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特殊经济区经济效应影响的文献综述

时间:2022-09-29 01:57:05

关于特殊经济区经济效应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特殊经济区作为各国经济发展引擎的重要一端,其建设和发展水平对各国经济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从特殊经济区对一国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以及经济聚集三个方面进行综述,试图探究特殊经济区与一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最后,在总结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指出这一领域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特殊经济区;贸易发展;经济增长;经济聚集

一、引言

据世界银行2008年估计:全世界135个国家共有3000多个特殊经济区(SEZ),区内直接提供了超过6800万个就业岗位,创造了超过5000亿美元直接与贸易相关的附加值。建立特殊经济区是减少边界“厚度”从而减少贸易成本的一种政策机制设计。我国自1980年成立深圳、汕头、珠海、厦门四个第一批特殊经济区以来,特殊经济区发展很快,这些特殊经济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和排头兵,改革开放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特殊经济区这个“点”实现“计划外运作”和“体制外循环”以获得试验性经验,然后逐步向全国推开,从而使改革开放获得“纵深发展”。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特殊经济区的有关经济效应做了大量研究,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文献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贸易发展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经济集聚效应。

二、特殊经济区:贸易发展效应

Wang&Wei(2010)分析了SEZ对于中国产品出口复杂度的影响,认为相对于其他地区出口产品,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出口结构复杂度和出口单位价值均更高,出口加工区不仅增加了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复杂度,也增加出口的单位价值。Tantri(2011)分析了印度SEZ能否提高贸易效率,认为出口创汇的SEZ和效率高的SEZ之间不一致。吴敏等(2012)研究了国家级开发区对出口贸易的作用,认为开发区显著地促进了区内企业的出口贸易及其二元边际,其中对广度的影响更明显。可见,在研究SEZ对贸易的绩效时,国外学者根据国外SEZ自身特征进行了分区域、分时段的研究,这种思路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主要是以定性研究,鲜见采用计量实证,更没有将SEZ分层次进行研究。这是未来进一步研究特殊经济区经济贸易效应的方向。

三、特殊经济区:经济增长效应

Alder等(2012)通过倍差分析法,研究了中国SEZ内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政策的变化对GDP的影响,发现建立SEZ会促使GDP以11%15%的速度增长。Moberg等(2013)提出官员动态寻租理论模型,比较中国与加纳SEZ的发展,表明:只有在去集权化和异质性官员的条件下,SEZ才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曾智华等(2010)指出SEZ能给当地带来两大收益: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认为SEZ的建立和产业集群是引领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程郁等(2013)以52个国家级高新区数据为基础,检验高新区创新驱动型增长,认为高新区TFP增长率明显高于其所在省区水平。由此可见,关于SEZ的经济增长效应,早期研究主要是定性理论分析,近期研究以实证分析为主,为今后研究提供了借鉴。同时,文献存在多种结论:第一种是SEZ具有正面效应,第二种是SEZ具有面效应或寻租功能。这为未来研究特殊经济区经济增长效应提供了想象空间。

四、特殊经济区:经济聚集效应

Marshall是首个集聚的特定地区称作“产业区”。新经济地理学家从不同的视角研究了空间的集聚机制,假设条件不同其集聚的机制也相异,但其本质特征可概括为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Aggarwal(2011)认为SEZ的传统理论无法充分解释SEZ对印度经济的贡献,提出了基于经济聚集特别是产业聚集,深入阐述了主流经济学忽视的空间、组织、技术和知识等要素,发现产业集聚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致,把专业化产业的另一种方法,以9个地区的SEZ的官员、开发商、企业家和员工的访谈调查得到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经济集聚的方法说明了SEZ能够促进国家产业和企业集群。由此可见,为数不多的这类研究都认为SEZ会产生集聚效应。但是这种集聚效应如何进一步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未发现相应的文献。这同样是未来特殊经济区经济效应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

五、结语

特殊经济区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也是各国经济改革特别是中国改革开发需要尤为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研究特殊经济的经济效应,鲜见全面综合的研究特殊经济各方面经济效应的文献。通过梳理文献可以发现,文献在认识上依然存在局限,这集中表现在如下几点:第一,在研究SEZ对贸易的绩效时,国外学者根据国外SEZ自身特征进行了分区域、分时段的研究,这种思路为今后有关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第二,关于SEZ的经济增长效应,使用的实证方法包括虚拟变量等,为今后研究提供了借鉴。同时,SEZ效应的不确定性为未来研究特殊经济区经济增长提供想象空间。第三,为数不多的研究都认为SEZ会产生集聚效应。但是这种集聚效应如何进一步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未发现相应的文献。这同样是未来特殊经济区经济效应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Wang Z.,Wei S.J.What Accounts for the Rising Sophistication of China’s Exports?[M].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0

[2]Tantri M.L.,Trade Performance of SEZs in India:A Disaggregated level Analysis[J].Journal of Applied Eonomic Research,2011(5)

[3]吴敏,黄玖立.“一揽子”政策优惠与地区出口――开发区与区外地区的比较[J].南方经济,2012(7)

[4]曾智华,李桐.中国两大增长引擎: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它们是如何引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C].中国经济特区研究,2010(3)

[5]程郁,陈雪.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高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分解[J].中国软科学,2013(11)

作者简介:

胡莉莉(1989-),女,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上一篇:浅析现代商业银行支付体系建设 下一篇:会计准则与盈余稳健性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