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主干光缆综合承载分析及建设策略

时间:2022-09-28 03:12:52

接入主干光缆综合承载分析及建设策略

【摘要】 随着光纤到户、无线基站、政企光纤专线等业务对光纤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通信运营商如何部署一张适应需求、科学合理、投资节省、易于运维的主干光缆网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关键词】 主干光缆 光配线区 业务承载分析

一、光缆网的现状

1、主干光缆网现状。自电信业重组、电信体制改革之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均成为全业务运营商,期间三大运营商主干光缆网的发展亦因其起点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全业务承载特征,如中国电信形成以固网接入点为中心、无线基站光缆相对隔离的光缆网现状,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形成以无线基站为中心、以基站辐射固网接入的光缆网现状。总的看来,三大运营商主干光缆目前均以业务融合的思路在承载着各类业务,但其在业务承载能力、满足业务差异化需求、网络业务的服务与融合方面还有所欠缺[1]。

2、现有接入主干光缆网存在问题分析。在城市区域,接入光缆建设前期,由于各大运营商业务类型单一、网络规模较小、客户数量较少,其在主干光缆规划建设中,往往采用以开通为目的、“见子打子”方式来解决客户和自身网元的光纤需求。但随着电信业重组,特别是在光纤到户、视频监控、无线基站等业务对光纤纤芯资源需求产生爆发式增长之后,仍然采用“见子打子”的建设方式就直接造成网络层次混乱、交叉覆盖严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等后果。

二、接入主干光缆网的建设策略

2.1城市区域主干光缆建设策略

策略一:按照“业务融合,分层分区”、“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开展主干光缆网建设工作。对城市区域主干光缆进行统一规划,光缆网络作为业务网的基础核心,需要首先进行统筹规划,在充分考虑了技术、网络、光缆网现状、机房与管道等情况的基础上,再根据各类业务的需求情况开展有计划的建设。

策略二:按照网格化的规划方法进行接入光缆网规划,以便构建一张结构清晰、分层分区、资源配置合理的开放型主干光缆网;网格化规划注重光缆网分层分区原则,它主要基于规划区域的经济发展、接入的用户数量及密度、区域发展策略等情况的系统分析方法。所以基于这些因素,应该统筹性的将诸如固网宽带、大客户接入和移动通信等业务分层分区的融入到网络规划之中。

策略三:通过主干光缆结构、配纤方式的科学设计形成一张能满足无线基站、政企客户、公众客户等不同需求的光缆网,如无线基站成环需求、高价值政企客户多路由安全保护需求、公众客户和低价值政企客户低安全保障需求等。一般来说,主干接入光缆如果按照环网结构进行规划设计,会采用96~288的芯光缆,这一数据主要按照地区业务需求量的大小来进行实际设计。在分纤方式上,采用独享纤芯+共享纤芯+预留纤芯的方式进行纤芯分配,一般要求每光交点的独享纤芯不少于24芯、公共纤芯不少于24芯。

策略四:建设的主干光缆网需考虑PON接入技术树型或星型组网结构、加入分光器后的光衰需求。根据目前语音、普通宽带业务一般采用PON接入技术解决,以节省纤芯资源,但PON技术典型特点是点对多点、光链路衰减大、用户安全保障需求低。为此,在以综合业务承载为前提规划建设的主干光缆网,既要兼顾无线基站、重要大客户业务的安全要求,又要特别考虑PON接入类业务的接入距离要求和分光器对纤芯收敛后的芯纤配置。一般以OLT中心局为中心进行光缆网整体规划,光链路全程光衰不大于28dB暨等效全程光缆长度控制在10km范围以内。

2.2农村地区主干光缆建设策略

策略一:以现有基站光缆、接入网节点光缆为依托进行主干光缆建设,尽可能利旧现有光缆和杆路资源,以节省光缆建设投资;农村地区主干光缆由于建设滞后,所以有些地区的主干光缆设备较新,所以要根据地区的现实状况进行新接入主干光缆的铺设。要本着工信部资源共享的要求和原则,在建设方式上采取合建、租用或购置的方式等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省建设资金的投入。

策略二:根据农村用户分布、地形特征、光缆路由资源等进行区域划分并合理设置主干光缆汇聚点,以形成分区明确、层次清晰的接入光缆网;对于一些主干光缆网络设备相对老化的地区,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改造建设措施来进行资源的重新分配,而对于设备使用程度还较新的地区要采用主干线路上添加资源设备的方式,比如在主干层上接入光交箱等设备,以便于光缆向配线层的延伸和覆盖。

策略三:综合权衡光缆建设成本、汇聚设备下沉成本、PON接入技术光衰要求,通过设备下沉方式增加光缆网的覆盖;设备下沉方式增加光缆网覆盖要遵循几个建设思路,首先要保证接入层OTN网络架构的搭建,从而便于后期网络的发展;其次要保证OTN节点的选取和综合考虑光缆条件,并也要兼顾后期提供PON等重要专线的综合接入位置节点,做到对建设规划OLT节点或传送网络的汇聚节点优选。

三、结束语

本文对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对主干网络光纤接入不同需求的分析,并分别针对两地区的主干光缆给出了相应的建设策略。

参 考 文 献

[1] 伍绍林.城区光缆综合覆盖解决方案探讨[J].移动通信,2014(18):23-26.

上一篇:物联网发展分析及创新实践 下一篇:浅谈移动互联时代的医院门户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