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月明餐饮老老师

时间:2022-09-29 05:26:14

江月明餐饮老老师

这是一位高质量的老者

幽默、谦卑、宽厚

成就斐然

荣膺酒店行业终身成就奖

却只认同

老老师的称唤

老老师不老

“每天迈开双腿动一动,再笑一笑。笑一笑,十年少嘛。每天笑一笑,快快活活的,想老都难喽的。”

初秋了,太阳依然火辣辣的。当我骑着电瓶车,穿越大半个汉口,再满头大汗地赶到约访地点的时候,江老正好整以暇地等候在大班椅上。满头的白发是有些晃眼,一张脸庞却是红光满面的,额头、眼角都看不出明显的法令纹,怎么看都不像70岁的老者。“我43年的,你算算,有没有70岁?”江老呵呵笑着。我们的访谈,自然而然从养生开始。

“生命在于运动。每天迈开双腿动一动,再笑一笑。笑一笑,十年少嘛。每天笑一笑,快快活活的,想老都难喽的。”似乎为了印证自己的话,爱笑的江老继续呵呵笑着。2012年8月,荣膺酒店行业终身成就奖,面对镁光灯的时候,江老也是这么呵呵笑的。

90年代,江老从驻店经理做起,逐步做到副总经理、总监、执行总经理、总经理、武汉餐饮业协会西专委秘书长,湖北烹饪酒店行业协会西专委秘书长、中国烹饪协会理事、中国烹饪协会西专委副秘书长、全国餐饮业一级评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专家。

22年过去了,对着这些头衔,回顾往事,江老还是呵呵笑着。在他看来,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多光环,不停地重复做同一件事情,哪怕再简单、再单调,最后也会成就出很多光环的。

最感慨的

“任何时候,哪怕你认准了没有路,都还会有一条路给你走,关键是你有没有看到,肯不肯走。”

人生的旅途中,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一点挫折都不经历的。风风雨雨70年,最让江老感慨的,却是那个关于面包的起源传说。

相传古埃及时代,面包还没有被发明,人们的主食以煎饼为主。在尼罗河畔有个小奴隶专司煎饼,就是用水和上面粉,然后放进炉子里烤熟。有天夜里,小奴隶太困了,刚和好面粉就睡着了。等他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生面饼也发酵了。“怎么办?主人起床后吃不到煎饼会打死我的。”小奴隶急得满头冒冷汗,感觉自己这次肯定活不成了,“左右没有活路了,就这么烤了吧,也许更好吃哩。”吓破了双胆的小奴隶,壮着胆子将生面饼塞进火炉里……

之后的结果,现代人都猜得出来了。生面粉饼里的面粉和水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与空气中的野生酵母菌结合,使得面饼膨化了,烤成后自然又松又软,比煎饼更加美味。这个烤面饼,就是最早的面包雏形。

“其实不只是面包,几乎每一项饮食背后都承载着一个故事,一个信念。”

一时兴起,江老又聊起了饼干的起源。最早的时候,面粉只是做羹汤用的。有一年,有位船长带着一船面粉出海,船翻了,幸存的船员漂到孤岛上,发现面粉全被海水浸湿了,只好将湿面粉放在石头上面晒,没想到晒干的面粉不但可以直接食用,还又香又脆。这就是最初的咸味饼干了。“很多时候,食物不只是果腹的佳肴。它还告诉我们,任何时候,哪怕你认准了没有路,都还会有一条路给你走,关键是你有没有看到,肯不肯走。”

最自豪的

“数十年了,中西餐文化、各菜式操作、创作,还有很多餐饮之外的知识、典故,都在我脑子里储存着。”

很多人认为,Hotel(酒店)最早起源于法国,那个时候,法国贵族都喜欢在乡下另建别墅,自己不住,只拿来招待贵宾。后来慢慢流行开来,欧美很多国家以及世界各地都开始效仿,最终形成酒店行业沿用至今。

“其实在中国古代,尧舜年间就有酒店出现了,只不过那时不叫酒店,叫驿站。”提到酒店行业的起源,江老张嘴就侃侃而谈,从正史说到野史,再聊到民间典故,很显然这些话题他早研究过了。“早年,武汉最有名的酒店是老会宾,在汉口六渡桥,当时谁要是能到老会宾吃上一顿饭,那可是了不得的,特别荣耀,一定要告诉所有人都知道。”

事实上在业内,江老早有“活字典”的美誉。“数十年了,中西餐文化、各菜式操作、创作,还有很多餐饮之外的知识、典故,都在我脑子里储存着。”在江老的记忆里,人类起源的三大流域——中国黄河、埃及尼罗河以及今伊拉克南部的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的确是因为水资源丰富,才有了人类定居;但另一方面,丰富的水资源也诱发了外来民族的入侵,特别是尼罗河两岸,你争我夺的抢占最终导致了奴隶制小国的产生。“正是奴隶的出现,刺激了人类对于饮食的要求,为了吃到更美味、更营养的高品质食品,奴隶主们开始命令奴隶改良饮食,并创造出了前菜、汤、主菜、甜品等形式。而这些正是今天的西餐雏形。”

最汗颜的

“记忆中最汗颜的,是中、西餐文化在食材上的选择差异。”

根据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地球被划分为东、西两个半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了。沿西经20°向东到东经160°的地域都属于东半球;以西至西经160°归西半球。“理论上,餐饮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形式之一。”

理论上是这样,但现实生活中,受地域特征、气候环境,还有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在餐饮文化上的差距是很大的。“记忆中最汗颜的,是中、西餐文化在食材上的选择差异。很多人都知道,欧洲人不吃猪,因为猪不洁净,又很懒,但中国人喜欢吃。”

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在西方,人们也喜欢引用面包比喻某样东西的重要性。比如: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这说明无论中餐,还是西餐,人们对于吃的重视其实都是一样的。“那时候生产力低下,总是吃不饱,自然形成了这种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

当一种文化将吃看成首要的事情之后,自然而然会把吃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了。不只是要吃饱,还要吃好,或者吃出健康。“这个或许就是中西餐文化最根本的不同吧。民以食为天后面,其实还有一句话的,食以味为先。就是这种对美味的追求,让我们忽略了吃饭的真正意义。”

最捷径

“书是前面的人对他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读书就可以省去摸索,省去磨练。”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两个小时的采访,明明聊的是餐饮,真正涉及到的还有地理、人文,甚至人类起源、经济、民族与宗教。“是的。我们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没有聊到。我们常说,药补不如食补,这个是不是又与医学跨度了?”江老笑眯眯的反访问,将我的思维完全从餐饮中拔拉出来。70岁,如此博闻并不稀奇,我好奇的是,他的这些学问,哪来的?很多知识都跨越了他的职业范围。

“书啊,书是最好的捷径,是前面的人对他的实践和经验的总结,读书就可以省去摸索,省去磨练。” 江老再次笑眯眯反访问:“你认为文字是怎么产生的?”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才有的,这一点最早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换句话说,文字不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而产生的吗?直觉告诉我,江老这时候这么问了,答案就一定不是这样的。“这个答案,你要自己去寻找。建议你看几本书,无论你的答案是什么,应该都不会是我理解的。这也是读书的另一层妙处。因为思维不一样,经历不一样,阅读角度也不一样,从中领悟到的自然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也想不到,江老首推的第一部书竟然是巴尔扎克的《贝姨》。很多读过《贝姨》译本的人都认为,这本书只是书写了西方人迷乱的生活方式。“这部书的中文译本很多,要读就读傅雷翻译的。先不说书中到底表述了什么,只看傅雷精准的翻译就是一种享受了。”在我的要求下,江老举了一个例子,这也是本次采访中他惟一一次主动提到他自己——

“我给很多时尚杂志写过专栏,其中有一篇提到年夜饭,说年夜饭就是妈妈做的山寨版的国宴。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山寨的说法。对了,你之前提到的,做餐饮不能只谈吃,吃太俗了,没多大意思。要做就做饮食背后的故事。这一点,我会在未来的专栏中践行的。”博闻如江老,成就如江老,竟然一直记着我无意中表述的一句话。学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应该也是江老、老老师成功的另一个捷径了。

上一篇:当星座邂逅美酒之天秤座 下一篇:吃货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