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唐后“七”体创作研究价值

时间:2022-09-29 04:14:02

探析唐后“七”体创作研究价值

摘 要:目前,学术界对“七”体的研究主要以“七”体在汉魏六朝时期的创作、发展和变化为研究对象,围绕“七”体创作题材内容、产生渊源、文体性质及特征、创作主旨的发展和变化、独特话语表达模式、创作主体的情感变迁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而对“七”体在唐后的发展和变化的关注和研究则较少;因此,唐后“七”体创作研究是一个较大的学术空白地带。

关键词:“七”体;唐后;创作;研究价值

作为汉赋的新体裁,枚乘的《七发》开启了“七”体创作的先河。《七发》通过虚拟的主客问答的形式,以表面颂扬的方式表达对统治者的讽喻,“百颂而一讽”。《七发》善用夸张、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用文字描绘出各种虚构的场景;这一散文体裁的新体赋创造了散体大赋这一独特的汉赋体裁,受到后人的追捧、模仿,如:傅毅作《七激》、张衡作《七辩》等。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七发》:“枚乘艳,首制《七发》,腴辞云构,夸丽风骇。”魏晋时期“七”体创作达到高潮,先后涌现出王粲的《七释》、曹植的《七启》、陆机的《七徵》等传世作品。然而,由于“七”体创作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内的创作类型化程度高、摹拟气息浓,只重形式,没有创新发展,“七”体作品往往表现得“规仿太切,了无新意”,使人读来毫无兴致,以致“读未终篇,往往弃诸几格”,因此,“七”体创作这一独特的文学体裁在南北朝以后从我国文学史上逐渐势微。

所以,目前学界研究“七”体创作的重点还是以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品为对象,对于之后的“七”体创作少有人问津。其实,唐后的“七”体创作并未销声匿迹,只是唐宋诗词的光芒太过耀眼,遮住了“七”体作品微弱的星光,但“七”体创作自唐后一直到明清时期都有作品传世。学术研究领域的空白使得唐后“七”体创作的发展演变长期被漠视。有关“七”体创作的研究专著、作品集等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涉猎,更不用说更加冷清的唐后七体创作研究了。笔者之所以选择唐后“七”体创作研究,一方面是为了填补国内这一领域的空白,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这一选题的研究价值以及唐后“七”体在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笔者初步研究搜集到了41篇唐后“七”体创作作品。(后附唐后“七”体作品一览表)就当前阶段的研究来看,唐、五代直至宋元时期的“七”体创作处于低潮,南北朝时期“七”体创作开始出现衰弱迹象,之后在唐诗宋词元曲蓬勃发展的情况下,这一时期留下的“七”体作品屈指可数;到了明代,文坛兴起“复古运动”,成为唐后“七”体创作的鼎盛时代。本文文后所列的41篇“七”体作品中,明代作品就有22篇,居半数之多。到了清朝,满人入关,汉文化遭到打压,“七”体创作又一次陷入停滞。清代“七”体创作作品传世的只有10篇,其衰落由此可见一斑。唐后“七”体创作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创新,最明显的就是打破了“七”体创作作品的篇名传统,如:柳宗元的名作《晋问》,篇名虽然无“七”,但其体裁是典型的“七”体作品。

“七”体赋的学术研究是一个相对冷清的领域,学术界往往着眼于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创作作品,唐后的“七”体创作的研究价值还没有引起重视,这使得学术界长期以来淡忘了“七”体文学创作在魏晋南北朝后的微弱影响,从而忽视了“七”体在唐后的发展和变化,使一批优秀的“七”体文学作品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笔者尝试在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的大背景下,斗胆提出唐后“七”体创作研究这一议题,虽然微不足道,但有助于促进“七”体创作研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真正消除“七”体发展止于唐前的误导和误解;发掘唐后“七”体创作研究的历史、文化价值,为后人全面研究、探索“七”体创作、出版“七”体专著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

注:

1.笔者共搜集唐后“七”体创作作品共41篇,其中沈期二弟同作的“七”体和宋・都颉《七谈》均为有目无辞。

2.明・孙绪《七谣》、清・黄宗羲《七怪》、清・王诒寿《七叹》、清・张习孔《七劝》等作品虽以“七×”名题,“七事一文”谋篇,与“七”体创作的文体特征高度相似,但它们并不是“七”体作品(请参照我的其他相关论文)。

(作者单位 江西省萍乡市卫生学校)

上一篇:职高政治课中的多媒体教学 下一篇: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