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语:中国赶超美国指日可待

时间:2022-09-29 06:01:08

梦语:中国赶超美国指日可待

有经济学家称,中国会在201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这是自大之说还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可谓是一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据美林集团和凯捷咨询2011年6月公布的《全球财富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的富豪(百万美元身家)数量增加至53.5万人,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根据这份报告,有人称,中国赶超美国指日可待。

单从排名上看,居于世界第四,成绩已然不错。但这并不能证明中国越来越富有了,相比高达13亿多的中国总人口中,53.5万实在是一个微乎其微的数字。

中国的贫富差距远远超过美国,而且贫困人口所占比例也比较大,这导致中国经济总体水平不高。有人抱怨说,中国之所以一直穷困,就是因为人口太多。如果中国人口少5亿,会立刻变成富裕的国家。这些话乍一听有一定道理,但仔细分析,却不是那么回事。

就比如中国的邻居日本,日本人口有1亿2000多万,但国土面积却和中国的云南省差不多。如果按人口密度算下来,日本的人口密度是要大于中国的。但是,日本却是实打实的发达国家,究其原因,是因为日本并不像中国这样,贫富差距异常严重。

又有人说,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此发展下去,几年后,超越美国这个日渐奢侈的国家并不是难事。

诚然,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来,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但是和美国还是有很大差距。所谓的第二大经济体并不等于第二经济强国。

《华盛顿邮报》指出,中国人均年收入只有3800美元,日本大约38000美元,而美国超过42000美元,中国的人均年收入还不足美国的1/10,和日本也是相差甚远。

所以,中国经济的形势看起来一片大好,但想赶超美国,短期内是不能实现的。另外,中国经济的发展存在一些硬伤,从长期来看,这些硬伤会让中国经济和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中国最大的硬伤就是工业生产技术简单、生产率较低,只能为跨国公司提供简单的组装、加工、零部件生产等。同时,为了迎合“世界工厂”之名,一些企业尽力地压低底层工人的工资,以降低生产成本。中国劳动力成本大约只相当于美国、日本等国的4%。然而,中国节约下成本却为别的国家创造了利润。就如中国向外出口60亿双鞋,中国企业可以获得的利润仅仅是总利润的20%,剩下的80%利润都被拥有品牌和销售渠道的发达国家厂商所获得。中国空得了GDP,实际上却是为别人做嫁衣。况且中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美国却越发年轻,到那时中国劳动力就不再是优势。

中国经济的另外一个硬伤就是对环境的破坏。中国工厂越建越多,排除大量污浊气体,严重影响了中国很多地区的空气质量。为了获取皮草、昂贵食材等,

一些地方滥捕乱杀野生动物的现象十分严重,且屡禁不止。另外,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的矿产、石材、药用植物的大量需求,中国的自然和生态环境也遭到了破坏。

中国经济第三大硬伤就是对外依存度过高,而且外资出口中总出口比重很大。截止到2007年底,中国出口总额占GDP(国内生产总值)的40%,接近国内市场消费品零售总额,对外依存度高达70%。而一个国家对外依存度越高,说明这个国家越贫困。

目前,外资企业的出口占全国总出口的比例已上升到58%。在最能体现附加值的计算机及其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外资企业占据比例会更高。这说明外资掌握着中国最具价值的产业,而中国本土企业只能经营附加值不高、潜力不大且是外国资本不愿经营或是因为政策限制不能经营的产业。

总之,不要以为中国的国际贸易越来越热闹,世界就发达了;也不要以为中国的楼房越盖越高,中国人就都富裕了。在这个由真正的经济强国和跨国公司掌握话语权的世界,中国想要赶超美国这一老字号经济强国,就要让自己从制造大国发展成创造大国,要从现在起加强对环境的保护。要面对现实,直面自己国家的真实问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步骤和具体有力的政策,积极稳妥地予以解决,使人民过上和谐、富足、民主、安定的新生活。

上一篇:中国经济学界的“正统”与“主流”之争 下一篇:在品读中感受文本的“三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