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转神山徒步者奇绝震憾的精神漫游

时间:2022-09-28 02:54:41

内转神山徒步者奇绝震憾的精神漫游

(导语)

正因为人迹罕至,内转也多了一份神秘。而当我一步步靠近神山,感受他的神奇和博大时,才发现绝对是一场震撼的朝圣之旅。内转路线不仅集中了堪称精华的宗教景观,丰富多变的山川地貌,极富挑战性的攀爬路线,更有触手可及的神山南壁那慑人心魄的威仪。

在塔钦时,我之所以选择了神山冈仁波齐的内转路线,是出于一种非常单纯的想法:努力走近并朝拜神山南壁。从圣湖玛旁雍措远眺冈仁波齐时,神山南壁那个巨大的万字符,仿佛是传递佛谕的天堂口,让我深深痴迷。

围绕冈仁波齐的转山路,是由噶举派大师古仓巴开创的。而直贡嘎举派的创始人仁钦贝倡导弟子和信徒转三大山,从他开始直贡噶举派法主都有组织转山、朝山的传统,规模宏大,名声远播。千百年来,藏族信众,一直遵循着这种理念,把转山、转湖紧密融合在日常修行中。

入藏前整理的材料中,对内转的介绍寥寥无几,只有两个说法印象深:内转的宗教资质门槛高——外转13圈才有资格内转,再就是众口一词的“内转山路风景乏善可陈”的说法。这也许就是为什么相对外转的熙熙攘攘,内转异常空旷寂静的原因。

内转三大宗教景观

内转,就是围绕冈仁波齐南侧的因揭陀山的小环山路线。佛教传说这里的山川草木皆有佛性,因揭陀山代表了十六尊者之首,其周围的山水景观象征诸罗汉、菩提、声闻和独觉等。江扎寺、色龙寺和十三金塔,是内转路上最主要的三大宗教景观。

江扎寺在塔钦镇的东北方向,在所有环绕神山的寺庙中,江扎寺规模最大。寺庙相传是直贡噶举派修行者古亚岗巴修建,迄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一度是神山圣湖地区的宗教中心。

相对而言,江扎寺建筑设计精致、规制完备。这个壮观的须弥座坐落在一个土丘之上,由巨石垒砌的两层平台构成,俯视基座的话,是个“回”字。第二层平台之上,又盖有一座挺拔的二层石楼,四角装有经幢,是主殿的标志。整个建筑结构紧凑、比例得当,雄伟不失精致,在周围棕红色山体映衬下,宛如一座落入凡尘的神仙居。寺里喇嘛非常友善,但基本不懂汉语。

须弥座北面的平地上零散分布的几座藏式院落,再往北的山坡高处,建有一组白塔群。塔群由高到低呈三角形分布。江扎寺这组佛塔的特点是单个佛塔的体积分成了大、中、小三类,位置越往上的佛塔体积越大、数量也越少,反之,最下面的佛塔体积最小,数量最多。这样的“远大近小”的设计会让人在仰视塔群时,能充分感受到最高处的也是最大的佛塔的气势。

色龙寺与江扎寺隔山相对,规模相对较小。不少印度和尼泊尔香客会去朝拜,因为该寺主供来自印度的莲花生大师。色龙寺是一座两层红色石楼。寺门面向神山,主殿在二楼,信徒膜拜莲花生大师时,喇嘛会逐一点亮酥油灯。往里有间小殿,供着十六世和十七世大宝法王的照片。在寺庙周围,有相当多的石头垒砌的玛尼堆,半米高,如同一片小丛林;玛尼堆下面有些四五块石头盖的简易小屋,这是信众为来世修建的灵魂居所。

欣赏神山南壁的最佳地点还在色龙寺之上,那里空旷宁静,那巨大的万字符触手可及。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里是绝对值得来的地方。神山南壁上垂直的大冰槽和山腰部横向的岩线构成的万字符,是精神的集中体现。传说中,这是噶举派祖师之一的米拉日巴,与苯教法师纳若苯琼斗法时留下的。

十三金塔供奉着止贡噶举十七位大师的法体。这里是神山所有转山路线中,最难抵达的一处重要景观,也是景色最为震撼的一处。它坐落在神山南壁东侧,海拔约5800米,距离垂直大冰槽的底部仅百余米。在一条半天然形成、半人工开凿的山岩凹槽中,安置着十七座宝塔,每座宝塔的顶部由黄金包裹且由五彩经幡贯连,塔基四周放置了很多珍贵的法器及信徒的供品。爬上十三金塔需攀登百余米高的垂直悬崖,天气适合程度以及体力、意志要求都较高,所以能抵达并朝拜十三金塔的人寥寥无几。

内转线路

具体说到神山内转线路,首先要熟悉内转的地貌特征。从卫星地图上看,有两座大山酷似已经起航的大船,一前一后从冈仁波齐开出。江扎寺和色龙寺分别位于前面“大船”的东西两侧,而后面的大船就是内转的核心,也就是神山的护法——因揭陀山。源自神山的两条河流在两座大山的东西两侧流淌,在前面的“大船”下面汇合后,流经塔钦,奔向圣湖。

内转线路从塔钦北侧河谷逆流而上,先沿车道到色龙寺,继续向神山方向行进,抵达因揭陀山,沿山体西侧继续向神山行进,可走到神山脚下,时间及体力允许的话,可攀登悬崖抵达十三金塔——内转路线中最远最深的地方,然后折返下山,沿因揭陀山东侧河谷南行,绕山完整一圈后回到色龙寺,从色龙寺过河上东侧的山坡,翻过山坡向东行进抵达江扎寺,最后出山,回到塔钦镇,这就是一次完整的内转线路。

内转全程近30公里,需一天时间。根据路线难易程度及地貌特色,我把内转路线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塔钦到色龙寺。这一段可以用“鸟语花香、轻松惬意”来形容。从塔钦镇东头的玛尼墙出发,爬上后面黑色山坡后,就沿车道一路向北行进。左边河谷幽深,水声回荡,右边山坡绿草盈盈,点缀着几处经幡。山路起伏不大,走了半个小时,神山洁白的峰顶豁然出现在右前方,精神一振。河谷变成了宽宽的河滩,润白的石头间满布青苔,一副山明水净、草木丰美的景象。这段路基本是缓坡上行,走起来轻盈惬意,登山杖都成了累赘。

这样轻松走出两公里后,出现岔路,顺着右边道路向东北望去,天地空旷处有一座精巧的寺庙,须弥座造型,遗世独立之感油然而生,那是江扎寺。左边边道路沿着河边的小路通向色龙寺。沿河边前行三公里,抵达色龙寺。这一段稍微有难度的就是渡河。看似不大的河滩实则很宽,水流湍急且清凉彻骨,深处足以没膝,可借助登山杖以及河滩中的石头,寻找河面狭窄处过河。

河两岸的山坡上有很多的雪猪,煞是可爱。当然,如果计划抵达十三金塔,就要尽量抓紧时间。

经过色龙寺旁边的一排白塔,巨大的陡坡堵在面前,抬头望去,朵朵白云飘在上面,需要鼓足力气向上爬,随着视角的变化,神山慢慢变得更加庞大清晰起来,巨大的万字符直指人心。爬上坡顶,豁然开朗,神山和他的左膀右臂——“金刚手峰”和“文殊峰”几乎完整展现出来。

第二阶段,因揭陀山转山及朝拜十三金塔。爬上色龙寺北面的大坡后,沿着小路往神山方向走,左手边是一排褶皱凌厉的黑色山体,神山融化的雪水在前方不远处如玉带般流下来,在右边几十米深的山谷里潺潺作响,让人神清气爽。路两旁的石块间有大块大块的绿色苔藓,此外再也没有其他植物了。道路是整体缓慢上行,行走约5公里,抵达因揭陀山。

此时,出现第二个岔路,沿左边行走。河谷已变成舒缓的河滩,一簇簇艳红的灌木点缀在岸边。河滩中水网密布,波光闪闪,十分梦幻。以色彩丰富的河滩为衬托,神山更加雍容。在因揭陀山周围,玛尼堆也多了起来,规模也相对大了,有的玛尼堆上摆放着刻有六字真言的牦牛头骨。沿山体西侧继续向着神山行进,约行走1小时,抵达神山脚下。

这里随处可见风化跌落的巨石,像一个巨大的采石场。石头形状奇特,有的方方正正,有的形如金字塔,如果仔细看,大块的巨石其实犹如混凝土的结构,里面还有各种颜色的鹅卵石的小石块,想必是经过亿万年的冲刷与挤压而形成的。

此时,面向神山,向右上方望去,有一大片冰舌称扇形铺在山坡上,在冰舌顶端的峭壁上有一道挂满五彩经幡的地方,就是止贡噶举十三金塔所在处了。因为往上走基本都是碎石坡,很难辨别出道路,只要向着经幡的方向走就对了,绕过这片冰舌,碎石坡之上出现高约百米的悬崖,此时即便是户外高手,攀爬起这一段来,也要大胆心细。爬上悬崖后,极目远眺,大有一览众山小的的气势,重要的是,现在的你是实实在在地在神山的怀抱里了。

朝拜完十三金塔后,原路下山,沿因揭陀山东侧河谷返回。

第三阶段色龙寺到江扎寺,回塔钦。顺时针绕因揭陀山一圈后,折返回色龙寺。在色龙寺东侧过河滩,上山坡,向江扎寺行进。小路像根麻绳,拴在大山之侧,随着山棱的线条时隐时现。因为罕有人迹,越往上路越窄,坡度也同山体一致,与其说是路,不如说仅是一条指示方向的模糊细线。有惊无险地穿过犬牙交错的乱石带和滑坡带,就到了海拔5300米垭口。从垭口北望,神山再次露出圣洁的雪顶;向南望,纳木那尼峰和圣湖的组合,犹如宝蓝色丝缎上端放着一块羊脂白玉;向东望,玲珑挺拔的江扎寺遥遥可见。向着江扎寺的山路,除了几道大沟壑,整体平缓,寺庙的氛围也越来越浓,先是一道十多米长的玛尼墙,两头经幡招展,再前行,几个原生态佛塔错落有致的出现了,没有艳丽的描饰,只有石头最质朴的肌理。

到达江扎寺后,由于天色已晚,喇嘛留我吃晚饭。先是陪着喇嘛们做功课诵经,之后大家一起动手做饭。有位少年喇嘛先是和面,插空煮一锅水,把面搓成长条缠在胳膊上,逐段拉成细条,扔到锅里……这边有人洗好白菜土豆,那边有人剁好风干羊肉,全都加到锅里,一会儿一锅热气腾腾的晚饭就做好了。现在回想起来,心里还阵阵温暖。在天色全黑前,沿车道返回塔钦,内转结束。

注意事项:

1、 除了内转途中两座寺庙外,路上没有任何补给点,所以内转前应备足水和食物。

2、 塔钦镇的背夫或向导一般不走内转线路。如计划去十三金塔,至少2人结伴,如路上遇到同行的藏族同胞或者印度、尼泊尔转山者,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与他们结伴而行。

3、 时刻关注天气状况,山里的天气多变,阴晴不定,在积雪较深的情况下应谨慎决定攀爬十三金塔,必要时应配备防雪防滑装备。

4、 内转路上有野狗,注意与其保持距离,不要招惹对方。

上一篇:16Gb/s FC今年将启动 下一篇:当今社会的媒介依存症