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就业难题,发展就业产业,营造就业环境

时间:2022-09-29 03:13:42

化解就业难题,发展就业产业,营造就业环境

摘 要:就业是每一位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和重要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基本条件。促进就业关系到亿万劳动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是社会和谐发展、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为此,十六大第一次正式提出了中国特色的充分就业的目标,把它确定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七大又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社会就业更加充分的新要求。

关键词:就业;劳动力;农民;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9-00-02

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众多、农业富余劳动力丰富、就业困难群体人数较多。加上近些年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三碰头”,使本来就存在的就业困难更加突出。如何解决日益严重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关系,缓解就业压力,成为各级政府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而如何转移农村庞大的富余劳动力,是解决农村问题、农民问题、农业问题的最终出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能部分的缓解人口增长和耕地不足的紧张状况,而且对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农村富余劳动力一旦找不到工作,连最基本的生活费都很难保证,生活的困难可想而知。因此,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不但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所面临的一个极富现实性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稳定、农村国民经济发展和农民能否奔小康的中重要问题。解决就业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之道。因此,为了更好的了解新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我对我所在得叶城县进行了走访调查。

根据2012年叶城县劳务输出工作办公室的统计,叶城县2012年各

乡镇(场区)富余劳动力输出转移工作人员如下如表所示:

从上可以看出,叶城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三月份至十一月份,我在叶城县的调查中发现,比如棋盘乡,是距离县城72公里的一个山区乡,人均耕地0.8亩,90%的学生初中毕业就辍学在家了,而且他们所从事的大多是泥瓦工等体力劳动,收入也比较低。

调查结果:

实践证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有利于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 和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但我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仍然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还没有形成大气候,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我们今后要进一步做好转移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力度:加大农民培训转移就业力度。按照“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的思路,突出抓好农民劳务创收,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在工资性收入方面实现重大突破。坚持把强化技能培训作为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开展语言、技能和法律知识等培训,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稳定就业,并逐步由季节向常年、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移就业。强化订单培训,加强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培养有专长、有技能的产业工人,把转移就业的农民“扶上马、带一程、稳定住”。做好农民外出务工对接、维权和服务管理工作,政府投资项目、援疆项目和落户企业要优先吸纳本县劳动力就业。今后几年,每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8万人次左右,使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到工厂和城镇就业,农民年均纯收入增收366元,力争“十二五”末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就业7000人,成为企业工人的4100人,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达到1520元。全面落实农民培训转移就业的优惠政策。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平台建设,搞好用工信息服务,鼓励和支持发展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服务的各类就业服务组织。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落户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农民在就业所在地安家落户,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步伐。坚决清理各类不利于农民转移就业的歧视性政策,全面落实农民进城就业务工兑现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户籍登记管理等政策,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在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合法财产权利,为农民大规模进入工厂和城镇就业创造良好环境,切实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

上一篇:DPS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下一篇:油浸式变压器事故及其防范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