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

时间:2022-09-28 07:10:16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 重度颅脑损伤;护理对策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病情重,病情变化快,随时可能发生脑疝,若不及时发现,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常危及病人的生命,死亡率高达30%-60%。对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及早诊治和加强护理是提高抢救治疗效果的关键。

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科室收治重型颅脑外伤47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9例,年龄7-78岁,GCS评分4-7分。其中开放性颅脑损伤4例,硬膜外血肿17例,脑挫伤9例,急性硬膜下血肿8例,脑实质内血肿10例,出现脑疝12例,施行手术32例,治愈26例,好转9例,死亡12例。

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神志、瞳孔变化,床边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时掌握病情的动态信息,为医生判断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当病人出现双瞳孔不等大时,立即遵医嘱予脱水剂应用,做好术前准备。当病人出现呼吸道梗阻时,应及时给予吸痰,清除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痰液或呕吐物阻塞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有舌后坠呼吸不畅者应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轻度的舌后坠可将病人头部置于侧位。必要时施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对通气不足患者尽早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3 护理措施

3.1 加强基础护理

3.1.2 皮肤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应常规抬高床头10°-30°,卧气垫床,按时翻身、拍背、肢体按摩。每天温天擦浴一次,保持患者清洁、舒适,保持床单位平整,无皱褶。

3.1.3 输液的护理 应严格控制输液的速度,40-60滴/min左右,但应用脱水剂甘露醇时快速输入,250ml要在15-20min内点滴完,正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出量可作为估计入量的基础。

3.2 引流管的护理

3.2.1 负压引流的护理 负压引流液正常是淡血性液体呈粉红色,如引流液为鲜红色则应判断病人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汇报医生。如脑脊液漏时常引出无色澄清液体,一般术后2-3天拔除引流管。

3.2.2 脑室引流的护理 保持引流穿刺点敷料清洁干燥,定时更换无菌敷料。引流管道要保持通畅,不可压于患者头下或折曲管道,翻身时注意避免牵拉引流管。若发现穿刺点敷料潮湿,应及时查明原因,检查引流管是否滑出或堵塞,并通知医生及时采取措施。对躁动的病人适当约束,防止引流管脱出,每天正确记录引流液的量、色、质。保持引流装置密闭无菌,严禁在引流管上任意穿刺,否则会引起细菌感染及脑脊液的渗漏。脑脊液培养每周需做1次,根据培养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每天更换脑室引流袋1次,更换时严格消毒接头处,禁止提拎引流袋,以避免脑脊液倒流引起颅内逆行感染。拔管前试夹管,无不良反应才能拔管。

3.3 呼吸道护理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及时吸痰,并注意吸痰动作应轻柔,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使用一次性的吸痰管以防止交差感染。应注意观察呼吸音、呼吸频率和节律,并做好记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病人要做好气道湿化,可采用微量泵持续滴入法,微量泵上装载50ml注射器(抽吸50ml注射用水)连接延长管及5号无菌头皮针,将针头斜面插入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管道连接的软管上,调节好推注速度为8ml/h进行持续气道湿化[1]。

3.4 消化道护理 对于应激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一旦确诊,应及时禁食,行胃肠减压,并给予止血、输血等治疗。鼻饲前应抽吸胃内容物,判断是否有胃潴留或胃出血,若胃潴留>60ml应延长管喂间隔时间,如有消化道出血应鼻饲止血药、冰盐水等[2]。重度颅脑损伤的病人因为长期卧床致肠蠕动减慢、排便反射抑制等原因常会发生便秘。患者用力排便可使颅内压增高从而诱发脑疝,所以要保持其大便通畅。注意在患者膳食中加入适量的维生素,注意水分的补充如有便秘及时处理,如服用果导,麻油等。

3.5 泌尿道护理 密切观察尿量、色的变化,会阴擦洗每天二次。采用封闭尿袋等密闭式引流系统,不常规进行膀胱冲洗,除非为防止血凝块或黏膜阻塞。定期做尿细菌培养。

3.6 高热护理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常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会发生中枢性高热。高热时体内新陈代谢活动加速,使脑细胞耗氧量增加,从而加重脑细胞水肿。患者体温控制在38°以下是理想状态。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流通,室温28-30℃,湿度40-50%,每日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并定时进行空气消毒。高热以物理降温为主,可给病人温水擦浴、酒精擦浴,或用冰矿泉水瓶外裹包布或卫生纸置于腋下、腹股沟、颈两侧等大血管处,或者用冰毯、冰帽降温。降温治疗时应密切观察冰毯接触部位皮肤情况,将冰毯垫于薄床垫下,避免患者皮肤直接接触冰毯,防止冻伤。

3.7 脑脊液漏的护理 对于脑脊液漏的病人要将床头抬高15°并给予仰卧位,将一块消毒纱布盖在鼻道和耳道外面并在头下垫干净治疗巾保持清洁,如被污染浸湿及时更换。对于脑脊液漏的病人禁止腰穿、禁止外耳道和鼻腔冲洗、禁止药液滴入、禁止外耳道堵塞;同时要告知病人不打喷嚏、不擤鼻涕、不能做剧烈运动;为预防颅内感染,应配合医生合理应用抗生素。

3.8 康复护理 急性期保持肢体功能位,床上被动肢功能锻炼。恢复期鼓励患者活动肢体,每次30min;鼓励患者活动瘫痪肢体,让关节保持功能位。听力障碍者,多与家属交流、多听音乐。语言功能障碍者鼓励患者发音,教简单数字等,语言:由简到繁,字——词——句。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重,发展迅速,护士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制定有效的护理计划,实施连续的整体护理,才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孙玉姣,贡浩凌.两种不同液体气道湿化效果比较.护理研究,2005,19(12):2708-2709.

[2] 李耐凡,李湘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早期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实用神经疾病杂志[J].2005,8(4):107.

上一篇:以家庭为单位的糖尿病护理干预及体会 下一篇:78例乳腺癌病人的术后化疗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