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经贸教育规律 培养经贸事业人才

时间:2022-09-28 06:21:48

把握经贸教育规律 培养经贸事业人才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十几个年头,在这一时期,社会各领域都呈现出巨大的变化。作为世界经济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们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经贸教育和人才培养便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

一、重视经贸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对外经贸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有其内在的共同规律;同时,又有其外在的特殊性,诸如外语教学与汉语教学的关系、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关系、西方市场经济与中国市场经济的关系、中外教师不同思想体系的关系,等等。一直以来,这方面的研究不够,使对外经贸教育特色不足,严重影响了经贸人才的培养。因此,未来的经贸教育,应把经贸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充分反映到教学活动中,使其成为经贸教育的理论依据。

二、提高经贸教育质量的途径

教学法的规范化与个性化。对外经贸教育应当符合国家教育规范,诸如,所有教学课程的设置都要具备下述内容:教学大纲、教材、参考书、题库和配套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强调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讲各种理论的内在联系及区别,把重点、难点放在中外经贸关系上等。在上述规范教学基础上,允许部分课程以西方经贸理论、实务为主体,尊重外教观点,并采用其教学方法。

抓好教师的教案。教学是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中心进行的,其教学组织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教案,特别是外教的教案要符合规范。在教学中,应严格审查教师的教案内容;教案应在教研室共同讨论后形成,不可放任自流。

“堂上”与“堂下”的结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与此同时,国际经贸迅速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涌现,一些经贸问题会成为热点。因此,在坚持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通过有组织的学术讲座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弥补“堂上”教学的不足。

加强教学法的研讨。定期研讨教学法,特别是外教法有助于探索和理解经贸教育的特殊性,有助于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实现老中青教师及外教的传帮带,达到提高整个教学水平的目的。

三、实现经贸教育目标的办法

加强经贸研究。科研是提高经贸教育水平的基础。经贸教育的科研工作要面向学科和专业建设,面向经贸事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和热点问题。学校要确立核心课程,要办好学术刊物、学报。对学术团体的研究活动作有机规划和统筹安排。

落实世贸组织规划。世界贸易组织与其所负责实施管理的协议与协定关系到我国对外经贸环境和经贸教育内容的构成。因此,亟需把世贸组织的相关内容迅速落实到经贸教育中,诸如反补贴、反倾销、政府采购、技术性贸易壁垒、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农产品贸易、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等等。

培养经贸企业和世贸组织专门人才。我国在“入世”后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必须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能面向国际市场、适应国际竞争、富于开拓精神、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这些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是:第一,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思想和心理状态良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现代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第二,知识结构上交叉复合。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以专业知识为主干,以世贸组织所需的各种知识为分支。既精通专业与管理,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既具备国际经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又了解有关国际化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社会政治等方面的知识。第三,在能力结构上应多元复合。国际市场的竞争,要求参与者有较强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有熟练的外语会话、公关和谈判能力,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经贸院校或经贸学科的培养目标就择业对象而言:中专和大专应以具体操作、实务为主;本科应以实务、经营为主;硕士研究生应以经营管理为主;博士研究生应以管理决策为主。就世贸组织而言:各院校可从高年级挑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世贸组织谈判人才的培养,为国家的世贸组织工作服务。同时,还可从有关单位挑选一批具有世贸组织知识和谈判能力的人员,进行高层次的培训,为进行重要谈判提供服务。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下发展对外经贸,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贸理论、人才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同时,也要辅以我国经贸发展中的实际情况,这样方能培养出符合对外经贸事业发展需要的可用之才。

上一篇:多方渗透,抓好聋生德育教育 下一篇:架设生活数学之桥 沟通数学生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