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力工程管理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时间:2022-09-29 05:00:43

关于电力工程管理安全问题的现状及改进措施探析

【摘 要】纵观当前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笔者以为各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少数单位的安全形势并不乐观,有些单位虽然未发生各类事故,但是事故隐患还是令人担忧,分析其中的原因,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本文从单位管理者的角度,阐释了现阶段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方面的现状,以及对此进行改进并防患于未然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工程 安全管理 措施

一、电力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各级电力行政主管部门多年来为电力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近一两年来,由于机构改革过程中的一些调整,使得电力项目的建设管理出现了脱节现象,许多在建设项目施工安全与工程质量无人过问。尤其是近年来非电力系统。企业甚至私营企业投资电力建设的越来越多,部分业主不清楚基本建设程序,不懂得工程本身的安全和质量涉及公众安全和公共利益,电力工程一旦发生事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新的形势下,作为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安全管理仍应常抓不懈,丝毫不能放松,更要义不容辞地搞好电力建设管理,保证工程施工安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如果说加油站危及范围是周边几百米,那电力工程,造成的影响可涉及数千里,在电力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少数单位安全管理薄弱,安全责任不落实,以包代管。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预防和事前管理机制。安全投入资金不足,安全管理和技术措施不落实;电力施工和车辆交通违章事故较多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改善行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事故没有发生前,安全管理容易忽视,而在发生事故后,才发现安全漏洞百出,该到岗的没到岗,安全设施没有或有的安全设施不起作用,安全网络不畅通或成了摆设的现象。我们在追究责任的同时,预防性的安全检查与纠正工作要跟上,安全管理用系统地观点去建模,科学态度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二、电力建设事故类型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不同事故的分析得出,除工作时间因本人身体健康等因素发生的其他伤亡事故类外,施工企业高空坠落死亡居火电、输变电项目施工发生各类事故的第一位,发生此类事故的部分原因是物体打击导致伤人坠落,其次是车辆伤害。建设施工中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主要有以下类:触电、高处坠落、坍塌、倒塌、火灾、爆炸等。通过对事 故发生原因调查分析得以下结论:引起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个人自我 保护意识差、违规违章,其次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生产建设中存在 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技术措施不落实,对现场缺乏指导,设施有缺陷,不懂得操作技术和知识等管理漏洞,另外还有一部分事故是由于防护、保险信号、设备工器具、附件等有缺陷而引起的。

三、减少电力建设事故可采取的措施和方法

(一)增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外.其余各类事故都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得到控制的。要做好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就必须从人的因素着手,充分发挥人的主关动能性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最终使企业的利益和利润不受损失。所以,我们必须重视人,强调以人终使企业的利益和利润不受损失。

(二)加强企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抓安全必须抓思想保证、能力保证、技术保证和制度保证”。四项 保证的首要前提是落实思想保证,这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础: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也都把“培训、意识和能力”列为一项重要条款。尤其在安全管理中,培训比能力更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培训和管理知识、岗位技能的继续教育,把提高人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长抓不懈。只有加强对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培训,提高施工单位的每一个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进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才能在工作中奠定安全基础,避免因不懂安全、忽视安全造成差错,带来安全风险。

(三)加强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管理。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建立“企业负责、国家监察、行业管理、社 会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落实建设施工安全责任制,有效开展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监督机构,落实安全生产的组织保证体系和安全目标,确保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思想、工作、责任真正到位。工程施工阶段,建设单位应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跟踪管理.做好“事 前、事中、事后”的安全管理,从合同上保证,经济上落实,用经济法则和行政手段来实现施工安全。

(四)进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辨识。由于电力建设施工中出现的事故类型比较固定,对于从电力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来看,应把电力建设施工固有风险和工程项目地处环境相结合.对建筑施工中如高处作业、地基条件、环境因素、设备条件与成品材料、其它物质等六方面的固有危险进行电力建设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登记。只要我们从发生事故的源头着手,通过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和整改,我们就可以极大的降低事故发生的次数和伤亡人数。

(五)发现事故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在电力建设生产中,事故隐患是生产事故形成的前奏和征兆。“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一起生产事故背后有29个事故征兆,一个事故征兆背后有300个事故苗头.一个事故苗头背后有1000个事故隐患。由此可见,大量事故隐患的存在,为生产事故的发生提供酝酿基础,对事故隐患特点的认识和应对,将有助于杜绝生产事故发生的针对性措施的形成。

(六)建立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在目前不能百分之百控制事故发生的前提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作为各种事故预防手段的必要补充,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作用在于控制事故的扩大。生产事故发生后,其后果并非一次呈现,而是按其自身规律逐步扩大蔓延。此时,若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则会导致手忙脚乱,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缺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事倍而功半。

四、结束语

应该把电力工程安全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去看,我们应根据电力的特点,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实施安全教育、安全预防、安全设备投入以及事故的管理。处理好工程中与安全关系,将安全管理提高到更高的程度,还得因势利导地开展大量研究工作,才能降低安全事故,防患于未然。

上一篇:对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及管理手段的分析 下一篇:关于起重机的测检疲劳方法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