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时间:2022-09-29 07:01:27

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

现在,很多新教师都怕上公开课,甚至有谈“虎”色变的感觉,主要是担心上不好而贻笑大方。而老教师却又有一句口头禅“如今越来越不会上课了”,起先是按照教参讲,后来参考一些其他资料适当作了发挥,到最后资料也不愿找,更无从发挥了,得过且过吧。新教师都有媳妇熬成婆的时候,他们也成了“老教师”,而老教师又裹足不前。老教师也会被要求开公开课,他们某种程度上又成了“新教师”。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可怕的恶性循环。几十年来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对于上课也越来越没有激情,职业倦怠感越来越强烈,是造成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打破这种恶性循环,这恐怕是当前语文教学界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拙文在此只想追问:为什么我们会怕上公开课?为什么我们上了多年的课后,反而越来越不会上课了?根子在哪里?症结在何方?――我们认为,问题出在文本解读的能力上!要想上好课,公开课也好,常态课也罢,归根结底,对文本的解读能力的提升才是关键。

那到底如何提高文本解读能力呢?

基于当下教师阅读水平、文本解读能力外患内忧的现状,我们提出秉执素读,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观点。何谓素读,用作家阿城在一篇采访中的说法,“你不带你的意见去读”,不受任何外在制约地去读,不受摆布地去读,不按图索骥地去读,不带任何功利性去读,沉心静气好读书,读懂文本,读懂作者,读出社会人生,读出自己,获得愉悦,提升境界。正如同素面朝天的美丽是当下不可多得的寻求,素心观照是佛家修炼的朝向。我们认为:素读是语文教师提升文本解读能力的必备钥匙,是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环节。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寿镜吾老先生当年教学小时的鲁迅时,往往开堂就是,打开书本―读!南怀瑾先生讲述自己的读书心得:“我们以前读书是这样读的, ……不要讲理由, 老师说读啊, 我们就开始吟唱了…… 结果几十年过去了, 还装在脑子里。”诗人废名在北大教书时,上课就是读,读了一遍,问学生懂了没有,没有,又读,读了一遍,问学生懂了没有,没有,又读了一遍,问学生懂了没有,没有,如此反复。学生起初云里雾里,等到开窍后,才恍然大悟。教师的读里有深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本质上,解读是自己的事,绝知此文要躬读。用自己的知识学养经历体验去触开文学文本的内核之门。同样,我们教师读一篇文章也是,在发声之前,多读,潜心读,全力去碰撞探究,火候到了,自然会有“投石冲开水底天”的惊喜。

直往文字的罅隙中看。文学的功底在咬文嚼字处。文学之美常在细节处。既然,“文须字字作,也须字字读”。鲁迅在评点《水浒〈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那雪下得正紧”时说,“着一‘紧’字境界全出”。一个“紧”字,牵扯出后续诸多情节,外出买酒,雪压草料场,庙里偷听,乃至最后风雪上梁山,而主人公一生悲凉无奈屈辱受迫的命运就全被卷进这风雪之中……微言中蕴深义,确实不可不察。文学是慢的艺术。需要我们耐着心性,仔细研读,读进文字里去,读进书里去。切不可如金圣叹所言“吾最恨人家子弟,凡遇读书,都不理会文字,只记得若干事迹,便算读过一部书了”。作为课堂教学文本,本就不多也不长,更须我们仔细细读,横看竖看,看文字,也往文字的罅隙处、空白处乃至背后处看,直看出文学表达的精妙之处,文字背后隐含的深义。看得洞幽烛照处,自是畅怀谈论时。

往青草更青处漫溯。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的文本,不但要多读,更要深思。在快餐时代的当下,更要求我们能超越浅尝辄止,作深度阅读。《牲畜林》是一篇战争小说,卡尔维诺却是以喜剧的形式来反映反法西斯战争。那么他这样处理比惯常的方式有什么优势,有什么更好的艺术效果?卡尔维诺曾经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讲过这样一个欧洲古代传说,蛇妖美杜莎难以铲除,因为凡是正眼看见她的人都会变成石头。帕修斯要铲除这一妖孽,既不能看她,又不得不看她,那怎么办呢?经过思考,他准备了一面锃亮的盾牌,以盾牌作镜子,通过镜子观看女妖,最终把蛇妖消灭。据此,卡尔维诺认为,文学不是简单地再现现实,而应是轻灵地、智慧地来反映生活。《牲畜林》就是卡尔维诺高举的一块“帕修斯盾牌”,通过它可以清楚看见残酷的战争妖魔,但是又不会丝毫受到这个妖魔的祸害。卡尔维诺举重若轻,以轻驭重,以四两拨千斤之实,尽显大师风范。对经典文本的解读,孙绍振老师曾如此期许中学语文教师,理想的老师,不管是前人解读了几十年,甚至上千年的文本,要敢于探究,直至能“拿出自己的见解来,用自己的生命和学养读出深层的奥秘来”。我们一线教师在这一条路上任重道远。

比对之中见真义。同是感悟自然,《赤壁赋》与《始得西山宴游记》就同中有异,通过比读,可以加深对苏轼、柳宗元本人及对两篇作品的理解。苏轼感悟赤壁自然风物美景,又超脱于水月美景之上,从有限与无限、逝与不逝、盈与虚、长与消、变与不变、生命之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入手,对宇宙人生作哲理性探求,退可以怡情自适,进可以精骛八极,神游万仞。而柳宗元自发现西山怪特之美后,也能人与山合,山与人融,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但他始终走不出寄情山水,在山水中寻求参照,寻求慰藉之路,虽能短暂忘我,但终不能摆脱“恒惴栗”的阴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柳宗元跋涉唐朝孤绝苦闷的背影,而“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是苏轼潇洒出尘的生动写照。同是郁达夫的作品,《江南的冬景》《故都的秋》,一写江南之冬景,作者颇喜爱,喜爱其明朗的格调。一写北方故都的秋景,作者也颇喜爱,喜爱其清静悲凉的感觉,清静往往与悠闲适意相联系,两者似颇矛盾,更何况,喜爱明朗自然会排斥悲凉,然而因多种因素,这几方面又和谐统一在郁达夫有才情的笔下以及他温润善感的精神世界里。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不断比对,才能有鉴赏力,有话语权,从而自信满满,达到“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的境界。

沿着溪水去看大海。你要真正解读《百年孤独》(节选),你得去看《百年孤独》;你要真正解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你得去看《海子的诗》;你要真正解读《长亭送别》,你得去看《西厢记》;你要真正解读《寒风吹彻》,你得去看《一个人的村庄》;你要想真正解读一首思乡古诗,那你得去看一组思乡怀土古诗;你要想真正解读“母亲”这一形象,你最好去看一组有关母亲这一主题的作品(人):海涅笔下的“尽管我的傲气是如此刚强,一到你的幸福的亲切的身旁,我常常感到自卑而畏缩不前”的慈母,但丁笔下有着“世界上最美丽呼唤声”的母亲,冰心笔下的“永恒的母亲”; 还有《礼拜二午睡时刻》中的冷静内敛的母亲,《我与地坛》中有着坚忍毫不张扬的爱的母亲,《丰乳肥臀》中具有自由、平等、博爱基督精神的母亲……假如有人作调测:四大名著你看过几遍,相关情节熟悉吗?现代文学巨匠作品知多少?鲁迅的《呐喊》《彷徨》篇幅都看完了吗?当代文学作品看过多少?《十月》《花城》《天涯》《啄木鸟》《书屋》《中(长)篇小说选刊》《台港文学选刊》这些纯文学刊物毕业后还在关注吗?在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看过他的《丰乳肥臀》《蛙》吗?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看过,他的《浮士德》读过吗?托尔斯泰的《复活》看过,《战争与和平》读完了吗?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读过,看了《悲惨世界》《基督山伯爵》吗?《约翰克里斯多夫》《追忆似水年华》……都认真看过吗?小说作品还有故事情节的吸引,那么近现当代诗歌作品集读过几部?比如雪莱、济慈的诗,拜伦、普希金的诗,顾城、北岛的诗,于坚、韩东的诗……笔者想,可能不用任何人追问,单是夜深人静时我们扪心自问,恐怕就已经汗涔涔、心虚虚了吧!诚能明此尴尬处境,“从此静窗闻细韵,琴声长伴读书人”也为时未晚。视野决定高度,有广度才有解读的深度。正所谓,问渠哪得清如许――善解读,为有源头活水来――广阅读。

这是一个Q时代,这是一个飞信时代,这是一个贴吧时代,这是一个微博时代,你方唱罢我登场,你刚萌完我吐槽,普遍发言,又群体失声。在众声喧哗的年代,让教师们固守三尺讲台,自说自话未免太孤独寂寞了点;在集体卖萌扮靓的时代,让教师每天同一面容,一袭青衫穿数载,一支教鞭挥多年,未免太寒碜了点;在全世界都大跳热舞江南style时,让教师于书斋正襟危坐,未免太不近人情了点……然而这就是现实,教师承担教育下一代、塑造其灵魂的重任,该“怯步”时且“怯步”,该清醒时得清醒,哪怕全世界都疯狂了,我们需陪着上帝一起思考,一起素读,语文教师尤其是,您说呢?

我们就是一个个自命为天下看守心灵明月的守夜人。

上一篇:姚笛:甜美女子的玻璃心 下一篇:中学物理解答限制性三体问题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