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戏曲艺术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的考察与思考

时间:2022-09-29 02:54:36

对戏曲艺术民间传承和学校传承的考察与思考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大致通过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文字记载保存,如我们所见到的经史典籍;二是没有文字记载,却广泛流传于民间,通过口耳相传得以传承。戏曲作为一种兼具文学性与表演性的艺术形式,它的流传和保存兼具上述两种形式。作为演出层面的戏曲艺术在民间的传承与存在于我国民间的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采用了“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方式,借助于动作与演唱(或演奏)来维系。“口传心授”是传承中的师传方式,即“教”;“心领神会”是传承中的徒承方式,即“学”。“口传心授、心领神会:的传承方式强调的是用“口”传授“心”的方式,用心感受戏曲艺术的丰富内涵,通过对戏曲音乐的直接演唱和演奏,通过传承者双方之间的心灵沟通和语言的、身体行为的交流手段,使戏曲艺术得以传承。这种戏曲艺术的民间传承方式主要体现出以下特点:

1.直接性。戏曲艺术传承的口传心授,是通过“人――人”“乐――乐”的方式,运用直接演唱、表演来实现的。这种传承方式分为“口传”和“心授”两个层面: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口传”授技,“心授”授法;二者的侧重也不同,“口传”强调摹仿之后的不断练习,“心授”强调用心感悟,在练习的积累上,体会出戏曲艺术表演的真谛。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晤”,通过“悟”,把传者之神传达给承者,承者通过“晤”,体会出传者之神,最终完成戏曲艺术的传承过程。戏曲艺术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直接性,受到了民间文化语境中崇尚感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审美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与情感经验密切结合的认知方法,以把握整体为目标,用间接言语点明运用的关键,重视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2.综合性。戏曲艺术是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杂技、武术等众多因素的艺术形式。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其传承过程中也同样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多集创作、演唱、演奏、和传承于一体,传者和承者两者在整个传承过程中,既是演唱者又是创作者,既是表演者又是学习者。通过唱、念、做、打把戏曲的传承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格局,传承者往往要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体现出全才的培养特征。在戏曲艺术“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所有的艺术表现都集中体现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无声不传、乐随人移”的特点。婺剧传承的综合性特点,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综合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普遍联系的,“天人合一”正是这种综合思维方式的最高体现。戏曲的传承过程,同样受到综合思维方式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综合性质和贯通性质的特点,重视对传承人的综合性、复合型的全方位培养。

3.刻板性与灵活性。中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程式化,所谓程式是指在舞台上不允许有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自然形态的戏剧要素,都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戏曲艺术演唱中的声腔、板式、锣鼓;念白中的韵味、声调;表演中的身段、手式、步法、工架和武打中的各种套路架势,都必须以程式化的特点表现在舞台上。但同时,这种程式化并不是指单一死板的恪守规则,在每次的口传心授中传者和承者或多或少都会根据个人的审美趣味以及自身条件,组织程式性的艺术语言,赋予角色音容笑貌、神情仪态、精神气质等鲜明的外部特征。因而在程式性的口传心授、心领神会中体现灵活性是必然的,戏曲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万变不离其宗”“一曲多变”等规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规范,戏曲传承逐渐由剧团的训练班转移到专业的专业艺术学校当中。目前,专门的戏曲艺术学校主要采取以下教学形式:

1.集体课和小课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金华婺剧团艺术学校为例,婺剧教学的学时为三年,主要采用集体课和小班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般的文化课和戏曲理论课以及第一学年的基本功课主要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进行唱功、念白、表演、剧目课的学习,根据不同行当进行小课教学。第三学年的教学主要以剧目和演出实践为主。学生在第一年的学习中是不分行当的,主要学习以手、眼、身、法、步为基础婺剧基本功和一些基本曲调唱段。学生在学习一些基本唱腔以后,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分行当教学,在第二学年进行的分行当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行当进一步教授相应的唱段。集体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广泛地传授知识。小课教学则较好的发挥了传统艺术形式口头传承的优势,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2.口传和简谱相结合教学方法。在金华婺剧团艺术学校的婺剧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简谱教学,但是在婺剧教学的课堂上,口传心授依然是婺剧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前会将乐谱发给学生,一般采用先唱谱后唱词的方式。但由于学校一般招收13至14岁左右年纪较小的学生,这些学生进校后虽然也会进行声乐课和视唱练耳课的训练,但是对简谱的运用和掌握还是有一些困难,加之浙江婺剧团艺术学校的老师都是该团现任或已退休的演员或老艺术家,他们深知婺剧的传承简单地按谱视唱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依然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即便对于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识谱学习唱段后,也要由教师在简谱的基础上详细地讲解唱段,帮助学生从技术、动作、情感各个方面理解演唱片段。在婺剧的传承和教学中,口传心授和按谱教学既不矛盾也不排斥,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

3.视频教学方式的引进。随着高科技技术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现今的戏曲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了观看录像视频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婺剧经典剧目录像的反复观摩,学生在有效地模仿学习之后,再由老师仔细讲解唱段表演中运用到的技术技巧。

4.结合舞台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就要开始进行表演课和剧目课的训练,根据角色行当进行组合排练,教师既充当导演又要指点学生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学期结束,学生进行彩排演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进行考核。学生要学习一定数量的现代或古代剧目,每学期还要进行固定的汇报表演和实践总结,在第三学年最后一学期的学习中大部分的学生要参与到专业剧团的演出中,根据演出情况,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由专业剧团吸收为演员。

我国现行的学校戏曲教育与中国民间戏曲的传承方式并不相同,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技术层次上,更多体现在对文化的不同认知上。

1.教育目的的比较。教育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施教者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采取怎样的教育过程。对于学校戏曲教育而言,现行教育体系的教育目的主要倾向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戏曲的民间传承体系更看重通用知识的培养。学校的戏曲教育培养的是学生个人的技能、视

谱、弹琴、歌唱、身法等,这些都是以外显的技能作为教育目的,正如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学校戏曲教育处于一种所谓“器物层面”的技能传承水平,缺乏“形而上”教育理念的统筹。戏曲在民间的传承目的,更多是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所有的舞台表演、器乐的演奏都服从于婺剧表演的整体需要。舞台展示目的不仅只为表演,重要的是交流,是一种情绪的体验和释放。这种传承方式发生在民众的普通生活中,具有生活性、民众性和实用性。

2.教育方式的比较。现在的学校教育普遍采用欧洲教育模式,以戏曲音乐为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一般要求学生严格按照乐谱表现音乐内容,无论是唱歌或是演奏,都要求学生完整展现乐谱所标音符、节奏、表情等,有乐谱的情况下,学生有能力将这些物理要素表达出来,一旦失去乐谱之后,多数学生的即兴表演能力就显得不足。与此相比较,戏曲的民间传承方式显得更为灵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戏曲的民间传承中也开始大量使用乐谱,但每个腔句的具体演唱和演奏方法在谱面上是不能完全显示出来的,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紧跟教师,按照戏曲特定的程式进行模仿。通过对唱腔、眼神、手势、身段等方面的模仿将乐谱上无法标明的艺术元素用心领会、熟记于心并最终展现在舞台上。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戏曲教育以专业化的技术和现代化价值观念为目标,无形之中将戏曲艺术缩小成一个个技术代表。戏曲的民间传承,在讲究技巧的同时更为注重实际的操作性,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达到对文化身份的认同,此方面是学校戏曲教育所欠缺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学校戏曲教育应该借鉴民间传播的一些优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结合:一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形成统一,理论课程由戏曲学校的专家讲授,艺术实践则应聘请老艺人及名家、名流走进课堂现身说法。学生在学习戏曲的过程中,走上舞台,亲身感受,加深理解;二是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形成统一,在课堂上,学校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科学性与技术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让学生掌握戏曲基础知识,丰富艺术修养,在课外,应有专业指导老师,定时间、定场所的组织学生进行专业练习;三是校内与校外形成统一,戏曲艺术是具有很强民间文化色彩的艺术形式,因此要多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在戏曲的生成环境中加强对戏曲文化内涵的体验和认知。

上一篇:论Web2.0时代网民力量的崛起 下一篇:美狄亚和子君的悲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