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与豆芽菜/乾隆与银丝杂面

时间:2022-09-29 08:05:07

乾隆与豆芽菜

据说,乾隆皇帝的长寿与其喜食“豆芽菜”有关。乾隆皇帝曾将女儿下嫁给孔子后代当媳妇,后几次到孔府做客,孔府精心招待,其菜肴名声大盛,一直是宫廷显贵们爱食用的佳肴。御医曾将“油泼豆莛”、“酿豆芽”、“金钩挂银条”等列入宫廷食谱。

当年“油泼豆莛”进贡时,乾隆皇帝对它的评价高于山珍美味。

为了长盛不衰。孔府专设了一个“掐豆芽”的劳动部门,叫“掐豆芽户”。这也算是中国饮食史上罕见的了。

制法:

1.油泼豆莛

将择净的绿豆芽放入漏勺,以油浇至九成熟,放花椒炸过倒入漏勺,反复几次,将油控净,撒上精盐即成。其豆芽亭亭玉立,细嫩柔脆,淡泊清香。

2.酿豆芽

“酿豆芽”是乾隆皇帝、西太后爱吃的菜品之一。这道菜做起来非常费工夫,必须挑选挺直肥大的黄豆芽,先用手将头尾掐去,只留中段,再用细铜丝将其挖空,然后再将事先用鸡肉或其他作料调好的馅塞进去,上锅蒸熟。《清稗类钞》说:“豆芽菜使空,以鸡丝、火腿满塞之,嘉庆时最盛行。”

3.金钩挂银条

将绿豆芽剪去根须、瓣芽,留中段弯曲部分,泡于水中。湖虾米洗净去杂,用温水浸泡。锅内放油,油热滑锅,加入花椒油、葱、姜等,倒入绿豆芽,急火翻炒,随即加入湖虾米、细盐,翻勺倒入盘中,淋香油,即可上桌。此菜清素悦目,脆嫩爽口,是孔府宴中的传统名菜。

用法:

佐餐,每日早晚可多食。

功效:

绿豆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毒、止渴消暑、利尿润肤的功能,自古以来就因能作为药用而备受重视。

黄豆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神农本草经》说:“大豆黄卷可治风湿痹痛。”黄豆芽性味甘平,入脾胃经。能清热解毒、分利湿热、消肿除痹、明目养神、滋阴养血、强心保肝,可用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水肿胀满等。

乾隆与银丝

银丝杂面是一种用各种豆子面和制而成的面条,是承德民间传统食品,已有300多年历史。承德属于杂粮产区,古时候麦子多从关内购进,售价高昂,而承德人又十分喜欢吃面类食品,人们就用土产的各类豆子制成杂面。

据记载,乾隆年间,皇帝每次偕后妃来避暑山庄,都要派太监到热河街的杂面铺,购买杂面。可见,银丝杂面已成为常用御膳之一。

制法:

将豌豆、绿豆、冬小麦、豇豆等磨成粉,擀成杂面条煮熟。

用法:

食用时,可配以各种肉丁、蔬菜、辣酱或其他不同作料。

功效:

清淡爽口,营养丰富,可消热、祛毒、开胃、降压。常食对冠心病、糖尿病多有益处。

上一篇:宝宝偏食 四招巧除/平衡饮食应对孩子口角炎 下一篇:饮食的六个误区/吃完海鲜,再尝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