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能源瓶颈成因及破解对策

时间:2022-09-28 03:35:05

辽宁能源瓶颈成因及破解对策

[摘要]辽宁能源一直是制约辽宁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其形成原因主要来自于发展阶段、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政府导向等因素的影响。突破这一瓶颈,应该做好强化节约用能、革新节能技术、优化能源结构这样三篇文章。

[关键词]能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4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7)01-0035-02

建国以来,辽宁能源生产发展很快,在全国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作为在工业化初期建设起来的以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辽宁的能源消耗增长远远比能源生产速度快。从1970年以后,辽宁能源生产就开始停滞不前,与此同时能源消费却迅速增长,能源瓶颈现象逐渐显现。

一、能源瓶颈主要成因

(一)发展阶段因素

一是当前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技术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经济管理水平也比较落后和粗放。同时,由于面临内部体制变革与外部国际竞争的压力,政府和公众都迫切需要享受经济腾飞的成果,在延续了促进工业化政策导向的同时,也默许了高能耗、粗放型生产模式的长期存在。经济的粗放增长势必造成能源利用效率的低下。据有关资料显示,从单位GDP能源消耗看,辽宁能源利用效率仅为30%,比工业发达国家低近20个百分点,仅仅相当于工业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效率水平。主要工业产品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高30%,主要耗能设备效率低20%。[1]

二是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能耗强度呈倒“U”字形走势,也就是说,随着进入工业化阶段,能耗强度逐渐攀升,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阶段,能耗强度达到最高,到了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能耗强度不断下降。而根据钱纳里模型,辽宁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变三阶段(初级产品生产阶段、工业化阶段和发达经济阶段)中的工业化阶段,而且处于重工业加速发展的工业化中期阶段。在现有经济格局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都要依赖重化工业的拉动作用,由此带来的高能耗和高污染,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三是辽宁已进入快速城市化时代,城市化不仅影响着公众的生活方式,而且也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类投资的需求,强化了高能耗的增长方式。

(二)经济体制因素

当前辽宁仍未完全走出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的阴影,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有资料表明,2000年辽宁省在内地31个省份中,其市场化程度指数居第10名,其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市场化指数为第15位。近些年,不论是投资,还是年度工业产值,政府指令干预国有企业经营活动的现象在东北地区依然存在。加之这里国有资本比重接近70%,东北因此被称为“最后的计划经济堡垒”,市场配置资源的主导作用尚未真正形成。[2]而计划经济时代实行的以重工业为导向、以对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大规模低效利用的政策在这里仍根深蒂固,许多人已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认为促进经济发展就必须上大项目,搞大工程,偏重鼓励投资发展高能耗的重化工业来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另外我国现行的许多管理体制还存在着缺陷,缺乏对节能改造的鼓励与支持。据报道,中国节能投资公司曾希望对某市路灯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预计改造后可节省费用15%,即825万元,但这个项目最终流产了。主要原因是当地路灯管理部门的主要经费来源于财政预算,按照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一个单位每年的预算支出是按照上年实际支出情况来核定的,如果今年由于节能改造减少了825万元支出,明年财政拨给它的经费就会减少825万元。也就是说,路灯节能改造虽可造福整个城市,但对路灯管理部门本身却有损无益。[3]

(三)产业结构因素

一个地区三次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直接影响着能源效率的高低。以目前产业结构计算,第三产业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工业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全国能源消费将减少2499万吨标准煤,万元GDP能耗将降低0.018吨标准煤。[4]辽宁的工业化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跨越方式实现的,产业结构是以重化工业为主,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辽宁工业就呈现出“三老两差”(技术老化、设备老化、产品老化、竞争能力差、经济效益差)的局面,加之对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技术革命反应不灵敏,直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提出“两高一深”的发展方针,但对高新技术特别是对电子产业的发展投入少,扶植的政策力度也不够,对规模小、组织散的第三产业更是不屑一顾。从改革开放以来增长率大于1的产业个数看,广东、山东、福建等省份都在20个以上,其中广东为30个,且这些产业主要是新兴电子、新兴机电。而东北整个地区高增长行业仅为5个,且为石油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采选业、电力工业等传统产业。产业结构绩效低成为辽宁经济增长的最直接表现。[5]据有关部门统计,辽宁电力、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等高耗能行业的主要耗能设备效率低下,这些行业的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比国际水平高50%。[6]

(四)政府导向因素

一是由于缺乏基本的“经济理性”约束及对权力的约束,一些地方政府仍热衷于追求地方利益和短期利益,以GDP论英雄,围绕政绩追求、形象工程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在经济发展思路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盲目和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思维模式,地区之间相互攀比,把增加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手段。这不仅加剧了能源供求关系紧张的矛盾,而且影响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2006年又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地方领导换届比较集中的一年,行政主导的投资骤然增多,“当南部产业结构正在变轻,大能耗项目开始受到限制,北部地区却迎来了重工业发展时机”[7],带来的结果是能耗指标仍然处在高位运行。

二是政府本身就是耗能大户,政府机关平均每人的能耗是居民能耗的4倍。[8]据新华社报道,我国政府机构的能源消费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而政府机构节能潜力为15%到20%。[9]“在家节能在办公室不节能”现象普遍存在。据报道披露,某政府部门在辽宁某市召开的一个会议上,室外冰天雪地,室内炎热如夏;窗外明明艳阳高照,窗上却拉着厚厚窗帘,室内则灯火通明。[10]这既造成了大量能耗,也让百姓对于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大打折扣。

二、破解能源瓶颈对策

(一)强化节约用能,提高用能效率

1.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积极配合全国能源产业的市场化改革,以建立包含环境成本在内的各能源合理比价体系为重点,打破能源产业垄断经营的局面。建立全新可持续发展的考核体系,限制政府对经济事务的影响,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由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尽早使市场机制在辽宁能源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2.完善配套的法规政策,强化节能法的强制性和权威性。现行的节能法总体上属于一部倡导性、引导性法律,不仅不够强制性和权威性,而且缺少配套的法规政策,要使其发挥作用,就必须完善相关条例和规章制度,明确执法和处罚主体,强化节能监察,并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节能鼓励政策。

3.建立有利于资源节约的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来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要把过高的能耗降下来,最根本的着力点就是调整高能耗的产业结构。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发挥比较优势,形成装备、造船、钢铁、汽车、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基地,通过产业群联动,整体振兴。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发展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严格控制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产业的发展,坚决淘汰严重耗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能力。

(二)革新节能技术,强化节能意识

1.大力支持科技创新,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技术创新平台。重点要推动科技体制创新,促进技术与经济紧密结合,大力鼓励“产学研”联动,优势互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大对能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的攻关力度,找寻后备能源,组织开发有重大推广意义的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努力突破技术瓶颈,大力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后发优势。

2.培育规范的能源管理、服务专业机构(公司),建立节能长效机制。要尽早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专业机构(公司),包括技术研究机构、评估检测机构、规范服务公司等,给节能降耗创造一个良好的管理服务环境。

3.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辽宁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必须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放在经济发展的优先位置上,要按照循环经济的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向环保、科技含量高的方向转变,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气物高效回收,保护生态环境,最终形成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和谐局面。

4.政府先导、全民参与,形成崇尚节约、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应大张旗鼓地开展国情教育,宣传节约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营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氛围,树立节约先进典型,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普及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制定一套倡导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行为模式和行为规范等等。

(三)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承载能力

1.实施多样化战略,大力开发优质能源和新能源,加快能源结构优化步伐。以培育市场的发育和推动市场化进程为先导,培植一种强大的能源持续发展动力机制。给予积极的财政、政策扶持,以培植多元主体参加的能源建设机制。建立有效的投融资机制,以股份制为纽带,引导各方面资金参与能源开发,为能源企业在国内外资金市场上募集资金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能源瓶颈。充分利用辽宁沿海沿边和近俄蒙优势通过市场充分利用全球能源。通过技术设备引进,提高辽宁能源开发利用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加强人才引进和交流,把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建立一支适应辽宁能源产业发展要求的高水平人才队伍。鼓励省内有实力的能源企业参与国外和省外能源开发,通过参股、合作等方式开展跨国、跨省经营,开拓国内外优质能源供应渠道。

参考文献:

[1]张春红.辽宁能源战略规划出台大规模电源建设开始[N].辽宁日报,2004-12-15.

[2]王建华、王淮志、高广志.振兴东北中国着手攻破“最后的计划经济堡垒”[DB/OL].新华网,2003-10-11.

[3]李柯勇,刘铮,邹声文.能源浪费未有效遏制节能不过关应“一票否决”[DB/OL].新华网,2006-06-18.

[4]杨涛.中国破解能源危机:解铃还需系铃人[N].中华工商时报,2006-07-17.

[5]高慧斌.从全球视角看辽宁结构调整[N].辽宁日报,2005-11-21.

[6]吕政,张春红.打一场与粗放对垒的节能攻坚战[N].辽宁日报,2006-07-07.

[7]陈芳,郭奔胜,梁鹏.结构调整未“伤筋动骨”GDP能耗指标考验中国经济[N].市场报,2006-08-07.

[8]张显峰.我国GDP能耗是日本8倍能源过度消耗三大原因[N].科技日报,2006-03-13.

[9]冯晓芳,谢登科.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节能?[Z].新华社,2006-08-05.

[10]徐扬.会议浪费触目惊心[N].今晚报,2006-01-13.

上一篇:辽宁与俄东部地区经贸合作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下一篇:加快构建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