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乒乓球运动膝关节损伤原因的研究与预防方法

时间:2022-09-29 07:20:11

造成乒乓球运动膝关节损伤原因的研究与预防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7-000-01

摘 要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研究内容设计调查问卷,对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专选乒乓球的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发现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打球技术动作不规范、场地、器材存在缺陷、运动量负荷过大,得出大学生对膝关节的保护存在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对膝关节的保护意识,减少在参加乒乓球中的运动损伤。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膝关节损伤 主要原因 损伤预防

一、前言

乒乓球作为我国的国球,在国际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的运动健儿取得的成绩也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但乒乓球运动在群众中的发展远不及专业运动员,其中运动损伤是制约乒乓球在群众中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在专业运动员训练过程中,髌骨软骨受伤、半月板损伤、关节慢性膜炎、内侧副韧带损伤等膝关节损伤在运动损伤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对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专选乒乓球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造成学生在参加乒乓球运动时膝关节受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得出大学生对膝关节的保护存在不足,并针对这一结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对膝关节的保护意识。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专选乒乓球80名受过伤的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研究。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膝关节损伤现状的调查

1.膝关节损伤的类型的调查

膝关节来说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关节,也是非常脆弱的。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往往呈现一个半蹲的姿态,而这种姿态是膝关节最容易受到损伤的一个形态。乒乓球运动员在打乒乓球时需要运用各种步伐,膝关节不断扭转,而造成髌骨软骨受伤、半月板损伤、关节慢性膜炎、内侧副韧带损伤等。

通过调查,出现关节慢性膜炎的人数最多,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人数次之,半月板脶伤、骨张腱端病和脂肪垫肥厚、髌骨软骨软化病和胫骨粗隆骨骺炎的人数较少,原因是半蹲姿态对膝关节的压力较大,尤其是半月板,所以造成关节慢性膜炎、内侧副韧带损伤、半月板脶伤的人数较多。

2.膝关节损伤的次数的调查

我们在培训的过程中,要以不同种类的方法和培训手段来提高运动员各个器官的系统机能,从而进一步改善身体的形态机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水平,准确的掌握各项基本技能。在运动中膝关节损伤1次的人数最多,2次损伤、3次损伤的人数较少,原因是在学生第一次损伤后都注重保护损伤部位防止再次损伤,所以膝关节损伤1次的人数较多。

(二)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

1.乒乓球技术动作不规范

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在膝关节损伤的50名学生中技术动作不规范的有45人,占调查总人数的90%,动作规范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10%,得出技术动作不规范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一个原因。

2.场地、器材存在缺陷

对运城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的学生经常参加乒乓球运动场地、器材的调查:膝关节损伤的50名学生中经常在室外水泥地面、水泥台面上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60%,经常在室内塑胶场地、木质台面上参加乒乓球运动的人数占的比例是40%,说明场地、器材存在缺陷是造成运动员膝关节损伤的一个原因。

3.运动量负荷过大

据研究表明,每次参加乒乓球运动训练的时间在1-2小时最适宜,超过2小时会因身体疲劳而造成运动损伤,膝关节损伤的50名学生中仅仅有5人每次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下,占10%,每次运动时间在1-2小时的人数占20%,超过2小时即超负荷运动的人数较多,占总人数的70%,可以得出运动量负荷过大是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

(三)对膝关节采取的保护措施

在进行运动训练的过程当中,膝关节所承受的负荷时非常大的,膝关节的损伤不仅会对日常生活训练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膝关节的保护应得到运动员的重视。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运动损伤在乒乓球运动中是不可避免的,其中造成膝关节损伤的原因主要包括打球技术动作不规范、场地、器材存在缺陷、运动量负荷过大等;膝关节损伤之后采取的措施不健全,对膝关节的保护不够重视;每次参加运动前做准备活动不认真,对膝关节的活动不充分。

(二)建议

1.课前认真充分的做热身活动。同时在训练结束后也要进行放松活动,可以采用按摩,体操等方式进行,对运动员防止受伤有很大的作用。2.训练工作一定要合理在训练中要采用多重训练手段,避免某一种单一的训练方式,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要有不同的训练负荷,避免过大的运动量造成的身体疲劳。3.提高对膝关节保护的意识,避免膝关节过度损伤。

参考文献:

[1] 张辉,刘淑芳.直拍反面拉弧圈球技术的运动学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01.

[2] 刘纪清.实用运动处方[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1.

[3] 韩同康.乒乓球的动态特性――旋转与速度相对原理[J].体育科学.1994.06.

[4] 须晓东.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05.26(3):108-110.

[5] 程存德.我国近台快攻直拍横打、拉技术动作的浅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7.02.

上一篇:石嘴山市青少年足球发展现状与策略 下一篇:离石城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