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师\精“材”\细教

时间:2022-09-29 03:42:43

摘要: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语言艺术教学的弊端,重新阐述了什么是少儿语言艺术教育以及怎么样上好少儿语言艺术教育课。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材、阶段性教学

一、广州市开展语言艺术教学的可喜和忧虑

近几年来,在广州语言艺术课程逐渐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重视,很快成为一门热门课程。据了解,近十年仅广州市少年宫每学年报名该课程就有1500人,其他的培训中心也有可观的生源。这的确让人欣慰:语言艺术教育做到了从儿童抓起。

不过,语言艺术教育虽然发展迅速,但也存在许多让人担忧的地方。

首先,家长对语言艺术存在着几种误解:

第一,把语言艺术作为孩子们成功的跳板。在根本不清楚语言艺术是什么的情况下盲目报名,认为只要孩子比别人强,学什么都行,若孩子没有取得有形的成绩如奖状、奖杯等,他们便认为孩子没学到东西。

第二,把语言艺术等同于技巧技能,认为少儿语言艺术课程就是打造童星的文化桥梁。

除此之外,我们从近十年来发展迅速的教学大军中,也看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表现如下:

第一,教师队伍良莠不齐,专业教师凤毛麟角;

第二,缺乏符合少儿发展特点的专业教材;

第三,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上述的情况是与艺术教育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宗旨相违背,因此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二、开设语言艺术课程的实践经验

(一)、什么是少儿语言艺术教育

少儿语言艺术课程的施教对象为4-18岁的少年,是一门以语言为主,表演为辅的核心的课程。它是以声音为载体把文字塑造的各种角色活动起来,把它们所承载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传达给观众的一种表演形式。它包括演讲、主持以及戏剧表演等。

这一课程抓住少儿语言发展关键期,开展一系列专业系统的语言、表演等训练。它的教学目标在于能够在轻松自然的艺术氛围中培养孩子的艺术感觉,提高孩子的观察力、理解力、感受力,想象力及语言表现力,使其能够更好地与人交流,从而对其进行健全人格塑造。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今已成为一种时尚,很多父母奉之为圭臬,于是孩子就像拧紧发条的表,一刻不停地在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和兴趣班中跑。在充斥着压力与攀比的氛围下成长,孩子总是提心吊胆,担心自己被别人超过,以至于过早失去求知兴趣和生活的乐趣。针对孩子们的这种情况,家长报名少儿语言艺术课程便不能仅仅是为孩子们寻求一种技能,更不能是为了让孩子赢得更多的荣耀,而是应该以塑造孩子健全人格为最高目标,让孩子们在艺术空间,因为被激发求知欲而快乐,因为自信而快乐。因此,家长要正确地认识少儿语言艺术教育,并能理解和支持语言艺术教育。

(二)、开展少儿语言艺术教育的所需的软硬件设施

教学质量是由教师质量、教材质量及学生质量三者结合而成。若想要少儿语言艺术课有保证,经得起考验,则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师“良”,方能育人

语言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所以对于教师的要求会比较高,除了要有深厚的艺术文化素养,也要掌握相应的表演技巧技能。若教师仅是普通话较好,没有掌握相关的艺术表演技能,何谈教“艺”育人呢?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教师除了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淳朴的艺术气质,更要尊重、理解和关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育的温暖并把老师当作朋友。托尔斯泰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教育,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关爱学生相结合,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因此,教师应该把少儿语言艺术教育当作一项崇高的事业,以学生为本,不断的提升自身教育科学的研究能力,用心的去经营和打造它,努力地做到寓教于乐,使孩子能够真实地感受到教师那颗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炙热之心,那颗真心为了孩子好的赤子之心,那颗对生活的一切都充满兴趣和向往的童真之心。

2.“材”精,乃能教人

精选教材是语言艺术教学的重要原则。语言艺术教学偏于实践性,教材也灵活,这就更需要精选。

首先,要突破语言艺术教学的瓶颈,编写出符合少儿发展特点的教材。语言艺术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因此缺乏与之配套的科学的、系统的教材。针对这种情况,多年来,笔者在借鉴前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索,努力求证,终于编写出了适合少儿发展特点,符合语言艺术发展道路的专业教材。多年的实践证明其有利于语言艺术教学的展开,但是我们并不能满足于现状,而仍需不断地探索,尽可能地做到与时俱进,在发展中创新。

其次,采用有利于解放学生表演天性,发展学生创造个性的多种“教材形式”:各种样式的“观察生活练习”;充满活力与想象的“奇思妙想练习”;利于单项培养的“音乐小品练习”“语言动作练习”“人物关系练习”及“性格化练习”等等。 在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觉、视觉、触觉能力的基础上,重视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在内外感觉充分运用的情况下找到艺术的感觉,并进一步将其表现出来。

3、“细”教,才能“养”人

语言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教学,才能使语言艺术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孩子切实的掌握语言艺术。因此语言教学应采用分阶段教学方法。

第一阶段:基础启蒙——这个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教导孩子说好普通话,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走上小舞台,在众人面前能自信的表达心中所想。

第二阶段:专业启蒙——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恰当声训练习和、朗诵、绕口令等基础训练,让孩子逐渐地练就出洪亮、悦耳的嗓音,吐字发音清晰,语言表达流畅,使人乐于倾听;并通过对中外优秀作品的欣赏找到艺术感觉,在潜移默化中的感受到美的存在。

第三阶段:表演基础——这个阶段主要通过形体训练、肢体语言训练等,使孩子逐步做到舞台动作敏捷、协调且富有表现力,并在这个阶段找到舞台真实感觉,主动的去表现美。

第四阶段:表演实验——这个阶段主要通过排练剧目、节目主持等激发孩子们表演的潜能,让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产生真挚饱满的情感,表现积极、自然;并通过参赛、参演的方式,让孩子在竞争中学会坚强,在团队合作中培养集体精神和荣誉感等,最终达到自身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并引导孩子对艺术作品中人物和事件产生真实的感受,培养其感受力,增强理解力,激发其创作的欲望和热情,让孩子们主动、积极地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作品。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阶段性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式的割裂语言艺术的各个要素,而是在进行培养中有相应的重点和难点。在阶段性教学的每个阶段还是会将语言艺术的各个要素融会其中,例如在基础启蒙阶段时也是会通过一些小游戏让孩子对其他角色进行模仿和表演。

(三)开展少儿语言艺术课的方式

语言艺术教学要寓教于乐,并采用艺术体验的方式

1.寓教于乐、

中国男足前教练米卢在执教时曾提出“快乐足球”的理念。当年,他和弟子们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冲进了世界杯,队员们获得了自信,国人也深受鼓舞,这是 “快乐”带来的奇迹。如何将教学知识转换为孩子们容易接受的形式?这是少儿语言艺术教师必须重视的。在教学中我们应遵循“追求童心童趣而不失高雅”的原则,抓住孩子们爱玩的天性,通过游戏来开展教学。例如,在表达 “我爱祖国”这个主题时,笔者并不是进行简单的爱国主义知识教育,而让孩子玩“给妈妈打电话”的游戏,通过情感借喻的方式,让孩子把对妈妈的爱移到祖国上,把想对妈妈的话变成对祖国妈妈说的,让孩子在游戏中去感悟“爱国主义”这个抽象的概念,真正地做到乐中学,学中乐。

2.艺术体验——发现真善美

为了演好人物,作为演员的孩子, 不仅要将台词背得滚瓜烂熟,还要深入理解、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这个过程对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形成起到了推动作用,假、丑、恶、真、善、美,一目了然,歌颂什么,鞭挞什么,显而易见。

来上课的孩子大多出生优越,他们眼中的生活是与苦难、无助无关,然而生活百态更多的是苦难与无奈。只有让孩子们认识到这种现象,才能让他们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并在遇到困难时学会坚强。为此,在教学中笔者重视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情感体验,并在其中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在排演《轮椅上的她》时,笔者领着学生与故事的原型人物——陈丽宇共同生活,亲眼看着她拖着瘫痪的双腿练习走路——举步维艰,却仍面带笑容,看着她连吃一个简单的盒饭都格外高兴的。这样的体验让孩子更深刻的感受到快乐,懂得了‘快乐’的对比是不幸与失去。通过这种方式孩子更直观地感悟生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 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因为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 通过它并回复到它那里去。少儿语言艺术教育通过语言表演的形式,让孩子能够更好的运用语言,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孩子们的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挖掘孩子们的艺术内涵,使孩子们在艺术熏陶中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因此,无论将来孩子从事什么工作,鲜明的个性,坚定的信心,创造的活力都将使他们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 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的人文化建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7.

[2] 陈晶.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与综合艺术课程[J].中国艺术教育,2005(1).

[3] 邓俊超.儿童艺术教育创新与主体性成长[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上一篇:汤阴县学校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下一篇:课外教育——学生素质教育培养的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