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

时间:2022-09-28 08:17:02

试析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有着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是,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其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相应的对策来对其进行处理。本文通过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方法,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对当前的市场经济有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就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对不平衡的经济发展进行相对平衡的要求;第二,尽可能的缩短地区或者省份之间的经济差距,通过相关控制方法拉对其进行相关的调整,从而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房屋内;第三,构件了一个区域分工协作系统,利用切实可行的分工处理办法,来对区域经济或者相关的产业结构进行适当的协调处理。第四,对国家经济投资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化的分工处理,使得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第五,可以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平等竞争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区域中的经济关系得到很好的调节。

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也已经将应用到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有利于区域经济高效增长,还将区域之间存在的经济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有效的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其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它指的并不是指的单方面的协调发展,而对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各种关系的一种调节。也就是说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对区域经济中所有经济关系和区域间总量的调整都是属于区域经济中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区域经济在调节时,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第二,互制性。人们在对区域经济进行调节时,在不同的区域中其经济变化的情况和发展的前提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且在部分区域之间好存在着相应的障碍,这就使得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互制性,这就需要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从而尽量减少区域之间存在经济差额。

第三,动态性。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属于一种动态概念,其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调节工程的中主要内容,可见发展是协调的基础

三、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主要问题

1.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地区倾斜

从1980年起、从投资的地区结构来看、国家改变了重点建设中西部的格局、对东部沿海地区投资的比重逐步增大。1953~1980年间、东部沿海地区所占全国基建投资额的比例仅为4.6%“、六五”期间则达到了50.9%“、七五”期间达到56.0%。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推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优先发展。

2.区域之间的利益磨擦和冲突

由于区域经济封锁、产业结构趋同化等现象、阻碍了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地区间为争夺原料而发生的各种经济磨擦和矛盾严重。如流通领域中的无序状态加剧;区际经济关系恶化、直接妨碍了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合理流动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同时、在区域利益体系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也有一定的利益之争。

3.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

长期以来、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以资源耗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和经济社会等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的思考

从区域经济现状与问题出发、如何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实现各地区间的共同繁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异、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加强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国家政策扶持与国家财政支持;而且要利用彼此区域经济优势、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要素整合、集成优势、实现合作各方互利共赢;更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

1.加大财税政策调整

优化税制结构、调整流转税与所得税比重、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必须从优化我国税制结构开始、增强税收的收入分配功能。流转税与所得税在实现税收政策目标上具有不可相互替代的功能和特点、只有二者相互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共同构成主体税种、才能有效地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目标、才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转变政府职能是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主导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府行为、则是制约区域利益关系格局的主要方面。长期以来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实际上就是行政区和经济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消除这些矛盾和冲突、最重要的就是要转变政府职能。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不仅需要市场的有效调节、更需要政府这一“有形的手”通过宏观调控加以有效解决。政府在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完善法律法规

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积极干预、仅仅靠市场机制不能自然达到统筹、协调和平衡。政府调控经济社会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定、实施政策、提请立法机关将成熟有效的政策制定为法律、依法规范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秩序。

五、结论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不仅有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还为我国区域经济的控制管理提供了前提条件。不过,虽然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其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其在对区域经济进行合理调节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就对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按照我国相关的法律规范,采用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来对其进行处理,以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艳秋,杨福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9)

[2] 周静.关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的几点思考[J]. 改革与战略. 2009(08)

上一篇:刍议自动化仪表维护技术 下一篇:浅议承接服务外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