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漩涡”中的港澳

时间:2022-09-29 01:24:27

有人说香港已经逐渐在消蚀它的传统优势,已经没有独立的能力去应对区域竞争,所以迫使中央在十二五规划中出手。此间,关于十二五规划中被单独成篇的港澳,众说纷纭。CCN记者专访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以期解读个中情由

中央此前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港澳被单独成篇,此间,有人称港澳独立空间被切割,亦有声音指出中央支持港澳之举将大力帮助港澳摆脱产业及区域发展的困境。

十二五规划与港澳

“中央的规划绝不会代替香港自身的规划”,“内地要走出去、走得好、走向哪里,很大程度要借鉴香港的经验”。

据香港《文汇报》此前报道,国务院港澳办主任王光亚年初在京会见香港客人时透露:“‘十二五’规划最后的成文表述,对香港地位的重视、对澳门地位的重视都会超过以前。”

王光亚的话在紧随其后的两会中通过的十二五规划中得到了某种程度的验证。

分析人士称:香港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体现于立足自身,背靠拥有13亿人口、市场广阔的祖国,同时面向世界。“十二五”期间,香港将成为内地经济“走出去”的平台。“内地要走出去、走得好、走向哪里,很大程度要借鉴香港的经验。”此外,中央已定调要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服务业将是一大重点。香港在金融、仲裁、保险等高端服务业领域,可为内地提供帮助。

根据中新社消息:2011年3月16日,中国官方正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规划》)全文,香港、澳门部分首次以独立篇章纳入其中,表明了国家对港澳特区的支持。《规划》提出深化内地与港澳经贸合作,推进海峡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此前的媒体报道称,该章详尽指明了支持港澳提升优势、培育新兴产业及深化内地与港澳的经济合作。

香港政策研究所主席叶国华对CCN记者的分析是,“一国两制”在“两制”方面已经发挥了十几年,而在“一国”方面,如何对香港有利、对中国人民也有利、尤其对中国南部也有利?也就是说,“一国两制”由“一国”互利,变成一个国家共同得利。

多年前,港澳有不少人害怕与内地经济关系过于密切,但近年来,随着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港澳亦有大量声音提出加强与内地联系,以增强抗风险能力,保持持久竞争力。

公开的报道显示:“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开始后,港澳各界希望港澳能在规划中占一席之地。香港特区立法会更通过动议,促请特区政府研究香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定位和角色,积极参与“十二五”规划编制。

但港澳毕竟不同于内地。根据基本法,经济社会事务属于特区政府高度自治范畴。亦提到:中央的规划绝不会代替香港自身的规划,香港不是“被规划”。

港澳优势消蚀之惑

众所周知,香港澳门在中国政局与经济版图中拥有独特的地位。两地的殖民历史曾被内地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篇章,同时,众多的内地人亦从来没有终止过对港澳的向往。在他们眼中,港澳以其高度自由的政治与经济环境,成为一个天堂般的所在。

香港有线电视台记者陈月慧曾向发问,表示香港已经逐渐在消蚀它的传统优势,已经没有独立的能力去应对区域竞争,所以迫使中央这一次要出手。对此,表示:这次《规划》,把港澳单独列为一章,表明了中央政府对香港和澳门保持长期稳定坚定的支持。这样做,不仅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和各界人士的要求,也是对港澳的长期发展有利的。

亦否认香港的传统优势不存在一说。温认为,香港背靠祖国,面向国际,有着开放的自由经济,有着同国际经济接轨完备的法律法规,有着各类管理人才。香港经历了两次金融危机,都经受住了考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地位没有改变。

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香港要注意有一个长远的科学发展规划,重视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努力改善民生并重视教育、科技、服务业。

叶国华认为,港澳的独特优势就是有“两制”的好处,能够享受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面的优势,如言论自由、金融体制自由。但港澳的经济发展太小,以城市为空间的发展空间小。此外,叶认为,香港过去太强调“两制”,对中国了解不足,使得新一代港人对融入中国的准备不足,“因此,在今后跟国内新一代年轻人的互动方面,我们还要加强我们的学习。”

港澳地区如何做到稳步融入 “一国”体系的同时,还能完整保留自身独特的优势?

叶国华注意到,中国逐步进行的改革以及法制的发展,加之香港本身具备的条件,使得这两方面“完全可以做得到”。

此番中央出手,将港澳单独列入十二五规划,叶认为此举不仅显示了港澳地区加快了对大中华的融入,也提醒了港澳各界:“我们跟国家的关系利益与共,港人应清楚今后的走向。”

叶承认,在港澳地区最终融入中国大环境的进程中,也将会有未知的阻力出现。

在叶国华的观察中,当前全球大的政治博弈之中,由于香港所处的特殊环境,导致其随时会卷进大国博弈的漩涡中。北京在地缘方面所产生的种种不利冲突,会将香港变成一个前哨之地,“这一点我们要非常谨慎,也要非常小心。”

港澳“被规划”之辩

在答记者问时,曾指出:在《“十二五”规划》制订的过程中,在香港有一种舆论,说香港“被规划”了。温强调:我们将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认真执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严格遵守《基本法》。中央制订的《“十二五”规划》都是支持香港的发展,中央的规划绝不会代替香港自身的规划。

内地与港澳的经济治理模式不同,长期以来,大国经济政策的制定与国家经济运营模式是以五年一度的“规划”为主,此举曾一度被认为是固步自封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随着时代变迁,这样的方式依旧体现在全国“两会”政策决议中,但是坊间也越来越多地将其关注点从纠结政治色彩的字眼转换到通过此举透视中国国家发展的脉络上来。众多境外媒体无不期望通过“规划”来观察中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走势。因“规划”一词的政治层面意义被认为非比寻常,故而此番港澳被列入相关文本,得到了媒体的大量追问。

曾主动回应了香港舆论关于“十二五”规划制定过程中香港“被规划”的说法。他强调,中央政府将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认真执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严格遵守基本法。他说:“中央制定的‘十二五’规划都是支持香港的发展,中央的规划绝不会代替香港的自身规划。”

港澳被纳入《规划》,与港澳特区的独立性是否有先天的冲突呢?

叶国华认为,首先要搞清港澳的体系,并非是独立的政治实体,作为中国的一部分,港澳在特定时间内有一个过渡期。港澳既有“一国”之优势,也有“两制”之便捷,过去港澳尽得“两制”便捷,如今也应发挥“一国”的优势。“回归”初期,“两制”方面强一些,是可以理解的,但随着中国的发展,港澳若要从内地取得共同利益,一定要在“一国”方面有所体现。所以,“这是顺其自然的做法”,况且 “特区的独立性,并非政治层面的独立性”。

叶国华亦知晓香港有些民众不太适应“被规划”,但叶认为,从客观的地理政治来看,此举无可避免,从法规方面,香港的法制也一定是向“一国两制”中的“一国”逐步增强,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

“如果你现在适应最好,如果不适应你就可以再观望。如果你说边缘化,现在没有谁要把香港边缘化,如果你个人感觉到不舒服,香港是个自由的地方,你也可以自由地生活。”

1998年、2008年,中央曾两度出手挺港。根据此前的传媒报道显示,2008年度中央挺港措施涉及金融、旅游、中小企业、粤港合作等六个领域。有分析称,时隔10年,当香港再次遭遇金融危机时,中央又推出强有力的“挺港”措施。而与10年前(1998年)“挺港”措施主要集中在维持港币联系汇率制度相比,中央在2008年打出的是组合拳,14条措施涉及多个领域,相信会令香港多个行业受益。

三年后的2011年,北京再度出手。

上一篇:“民”到“官”的德昌样本 下一篇:“盛世移民”:中国人的多元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