-29 10:02:41

丹红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联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观察在冠心病心绞痛临床治疗活动中,给予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选择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因这些病例患者之间五明显差异,因此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2例)。随后,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而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为%,而对照组患者所获得的临床疗效为%,由此可见,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心绞痛;冠心病;丹红注射液;临床疗效;观察组

冠心病心绞痛在近年来有着较高的发生率,并且逐渐呈现出年轻化态势,而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其自身不仅承受着疾病痛苦,而且给自己的家庭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与影响[1]。本文探讨了该疾病临床治疗活动中给予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来我院接受治疗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病例所选时间为2014年6月~2015年6月),这些患者经过有关医疗设备诊断后,均确诊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疾病。本次所选病例患者(男性23例、女性21例),均是经过有关颈椎病、心肌梗死及胸膜炎引起胸痛患者进行排除后符合本次研究课题条件的患者,其年龄为55~78岁,平均(64.15±5.38)岁,病程时间6~36个月,平均病程时间为(18.45±4.75)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现将其随机分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22例。

1.2方法 本研究给予不同治疗方案于观察组与对照组,即给予观察组患者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而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葛根素注射液药物进行干预,以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2.1观察组患者 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其实施镇静、吸氧等干预措施,随后再给予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及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干预,其中具体方法为:取400mg葛根素注射液药物溶入25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再取20ml的丹红注射液溶于25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随即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

1.2.2对照组患者 患者入院后同观察组一样,给予其吸氧、镇静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基础治疗,随后取400mg葛根素注射液溶于25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50ml),随即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1次/d)。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4d治疗后,从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来判断其临床疗效[2]。当患者心电图稳定且达到正常值,与此同时,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则视为治疗显著;当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尚在恢复中,且心电图未达到正常值,则需要继续观察、治疗,且视为治疗有效;当患者接受治疗后,其临床各项指标尚未恢复,或者病情恶化,则视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临床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包分析,计数数据经χ2检验,表示方法为%,以P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后,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干预下的观察组患者,其获得的总有效率为95.4%;而在单纯葛根素注射液药物干预下的对照组,其获得的总有效率为72.8%。另外,观察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病例,而对照组患者中有两例出现恶心、腹胀情况,并且还有1例出现药物过敏现象(后期自行缓解)。由此可知,两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干预下获得了良好的治疗疗效,并且各项指标恢复情况也较优越于对照组。患者在丹红注射液配合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方案干预下,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得以有效恢复,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疾病痛苦,提升了其生活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疾病在中医角度来看,其病因由气滞、气虚、血瘀而引起的[3],属于本虚标实证,而丹红注射液中含有红花与丹参中药,其中红花黄色素及丹参酚酸、丹参酮等中药成分能够有效缓解上述症状,与此同时,葛根素注射液中含有大量且多种总黄酮,其对患者心肌血液、心肌缺血状况及耗氧量等方面均起到了改善作用,因此,丹红注射液与葛根素注射液两种药物的合用相较于单种药物应用而言,有着更佳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建华.生脉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01):45-48.

[2]唐世球.桂枝加葛根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1,9(07):216-218.

[3]王红洲,王万华,毛慧慧.尼莫地平联合葛根素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07):249-252.

上一篇:子痫前期胎盘床滋养细胞浸润程度及其螺旋动脉... 下一篇:多虑平与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