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煤炭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应用

时间:2022-09-28 05:12:33

21世纪煤炭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应用

摘要:鉴于国内现阶段会计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作为国家的重点产业,其进入会计信息化时代是必然的。煤炭企业会计各核算单位的信息化系统实行统一标准,统一计算机硬件标准、统一采用成熟的核算软件,会计核算信息化在日常核算中得到广泛应用,工资、固定资产、材料、往来、成本等独立核算模块体系较为完善,基本满足了各单位独立核算的需求以及集团公司内部报表汇总和合并的需求。

关键词:国有煤炭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资金预算管理

煤炭企业作为国家动力能源的主要生产基地,由于其单一性、生产销售、管理复杂等方面的限制,会计信息化并未进一步获取煤炭企业的认可。特别是在中小型煤矿,决策层的思想还停留在“产量是第一”的观念上,固守着“产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重生产轻管理,重产量轻产效,重制度轻执行;加之企业现有会计软件功能的局限性、缺乏具有综合能力的会计人员、资金短缺、业务链脱节等诸多因素,会计信息化被定格在会计电算化层面上,会计软件现有的功能没能得到充分的应用,会计人员的管理决策职能被拒之门外,生产、供应、机电等各职能部门没能与会计部门形成网络化的信息资源,领导层的决策依据停留在财务部门的“死数据”上。有的煤炭企业甚至出现了“年年产量创新高,年年亏损创新高”的局面,剔除市场供求等外部因素,企业内部管理亏损又是多少呢?煤炭企业走出陈旧的会计核算模式,走出会计电算化,实现会计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会计人员职能的转换,更是企业领导层思想的一次重大变革。

1 建立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平台

大多数煤炭企业的财务部门都是以一个独立的核算中心存在,即使实现了财务部门内部会计软件的网络化,也没有实现企业供应、生产、安全、销售等部门业务链沟通与网络衔接。财务部门作为企业信息源中心,孤立地提供着企业经营信息。建立财务业务网络化信息平台,就是打破财务部门现有的孤岛形式,通过企业内部局域网,在财务部门建立企业信息源集散中心,将财务部门以外的外源信息,包括企业的采购、生产、计划、库存、销售、项目管理等基础信息汇集到企业的财务中心,将这些信息与企业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财务预算、综合测试、对比分析等手段进行财务决策,为煤炭企业提供真实、准确、有据的经营信息。以供应部门的储备资金为例:在资源共享的前提下,生产部门依据生产计划提出生产物资需求;供应部门根据生产需求及材料库存,制定采购计划,这些信息都通过网络平台传输到财务中心;财务中心通过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资金计划,并将资金使用批准情况,通过信息平台反馈给供应部门,供应部门再进行合理的采购。在这种信息平台的支持下,财务中心实现了事先控制,不仅使有限资金利用价值最大化,同时可以对供应部门的储备资金进行监控,在遏制储备资金超储的同时,也防止了库存材料储期过长、被技术淘汰的现象。

2 创建财务会计信息化系统

建立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就是要将集团财务中心成为群岛中的中心岛,运用信息技术建立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财务管理平台。集团财务信息化系统应建立五大模块:1)会计核算子系统:集团公司规范各下属各单位统一的会计核算办法及操作系统,完成对基层单位的账务处理的监控。2)资金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将下属各单位的资金可操作权限收归集团所有,便于集团公司对全部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调配,优化资金运作。首先,要建立集团网银系统,进行分级授权,通过电子流程完成资金审批、授权、网上支付。然后,网银系统自动生成资金管理系统信息,自动按日归集、按日下拨周转资金。集团内各单位通过资金管理系统,查询授权范围内的资金账户。3)预算管理子系统:通过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实现集团公司年度收支计划。事先编制预算下达财务限额;事中主要对超标事项警示加以控制;事后分析考核预算执行情况。4)决策支持子系统:整合所有相关子系统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不同模式的表格、图形分析,提供不同的决策依据。5)辅助子系统:主要是实现财务数据与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跨部门的共享,完成会计核算、日常管理、财经法规、工商税务等的辅支持。网络架起集团公司与下属单位沟通的桥梁,达到内外数据共享,集团信息化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辅相成实现集团财务的集中核算。

3 会计软件的二次开发利用

用友、企业之魂等会计软件为煤炭企业会计核算打开了方便之门。不同软件有其不同的擅长领域,比如企业之魂的最大优势就在于它的报表功能,它将会计凭证、账簿、报表联结成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在完成编制凭证的同时,也完成了会计报表的生成。但其预算管理子系统、决策支持子系统,以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融通并不完善。当会计核算子系统和资金管理子系统生成数据时,无法实现与预算管理子系统中预算数据对比,判定是否超预算,对超预算部分不能得到预警提示等,都是该软件有待开发之处。软件的二次开发、换代升级就是要满足企业财务管理在不同方面的需求。

4 激发会计人员综合潜能

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不仅是会计人员职能的转换,更是一次思想变革。仅会计核算中,不会事前预算和事后分析、决策,那你就不是一名合格的会计。长期以来煤炭国企“铁饭碗”的思想,对会计人员来说根深蒂固,既没有学习的压力,也没有学习的动力,不能熟练操作会计软件的人员占到 70%以上,有的会计人员甚至不会软件的基本操作。只有系统管理员能熟练掌握会计软件,已不能适应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激发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已势在必行。首先,建立奖励机制。能力与经济挂钩,是挖掘会计人员综合能力最为有效的手段。会计岗位无轻重之分,企业可以通过会计职称、学术论文研究、组织专业技能比武、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评比等多种形式评选,对选拔出的业务骨干、拔尖人才进行嘉奖。能者多得,从根源上促进会计人员自发的学习意识和自我潜能的充分发挥。其次,实行授权机制。充分赋予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管理权限,从而获得科学准确的财务分析决策数据。事前预算、事后分析决策,对煤炭企业几乎是个盲区。只注重收入的取得,忽视成本的预算和浪费,成为多数煤企亏损的症结。如何降低可控成本的浪费;如何纳税筹划进行合理避税;如何提高材料的回收复用降低原煤制造成本已不再是信息化会计的题外话。通过授权机制,会计人员有效行使管理权限,运用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真正实现参与企业管理的会计职能,对企业将要发生、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事先预测;对已发生事件进行分析,如何保持有利因素良性循环,对不利因素要究其原因,如何合理规避,怎样吸纳转化,为决策层提供事前的预算数据和决策依据,事后的分析结论和影响因素。最后,创造竞争机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竞争上岗是打破煤炭企业“铁饭碗”的思想的最佳途径,也是企业吸纳综合性会计人才的有效方法。会计工作本身就是个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煤炭企业会计的“不变性”,抑制了会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适者生存,科学的竞争机制,为煤炭企业会计新生力创建了展示平台,也创新了压力产生动力的环境机制。

5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种全新的会计思想理念,将快速发展并逐步渗透到整个会计领域。会计信息系统将成为:企业外部环境市场信息源的收集地;企业内部信息资源自动化处理地,企业内外部综合信息分析和决策中心。会计信息化的完善,使财务中心真正成为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核心系统。会计人员从传统的记账算账模式中解脱出来,更多的与财务管理、金融分析、风险管理、投资决策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相结合,最有效地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煤炭企业必将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下大幅受益。

上一篇:做好统计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下一篇:电子商务时代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