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不同麻醉方法在甲亢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29 12:05:02

议不同麻醉方法在甲亢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60例ASAⅠ~Ⅱ级甲亢患者择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其中颈丛阻滞20例,全身麻醉气管插管20例及高位硬膜外麻醉20例。分别记录三组患者于麻醉前、麻醉后20min和术毕3个时刻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围麻醉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在麻醉后20min其MAP、HR较麻醉前上升,术毕虽有下降但仍高于麻醉前。治疗组患者麻醉后上述参数稍有上升,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用于甲亢患者行手术治疗具有呼吸循环干扰小,围麻醉期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甲亢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高位硬膜外麻醉;颈丛阻滞;全身麻醉

手术是目前中度以上甲亢患者最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手术切除麻醉的方法,有颈丛阻滞、高位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等,对各种麻醉方法的评价也不一样。我科分别采用多种种麻醉方法对64例甲亢手术病人进行观察,以探讨其安全性和可行性,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7年4月~2010年2月随机选择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0例,ASAⅠ~Ⅱ级。男20例,女40例。年龄28~50岁,平均35.6岁,体重45~65 kg,平均48.5 kg,术前无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将上述60例患者随机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其中A组采用颈丛神经阻滞,B组采用高位硬膜外麻醉,C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各组术前准备充分,基础代谢率均在+20%以下,常规术前肌注鲁米钠0.1g,海俄辛0.3mg。术中采用美国PHLIPV一24多功能监护仪进行监测,在入室后5分钟(基础值)和甲状腺肿物切下时(术中值)即刻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ABG),并记录下这两个时刻的BP、FIR和SPO2。三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麻醉方法在麻醉中,A组颈丛神经阻滞采用C4一点法,用加1/20万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作为局麻药,阻滞效果以抬头困难,皮肤C2~C4区针刺无痛作为满意的标准。B组高位硬膜外麻醉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穿刺间隙为C6-7或C7-T1,常规插入硬膜外导管至硬膜外腔3cm,向导管内分次注入低浓度的局麻药,我们采用1%利多卡因加1/20万肾上腺素作为局麻药,一般注药8~13ml,以C2~C4区针刺无痛,双手无力为阻滞满意的标准。C组气管插管全麻组采用异丙酚、芬太尼、万可松静脉快速诱导,诱导务求平稳,气管导管选用粗细合适,管壁光滑的导管进行气管插管,导管气囊充气应避免过度。术中用1.3%-2%异氟醚吸入维持。术中输液均采用平衡液和血定安注射液。颈丛阻滞组和高位硬膜外麻醉组均常规鼻导管吸氧。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以P

1.3 观察项目: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ABG和SPO2的变化,同时记录不良反应。

2结果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ABG和SPO2的变化如下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均数±标准差(ˉ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上述三种麻醉方法以气管插管全麻组对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且能有效提高PaO2,保持术中平稳。但由于甲亢手术的时候,最好能让病人能够应答,以了解发音情况,避免损伤喉返神经,而全麻组不能做到。颈丛神经阻滞对BP、HR的影响与高位硬膜外麻醉组相比差异明显(P

甲亢手术中的心血管反应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给麻醉带来很大的风险。甲亢手术的麻醉以往大都选择颈丛神经阻滞,这是因为术者强调术中患者能正常发声应答,以免手术误伤喉返神经。颈丛神经阻滞镇痛欠完善,持续时间不够长。

参考文献

[1]王 平. 胡毅平. 纪达余. 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关系 [J] 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2.

[2]黄志莲. 胡明品. 苏尔瞻. 气管插管和置喉罩应激反应的比较 [J] 浙江临床医学 2003 5.

[3]鲁连桂. 外科护理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清化活血敛疡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效果分析 下一篇:自拟扶正固本汤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